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2018年是專項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既要鞏固2017年工作成果、完成大部分服務質量隱患的整治任務,又要為養老院服務質量進入標準化、專業化、科學化管理階段創機制、打基礎。為貫徹落實民政部等8部門《關於做好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擴大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影響力,省民政廳、省老齡辦聯合《廣東電視週報》老年生活週刊、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開展養老服務質量萬里行活動,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宣揚一年來養老院 (敬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中的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動廣東省養老院(敬老院)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2018廣東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之優秀養老院巡禮第十九篇

雲安福利服務中心:

明確管理分區,做好貼心服務

當車繞到了國道旁時,記者心生疑惑司機是否走錯了路,待到車再駛入1公里後才看見了一個非常怡人的地方。原來雲浮市雲安福利服務中心位於雲安區鎮安鎮,國道324線旁,距離江羅高速出口2公里。記者進入中心後發現這裡園林綠化率非常高,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再放眼望去周圍優美的環境,頓感愉悅和舒暢。據瞭解,中心的園林綠化率達70%以上,如此純天然的生態園區,長者入住這裡頤養天年真是再理想不過。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為了便於老人活動,院內過道蓋了一個陽光板雨棚


雲安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一所集敬老院、光榮院、兒童福利院、殘疾人康復和託養中心於一體的綜合福利機構。中心於2016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於2017年11月正式移交給第一養老護理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營運。中心引進了世界上先進的 “CCRC”(持續照料養老社區)運營模式及“居家式360整體照護”服務模式,由國內一流的養老運營管理團隊量身打造運營管理體系,目的是將原來的運營、管理、服務推倒重建,以一個全新的面貌服務長者。

中心佔地面積約81畝,建築面積達11626平方米,中心規劃六大功能區域,分別是專業護理區、協助護理區、認知症照護區、健康活力區、康復活動區、後勤保障區。其中專業護理區主要服務於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協助護理區主要服務於輕度失能、生活半自理的老人;認知症照護區主要針對於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等認知症的老人;健康活力區主要服務於身體機能良好、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康復活動區主要是為老人提供康復、娛樂、休閒、活動的設施場所;後勤保障區則為老人提供餐飲、安全、保潔、維修等服務及承擔中心的行政辦公管理的職能。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裝飾精美的接待大廳

走在院子裡,看見一位老伯伯向大家揮手,工作人員介紹這位退休老師岑爺爺今年已經78歲了,2017年3月入住中心,因腦中風後遺症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僅能自己吃飯。岑爺爺因時常掛念家中後輩,再加上沒有一位熟悉其生活習慣的親人在旁協助,剛入住中心時又受病患影響,他除了不理會護理員,還會亂髮脾氣。中心社工部同事瞭解後立刻跟進岑爺爺的情況,在與岑爺爺及其家屬、護理員多方面溝通獲取到岑爺爺全面的信息後,社工部的人員協助護理員從其生活習慣開始做好服務,岑爺爺感到溫暖後也逐漸將護理員當成親人般看待,老人心中的掛念慢慢減少了,臉上的笑容便逐漸多了。現在岑爺爺除了可以在護理員協助下衝涼、穿衣,還在社工協助整理下口述文章,內容涵蓋個人生活事蹟、表揚護理員及目前生活狀況。

中心的軟硬件配置一直圍繞“踐行積極老齡化,延長有品質的生命”服務目標,長者能夠在這裡延年益壽,在大自然綠色的懷抱中安享如此有質量的晚年生活,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養老院過道採光充足,乾淨衛生

鬱南社會福利中心:

全力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建立規範化管理制度

一進大門,眾人眼前一棵棵大樹像是在列隊歡迎前來的客人,殊不知這裡正是雲浮市鬱南縣社會福利中心。大院裡光榮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養老院四院合一,統稱社會福利中心。鬱南社會福利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第一養老護理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在廣東省雲浮市以“1+N”的商業模式開設的另一家連鎖試點機構之一,2017年4月進行適老化裝修升級改造,2017年7月正式運營,其擁有床位110張,配備工作人員40餘人。

