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如果沒繳滿15年養老保險的話,老了以後是否有退休金?

用戶3423887378282


與大家分享一位女下崗工人補繳養老金的故事,她中間繼續補繳兩次。

一、五年的繳費(90一95):華姐,六零後,八十年代未在縣城國企小廠參加工作,屬臨時工性質,在九0年恰逢當時建立基本老金制度,華姐這間國企小廠,工式工、臨時工都一併繳養老金(良心國企,沒有開頭繳費記錄,以後再繳難啊!),其實小廠經濟效益也差,開工斷斷續續,到了九五年,屬臨時工的覃姐在小廠失業,當時沒有什麼失業保險,只有一本交了五年記錄的職工養老手冊,拿回家壓箱底,生活要繼續,奔波勞碌,覃姐外出打工,也許年輕不懂,更多是因為經濟原因一直沒有補繳。

二、第一次補繳費(95一05):轉眼到了二千年,華姐的丈夫強哥到民營A企業工作,當時A企業陸續幫員工繳“三金"(良心民企!),A企業員工有很多是從國企下崗的,大家經常討論養老金政策,強哥聽著有點心動,回去跟華姐商量,但苦於經濟收入微薄和離退休年齡還遠,把補繳的事置之不理,直到2005年,對補繳政策慢慢理解,意識到要想老有所領,至少要繳十五年養老保險,別人繳多有飯吃,我繳最低至少有粥喝啊!去部門諮詢,從95年到05年補繳要一萬七千元(十多年的養老保險加滯納金)。馬上掏出積蓄,拿上殘舊的養老手冊補繳,去補繳辦理時,90年養老手冊是手寫的,還沒錄入電腦,工作人員有點懷疑,忙碌遲疑一陣才辦完補繳手續。

三、決定二次補繳(05一15):到2015年年底華姐將年滿五十歲,按女職工年滿五十歲(十五年最低養老金繳費年限)將領到退休金,還有幾個月就能辦理前,華姐強哥兩口子商量好久,再繳多十年(05一15年)就有二十五繳費年限能有多少領呢?這十年又要補繳多少呢?找朋友親戚瞭解,十五年的(90一05)退休金八百多,二十年的(90一15)退休金一千二,但(05一15)要補繳三萬七,領1200元三年就能回本,一咬牙,東借西挪準備又補繳。普通老百姓精打細算啊!

四:辦理二次補繳:作為丈夫強哥親自出馬,在笫一窗口辦理員一看資料,說可以補繳今年底就得領,強哥問清楚情況後,拿著條子到銀行交了三萬七,再拿回執第二窗口,科長一看說不行,要繳多五年,到五十五歲才有領,強哥一聽頓時傻了說這三萬七都是借來的,沒能力再繳,退款,科長說不能退,強哥回到一窗口問,辦事員說沒說過(業務要精通熟悉啊,不能一個說一樣讓老百娃為難啊,再說女職工是五十歲就能退休的,以為是你體制人員啊?),強哥發火在大廳論理叫嚷嚷,人家也不理睬你,相持了很長時間領導出面才辦理完(不說了,寫著都心酸)

華姐現在領著微薄的退休金,在外做力所能及的活,爭取早日還清。以上繳費與各地不盡相同,詳情可到相關部門諮詢)




農村二代哥


這個不能簡單的說有或說沒有,為什麼呢?還是需要從各個角度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按照《社保法》的規定,要享受退休待遇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養老保險必須連續交滿15年以上;二是必須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從這個角度看,無論你是下崗職工還是在崗職工都必須達到這兩個條件。即使是下崗職工繳費沒有滿15年,那肯定是不能辦理退休手續的,也就沒有退休金。

第二,雖然繳費工齡不滿15年,但如果有視同繳費工齡連續計算加起來,達到了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並享受退休金待遇。這裡的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視為繳費工齡。比如你是在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工作,工作的前期還沒有開始實行社保繳費,那你參加工作到社保繳費開始之前的工齡就應視為繳費工齡。不過這需要有個人檔案才能認定。

第三,如果繳費沒有滿15年,也沒有視為繳費工齡的,那建議建議繼續繳費到15年,這個過程中,繳費有困難的可申請社保補助。

總之,養老保險繳費沒有滿15年,也沒有視為繳費工齡的,那要堅持繳滿15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金,確保晚年生活無憂。


幫兄愛唱歌


下崗,掙扎在遺忘的歲月

在90年代末期,中國國有企業進行了民營化改制,那時的職工收入普遍不高、月工資基本在300元上下,職工家庭普遍沒有多少存款積蓄。下崗工人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和煎熬,涉及三千多萬人,波及上億人口。“真窮、真苦、太可憐”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們依賴著父母的收入度日,“蹭飯”一詞在那時傳遍了全國。

