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封建專制制度,皇帝擁有絕對話語權,在我國的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皇帝都擁有三宮六院,坐擁後宮三千佳麗,而後宮中的每個女人都希望得到皇帝的寵幸,這樣就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在我國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後宮女人之間為了爭寵,設計陷害他人的事情。就好比《甄嬛傳》中的皇后為了和其他女人爭寵,到處挑撥離間,讓整個後宮變得烏煙瘴氣,不僅如此還設計謀害皇帝的子嗣以保護自己的地位,都說後宮的女人有千副面孔,在宮女面前是一個模樣,在其他妃嬪面前是另一個模樣。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在皇帝面前又是溫婉可人,善良大方的形象,而這樣的原因僅僅是出於女人的嫉妒心,為了爭奪皇上的寵愛。其實不僅皇后是這樣,後宮中其他女人也是這樣,為了爭寵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真正後宮中的女子平常幾乎是不能見到皇帝的,因為在我國古代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哪怕身為皇帝也不能夠隨心所欲,也需要嚴格的按照所規定的制度辦事。那麼如何才能獲得皇帝的寵愛,或者讓皇帝注意到自己呢?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機構,那就是敬事房。說到敬事房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一個記錄皇帝與妃子行房,安排綠頭牌的機構。而綠頭牌則是指每一個妃子在進宮的時候都會由敬事房做一個綠色的牌子,在上面寫上這個妃子的名字,在皇上想要招妃子侍寢的時候就會安排敬事房呈上許多綠頭牌,採用翻牌子的方式進行選擇。而在這個時候,皇帝往往是憑藉自己的感覺進行翻牌,所以說想要得到皇帝的寵幸還是需要一點運氣啊!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這個時候為了讓自己的綠頭牌能被皇帝選中,許多嬪妃都會讓自己的親信去敬事房打點,賄賂敬事房的大太監,只是為了讓專人把自己的綠頭牌放在顯眼的地方,增加自己中選的幾率。如果沒有賄賂敬事房的太監進行打點的話,可能自己的綠頭牌一輩子都送不到皇帝面前也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所以說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從古時候起就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在皇宮裡面這種太監婢女十分不起眼,也沒有什麼必要去巴結討好,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一個常常的堤壩都能毀於一個蟻穴,更不要說一個活生生的人了。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在許多歷史古裝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敬事房的太監手捧綠頭牌讓皇帝選擇的情景,在《甄嬛傳》中就有這樣一個場景,皇帝在選擇人侍寢的時候,導演將鏡頭移到了存放綠頭牌的盒子上,其中有許多人的綠頭牌,比如說華妃,皇后,甄嬛以及沈眉莊,我們可以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隻有甄嬛的綠頭牌是已經掉了漆的這說明皇帝經常翻甄嬛的綠頭牌。

古代“敬事房”有什麼作用?為何宦官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很害怕?

由此可見,哪怕是皇帝的寵妃,也需要經過這樣一個步驟才能夠侍寢。在不瞭解這個規則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皇帝就是天下之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但是往往身份越是尊貴的人在古代越有很多的限制,哪怕是皇帝也要遵循規則,否則就是不尊重祖宗留下的規矩,從這個很小的細節我們就可以看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古代實行了很多森嚴的等級制度,所以說我國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才能夠長存幾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