沙特為什麼買武器的時候總是揮金如土?

武器正能量


沙特近日“警告”美國要採購俄羅斯的S400。沙俄之間互動的目的是逼迫美國放棄對沙特採取行動。否則,沙特要向俄羅斯靠攏。那麼,美國會失去軍火訂單,甚至失去沙特盟友。

最新動向是彭斯放話,美國會追究卡舒吉事件沙特當事人責任,包括王儲。如果彭斯的話不是代表特朗普,那麼美國仍有轉圜的餘地。不過中央情報局得出結論,沙特王儲是卡舒吉事件的決策者。這給特朗普更加難堪。

以沙特的石油和地位,特朗普絕不會讓沙特倒向俄羅斯。美國的雷聲已經響足,雨點落下時不會太大。特朗普舍不了沙特白花花的銀子。

沙特沒有自己的國防工業,完全依然進口。它必須考慮的建立多方面的來源,否則的話,一旦被別人卡脖子,沙特承受不起,只能維持多方面的來源局面,才有利於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以便在出現問題時,可以有效的進行應對,畢竟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很喜歡使用玩制裁手段,軍火禁運的一種手段。


軍事國學堂


沙特是全球軍購大戶。在軍購方面,沙特算得上是一個十足的“土豪”。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沙特國防開支大約為800億美元。2017年,沙特更是“火力全開”,簽署軍購訂單。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訪問沙特期間,雙方便籤署了鉅額武器訂單。據報道,此次訂單總額達1100億美元,其中,所佔比例最高的當屬反導和防空武器,以及現代化的通信和軍隊指揮系統。

就細節而言,在導彈方面,“薩德”導彈營成為沙特的鐘愛之物。它們配備有機動性能極強的攔截導彈,能夠摧毀處於飛行軌道末段的彈道導彈。雙方還討論了另一份大額合同,即升級沙特現有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沙特還斥巨資增加本國航天部隊的實力,為其訂購了兩枚“遙感”衛星,兩枚通信和天基早期預警系統衛星。

反導系統、高精度彈藥、偵察衛星和最新的軍隊指揮系統……從沙特軍購的細節中不難看出,對抗伊朗恐怕是促使其在軍購上一擲千金的動力。這一猜測或許也能從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的表態中得到證實。

蒂勒森說,這份軍售大單是為幫助沙特應對“伊朗影響力”,“保護沙特和海灣地區的長期安全”。

多年來,沙特與伊朗的博弈不斷,最近一段時間甚至呈現升級趨勢。在外界看來,如今整個中東地區,沙特與伊朗及其各自盟友的兩大陣營對峙局面已經形成。面對新的局面,自身武器製造能力略弱的沙特,又怎能不“揮金如土”地軍購呢?


參考消息


沙特給外界一項都是揮金如土的高大上印象,在世界上每一次先進武器的展示會上,沙特都是大量的採購武器,這也讓很多軍火商都想跟沙特這樣的土豪做朋友,畢竟武器的利潤確實是令世界各國的軍火商嚐到了很多的甜頭。

自身條件受限:沙特的富有依靠的是販石油。然而它的軍工企業和製造業並不完善,完全不具備自造武器的條件。沙特在中東也是樹敵無數,以色列,伊朗和埃及都虎視眈眈。這種情況下,沒有軍事實力的沙特需要夠買進強大戰鬥力和震懾力的武器,更加需要在危難時刻有強大勢力施以援手。

稱霸中東慾望 :美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中東的構築力量。但對比之前幾年,華盛頓眼下在軍事上更為剋制。在阿拉伯世界的霸權後撤。取代美國的是一股新政治力量。它並非來自西半球,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中心。它超級富有且極端保守,存有爭議,為人所懼怕卻又一再受到諂媚:沙特阿拉伯王國——伊斯蘭聖地的守護者。穆斯林世界中沒有哪個國家將宗教與政治意識形態和統治實踐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沒有哪個國家如此頑固地抗拒社會現代化。但政治可接受性似乎並未從中受到傷害,對內對外都是如此,而且情況恰好相反。例如“決戰風暴”是瓦哈比派的沙特王國針對其南部鄰國也門發動的軍事行動的代號。沙特試圖通過此次行動將也門帶離一場初顯端倪的內戰的暴力漩渦。沙特希望與新盟友一道擊退胡塞組織,恢復被該武裝驅逐的也門政府。很多人將之理解為向伊朗的宣戰,據稱後者至少為胡塞武裝提供了部分支持。沙特阿拉伯由此一躍成為一個迄今不曾出現過的聯盟的首領。直至不久前,卡塔爾和埃及等敵對國家還在這個聯盟中並肩作戰。沙特阿拉伯是一場統一行動的發起人,行動首先只有一個目標:在任何可行的情況下削弱伊朗的囂張氣焰,必要時通過武力。