下崗工人,他們曾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主力軍。為了改革開放,他們把最好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企業,貢獻給了國家。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所有陣痛的最大承受者,個人利益最大的犧牲群體。經濟改革是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的,但各地對職工下崗、失業與再就業難免疏漏 ,補償太低、就業途徑狹窄、就業指導不能具體到人等等,事實上已經把下崗工人推向了生活艱難的境地,直至目前依然沒有過問他們的現狀與處境。

下崗時大多是強迫解除勞動關係,制定低價買斷工齡,企業一紙內部決定就能解除工作幾十年的老職工。所謂的企業改制,就是把國有資產賣了、改制到民營企業頭上。在那時,企業的負責人往往瞬間變成了擁有數萬資產的富人。這也是中國富人人數增長最快的時期,也是對下崗群體最受煎熬的時期。下崗工人整天盼著有活幹、有誰能解決他們吃飯問題。提起那段歲月,下崗工人往往委屈淚目。

企業改制,實質上就是“買斷工齡”,即給予下崗工人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後,統一解除勞動合同。“買斷職工工齡”是按照原有企業留存資產和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工齡標準的,而留存資產是較少經過評估,只是賬面的反映,也沒有考慮到資產的增值,反而按照年限折舊減值,企業的無形資產更沒有納入估評範圍,這顯然是十分不公的。各地將“買斷職工工齡”,稱之為“安置職工”。實際上根本沒有安置,而是自謀職業。

在下崗失業職工中,女職工年過40歲、男職工年過50歲的被稱為“4050”人員,他們無一例外的陷入了非常嚴峻的生活困境。因為勞動力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在大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境況下,“再就業”異常艱難。因為他們年齡大,不具有自身優勢,論體力、精力比不上進城的農民工;論文憑比不上待業的大學生,所以只能應聘一些報酬最低、條件苛刻的崗位:如保安、掃馬路、病人護理等,也難有正常的休息日。事實上,只有極少數“幸運者”有這點工作機會,而多數人則面臨著四處碰壁的極度窘境,為了溫飽,他們四處悽苦奔波,以求獲得打幾天零工的機會。有一些下崗職工只能靠拾荒等勉強度日,而夫妻雙雙下崗的,生活困難則更大。故而離婚率也居高不下。

除此以外,下崗失業職工還要自己交納每年幾千元甚至一萬餘元的社保養老金,社保、醫保斷交現象比較普遍。遇到家人生病、孩子上學、成家以及住房改善情況等,則生活更加艱難不堪。這些年來,下崗工人依然艱難度日,有的甚至出現精神創傷。

幾年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漲工資、提高養老金標準、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等,但是幾乎與下崗失業職工沒有直接的關係。下崗職工是一個完全被社會遺忘、冷落的群體,他們沒有田地、沒有崗位,生活境遇實際上已經遠遠不如大多數農民和農民工。

關注下崗失業群體,關注他們的處境,關注他們面臨的極端困難和挑戰已經迫在眉睫。要深入調研,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使下崗工人也能分享到我們國家經濟改革的偉大成果,也能分享到我們黨的惠民扶貧政策十分必要。制定適當標準,對下崗工人在國企改制中付出的巨大犧牲進行合理的經濟再補償,應當免除或減輕他們每年交納的社保金,根據工齡的長短、下崗失業時間長短,制定提前3-5年退休政策,讓黨和國家的溫暖陽光照進千家萬戶。


精品彙演


沒繳滿15年,按國家現行的養老金退休政策肯定沒有,可憐這些莫名其妙就丟了工作的下崗職工,政府對這批職工的晚年生活保障要有個說法才好。


湖面一白鷺


七九年參加工作,二零零二年下崗,失業,一晃+五年了,沒人管沒人問,你下崗你失業你活該,這就是他們的態度。


劉學傑611


老來難,維權難。65歲不能享受國家養老政策更困難,在國營酒廠工作13年,民告官難上加難。我是一名外星人,城市沒有一寸住房,農村沒有一寸土地,這就是混官民生保障,有誰關心窮民的生活保障。


4106308151154


下崗職工養老金即使沒交夠十五歲,只要有視同交費年限,二者相加超過十五年也是可以的。如二者相加還是不夠十五年,為了退休時能領取養老金,還是辛苦繼續交滿十五年以上。下崗職工雖然辛苦做難,咬咬牙,堅持交吧,為了自己,加油!


春天裡的鳳尾鳥


視同繳費(參加工作時間到92年)加上實際繳費年數(92年以後),超過15年,60歲退休,(不知道以後退休延遲不?)。


欣情3833


那個豬還養著,不知能不能出來走走。


手機用戶50282188978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國退休政策規定,交滿十五年社保,到了退休年齡,即可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沒有交滿十五年,到了退休年齡,只能一次性領取交納社保的個人部分。因而,下崗職工應該繼續交納社保滿十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