鬱南社會福利中心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都城鎮十二嶺,距鬱南縣城2公里左右、鬱南高鐵站約1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正是人們養老的首選,儘管長者住進了養老院,但交通便利卻能使後輩時常前來探望長者。”第一養老常務副總裁鄒巖向記者說道,放眼四周,鬱南社會福利中心活動空間大、場地寬廣,據鄒總介紹,中心佔地面積12000平米,建有別墅式樓房、公寓式樓房,中心內設有四院一中心,中心綠樹成蔭。這確實是鬱南縣長者療養休閒的一塊頤養之地。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養老院內綠樹成蔭的一角


鄒總談到,目前中心正從轉型期中慢慢走向正常運轉,無論是護理人員的配備上,還是中心的管理制度上都逐步向專業化、規範化道路邁進。他首先提到人員方面,目前中心的護理人員尚處於不斷學習和培訓的提升階段上,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服務培訓是中心一直堅持做的。除此之外,中心還積極引進有專業知識的高等學歷人才,例如:社工專業、護理專業、醫學專業等,他希望通過引進的專業性人才帶動現有人員打造專業化養老服務團隊,因為他堅信團隊的建設是建立規範化管理制度的基礎,抓好管理就要從每個服務人員的護理素質開始著手,包括護理習慣等,如做好長者的護理記錄,留心長者的異常情況並及時做好與長者或其家屬的溝通,他希望切實提高中心在養老服務的質量水平。

80多歲的周蘇是政府的特困供養對象,已經10多年住在建成敬老院。他表示,敬老院進行改革前,環境非常差,設施設備落後、房間異味很重,衛生也是靠自己做,工作人員只負責做飯,導致很多需要護理的老人只能讓比較健康一點的同住在敬老院的老人進行照顧,每天的活動也僅限於在院內走一走,也沒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院內的氣氛非常冷清。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長者在院子裡玩夾波珠遊戲

在第一養老對中心進行社會化改革後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周蘇談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增加了專業的護理人員提供照護服務(定期洗衣服、每天協助洗澡、小病有人照顧、大病及時送醫治療)且晚上有人值班、巡房;第二,食堂衛生得到保障,飯菜樣式增加且身體不好的老者由護理人員將飯菜送到床前餵食;第三,機構進行定期加餐改善伙食,例如:中秋節機構給大家統一加魚、肉菜等,節日氛圍較濃;第四,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一些設施設備改造後適合於老人使用。此外,統一使用新的護理床,對長者而言既舒適又安全;第五,衛生情況有所改善,工作人員每天進行衛生打掃、消毒等,長者住得更舒心、更快樂。

鄒總再次強調這些變化都使中心堅定不移地盡全力去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令長者感到服務舒心、令其家屬得到安心,而建立規範化管理制度是中心未來良好發展的保障。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養老院為長者慶生


記者:嚴慶弘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雲浮打造“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是經廣東省民政廳審批通過並同意成立的社會組織(粵民函【2016】869號),並於2016年5月18日(6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首家老齡服務業商會。商會由廣東省內熱心服務於養老產業並具有一定規模的代表性企業和團體等資源組成,其中包括央企、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集團公司等實力雄厚的企業。

作為全省性、專業性和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商會本著以傳承敬老愛老傳統為己任,積極倡導科技養老、智慧養老,從而為老人、家庭和社會提供更完善、更一流的服務,進而為促進養老服務產業蓬勃發展,為構建和諧廣東、幸福廣東做貢獻。

商會的目標和宗旨:傳承敬老愛老傳統,整合社會團體資源,構建服務老人平臺,彙集服務老人力量,服務老人家庭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商會使命和願景: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致力於為廣東養老服務行業搭建溝通和合作的平臺,充分發揮會員之間的紐帶作用,將商會範圍擴大到廣東省21個地級市,實現會員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服務共享,從而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使商會和會員共同發展、共創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