武器性能較低:日前有消息稱沙特阿拉伯已與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簽署了進口紅旗-9遠程地對空導彈的合約。這款防空導彈成功出口富裕國家,意味著中國軍事裝備開始進入更高級的國際市場。

主要是因為沙特作為中東阿拉伯國家裡的老大,雖然在美國的壓力下和以色列簽有和平協定,但因為美國最堅實的盟友以色列的原因,美歐把幾乎所有出售給沙特以及其他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武器,都進行了技術處理,主要就是使其在戰術技術水平上低於以色列裝備的同一類武器,比如F-15S戰機和M1A2S主戰坦克,前者降低了對地精確攻擊能力和空戰能力,後者沒有可靠的裝甲防護並且在火控系統上也做了弱化處理,因此才使得沙特軍隊在打擊也門反政府武裝時尷尬不已。

破財免災:據媒體報道沙特與跟老牌武器出口國--俄羅斯進行談判,這一次主要是看中了俄羅斯先進的T-90MS型主戰坦克。 T-90MS型主戰坦克其實也算是比較有實戰經驗的老兵,這款坦克經歷了多次的改進升級,該型坦克主要是俄羅斯的軍火商為了保住T-72型坦克的外銷困境,而繼續在T-72主戰坦克的基礎上進行研發而來,說的直白點就是T-72坦克的升級版,還是離不開T-72型坦克在伊拉克等多次的局部戰爭中被慘敗而造成的惡劣影響。 這一次沙特將跟俄羅斯達成採購500輛T-90MS型主戰坦克,整個交易金額也達到了驚人的20億美元。也許這是我們這些非當事人覺得十分的多,但是對於沙特來說,20億美金還不是九牛一毛一樣。但是這一次沙特花費巨資採購的武器,竟然不是自己的軍隊使用,而是將採購的T-90MS型主戰坦克送給埃及。 除此之外,埃及軍隊還得到了沙特的其他恩惠,例如在這之前,沙特花費了近50億美元,為埃及採購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卡-52型艦載直升機、近50架的米格-35戰機等。而這些武器,沙特只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大土豪在亂世的中東地區留有一塊安息的寶地。所以在資金和安全方面,沙特更希望借用我們中國那句古話“破財免災”。 ( 南疆精衛鳥)


阿爾法軍事


2016年真是多事之秋,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真是忙得不可開交。歐洲的烏克蘭危在旦夕、中國南沙風雲突變、一向老實的中東土豪們也開始上演大戲。石油大國卡塔爾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和阿拉伯兄弟唱反調。海灣國家聯合一致和卡塔爾斷交,甚至引發一輪軍備競賽。

然而,軍備競賽也好、斷交對抗也罷,最終贏家都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因為美國接著調停製衡還要國家的機會提高了在這地區的影響力!順便給國內軍工企業拉開合同。6月14日,美國防部公佈和卡塔爾簽署的一項重磅軍火協議。未來,美國將向卡塔爾出售72架F-15QA戰鬥機,總價值120億美元。

而6月10日,美國又贏得沙特超大軍火合同,10年交付3000億美元的軍火,可以說美國人在還要國家的軍備競賽中賺得盆滿缽盈,超級大國玩弄盟友就像玩提款機一樣簡單。這也反映出還要國家在國防建設中對美國的依賴。沙特的依賴最為嚴重我們可以從兩國的軍購中看出這種依賴。

沙特購買價值135億美元的7個“薩德”反導導彈營(這些反導系統也都將由美國軍方負責操控,等於自己花錢替別人養兵),其次,價值44.6億美元的104000枚“傑達姆”精確制導彈藥;價值66.5億美元合同,為沙特升級和維護其“愛國者”反導系統。我們可以看出,沙特不僅自己玩不轉買來的高科技產品,甚至基本的維護保養、升級更新和彈藥都嚴重依賴美國。

國防產業不能自己的國家就註定要多花錢。沙特揮金如土購買的美式裝備其實都是對上一代軍工武器的補充,不久將會過時。而採購新一代武器裝備同樣迫在眉睫。沙特不是看不到未來的路,早在今年3月份,沙特的5000人代表團就在訪問中國時,對中國的殲31戰機表示出興趣,根據俄羅斯《軍工信使》消息顯示稱,沙特希望能像引進彩虹4無人機一樣引進殲31的全套生產線,在國內自行組裝。這可是一份70億美元的大單。沙特要求自行組裝也反映出這個國家想要脫離對美國依賴的心願。畢竟美國擁有業巖氣以後對這個石油盟友也不再那麼友好了。

