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最近網上流出一段點贊轉發量相當之高的視頻,視頻中是兩隻棕色的熊,一個大一個小,看這像母子。熊媽媽很快爬到了雪地的上坡,可是小熊努力了很多次,最終艱難的爬到了熊媽媽身邊。中間險些小熊要掉落山底,看的我都有點緊張,可是熊媽媽一直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看到這個視頻你有什麼感受呢?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如果換成是人類之間的母子之間的互動,看到孩子摔倒多次,多少母親可以忍著不去抱孩子呢?我感受到媽媽的放手才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獨立,對孩子看似殘忍也是一種母愛。可是想到這裡感受到了內心的一陣心痛。


再思考時小閃發現,小熊自己努力的時候要感受到媽媽一直在那邊,這樣才感到安全和溫暖,如果自己爬不上去熊媽媽自己跑了,小熊也就恐慌了,恐慌下學會的獨立和自強時,寶寶內心的苦是無人可以理解的。不僅內心孤獨,也會失去對外界的信任,媽媽都是不值得信任的,更何況是外人呢?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對孩子放手,不是不管孩子。有些父母因為溺愛無法放手而苦惱,而有些父母因為過於放手而傷害了孩子,親子教育中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呢?


《聖經》裡說:“你們要知道,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他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你們只是負責照顧。”這裡說的很清楚,需要父母照顧孩子,如何照顧還是最恰當的?不會溺愛孩子,不會冷落孩子呢?


照顧孩子當然要按照孩子的需求出發,孩子需要什麼給予什麼,而不是父母想要給什麼就給什麼。很多父母自己怕冷就給孩子穿很多,其實孩子比大人怕熱,這種情況就是父母無法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的實例了。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可是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呢?幼小的孩子能說的清楚麼?哪怕孩子能說的清楚,比如孩子說我要吃10根棒棒糖,父母能全部都滿足孩子麼?


越思考越讓人陷入困境中,什麼才是恰當的放手呢?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有在閃耀特訓的學員說覺得小熊好棒,跌下去好遠,又努力爬上去了。她的分析給我一些新的思考和答案。


小熊渴望到媽媽身邊,就可以排除萬難去媽媽身邊。


小閃想每個生命都有內在動力和能力,孩子天生的內在動力是能力需要被激發出來。而父母要做到的事情是什麼年齡階段,什麼情況下孩子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也就是需要了解孩子的渴望與能力。這也是發展心理學的內容,孩子的身心日異月新的發展變化中,在這樣的變化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和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


而不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只用一套模式去應對孩子時顯然早晚就會落伍。


想要對孩子教育做到最好的放手,就是要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發展現況,這些具體情況也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到底要放手到哪裡才是度?重慶情商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