沙特雖然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但是它的部隊裝備也是中東數一數二的。F-15E/F、F-15S、“颱風”戰鬥機等優秀三代機規模龐大,維持龐大而先進的軍事勢力是保護自己石油財富的必要保障,那麼在全世界都在換裝四代隱身戰機的大背景下,沙特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美國的F-35肯定要優先提供給項目參與國,據說完全交付要等到2025以後了,沙特明顯等不起還要國家的軍備競賽已經愈演愈烈了,而俄羅斯的T-50也不可能進去沙特,畢竟兩國是對立的死地,敘利亞問題將兩國的一切軍火貿易都阻斷了。最後,只有中國的殲31可以考慮。


中國和沙特之間不是沒有武器貿易的先例,想到心裡過還曾是沙特的有力武器出口國相比著伊拉克,我們賣給沙特的都是性能先進的技術兵器,這就是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沙特國王甚至親自來談判購買。而這些導彈的交易數額高大35億美元。在1987年的那個時代對中國來說是筆鉅款,因為我國外匯儲備僅為20.72億美元!而前年的“彩虹”系列無人機成功出口,以及PLZ-45型榴彈炮等項目的成功合作,都為“殲-31”戰機進入沙特空軍服役鋪平了道路。至少沙特空軍對中國的武器功能有一定的認可,絕不會存在阿爾及利亞那樣購買米格29又退貨的現象。

政治上我們也是佔盡先機的,我們和阿拉伯世界普遍保持有好關係,我們既沒有進入中東的野心,為沒有影響沙特內政的實力,所以沙特政府對中國很是放心,中國是沙特擺脫對美國依賴的最好跳板。因此,殲31入住沙特阿拉伯指日可待。


利刃軍事


沙特阿拉伯在購買武器上常有驚人之舉,可以說是毫不吝嗇錢財,到了揮金如土的地步。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 一,戰略戰術的需要。沙特是阿盟中最大的國家,也是事實上的阿盟領袖。只有擁有強大的軍備才能與它在中東的地位相匹配。伊朗是沙特阿拉伯在伊斯蘭國家派系鬥爭中的最大對手,與伊朗在武力上的差距,也促使它靠大量的購買武器來縮短。沙特購買先進武器既是戰略需要,也是戰術需要。沙特軍隊的戰鬥力較差,軍員戰鬥素養低下。在也門與胡塞武裝的衝突中的表現足以證明其低下的戰鬥能力,所以說只有購買先進武器才能在短期內彌補戰鬥力的短板。 二,鞏固政權的需要。沙特是中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最大的君主專制國家,在民主盛行的當今世界,外受西方促其改變的壓力,內部面臨民主意識逐漸覺醒的民眾要求改革的呼聲,在雙重壓力下,購買武器增強軍備也是維護王權統治的需要。 三,外交的手段,國家生存的需要。我們很明顯的能夠感覺到,沙特不惜重金購買武器,往往其外交的目的很明顯。為什麼會大單購買美國武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繫與美國的盟友關係,才能不使美國對其搞“阿拉伯之春”式的顏色革命。購買其他大國的武器,也是一種外交手段,是為了遊刃於各大國之間,更好的維護國家的生存利益。 四,錢是硬道理。沙特是最大的產油國和輸出國之一,可以說是富的流油。這也是其能夠揮金如土大量購買武器的最根本保證。


人生觸底反彈


當領袖要投資,美帝全球領袖軍事投資世界第一,沙特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領袖軍費不高不行。美國是鞏固領袖地位,沙特是追求領袖地位,任重道遠,還要大批投資,無底洞投資,銀子填補,燒錢的買賣。屁用。過時落伍陳舊思維,得不償失。


一葉扁舟l


沙特是一個海灣國家,此地石油貯量豐富,因而盛產石油,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使沙特富得流油,源源不斷的石油出口換回大量外匯,該國沒有自己國防工業,武器裝備大多靠進口,就像俗話說的人傻錢多,兜裡有票子,自然就不會吝嗇,所以在採購武器裝備的時候,只要別人敢賣他就敢買,從來不在價格上糾結,尤如土豪一般的揮金如土!


你一噴我就憤


1、揮金如土的前提是多金。沙特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購買武器毫不手軟完全理解。
2、沙特在武器的研發製造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有較大差距,外購也是一種需求和常態。
3、中東的局勢素來不安分,沙特作為阿盟中最大的國家,需要匹配先進武器裝備自己,尤其是面臨伊朗這種對手,出於戰略與戰術的需求,沙特必須增加自己的軍隊戰鬥力。

超級軍武控


1有錢人買東西都這樣,尤其是掙錢比較容易的人。

2沙特很清楚,買什麼武器有時候並不重要,買哪個國家的武器才重要。這只是一種外交方式而已。

3有的時候宣佈買武器並不一定真的買,只是一種恐嚇其他國家的方式而已。

4武器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要出來,錢也不是一次性就付的。


喜歡當兵的


有錢就任性,沙特石油一本萬利,如果不鞏固這個資源,不增加安全係數恐怕就會受到薩達姆似的危機,故,反正都有錢,有先進的武器就買,這樣及能增加與其他國家感情,又能增加國防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