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華銷售暴跌,車價降至三年來最低,你認為特斯拉汽車的前景如何?

價投相對論


作為如今行業內最優秀的電動汽車,特斯拉因為部分不可控的原因在華銷量大跌。但並不代表主流社會對特斯拉的信心失去。



電動汽車肯定是未來

那麼對於未來來說一定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那麼燃油汽車的地位可能會一直處於下跌狀態。這不是燃油汽車自己本身的問題,而是能源結構調整的問題,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而尤其是以經濟發達地區為主都在著重注意保護環境,注意汽車的排放問題。比如中國,就在積極的治理某些汙染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燃油汽車,比如如今城市內常規的限行限號等等。

從趨勢來看,電動汽車肯定是未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特斯拉的下跌與價格上漲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如今特斯拉汽車因為進口的緣故,價格上漲幅度比較點大,即便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裡的佼佼者,這一部分資金也讓用戶難以接受。

而科斯拉也在積極的在中國投資建廠,比如在上海所建立的研發組裝廠。有對特斯拉來說,在這個合資廠啟動之後,這些情況就會緩解,而價格也有可能大幅度下降,那麼到那個時候才是特斯拉的天下。



而現在顯然是一個過渡時期,對於特斯拉的汽車銷量來說,其實屬於正常情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厄在中國關於電動汽車的基礎佈局還沒有完善,那麼很多人其實對電動汽車雖然感興趣但卻不敢下手。

等到特斯拉入華之後,估計在幾年之內特斯拉能將這一部分事情做得比較好,到那個時候斯拉的銷量應該會比較高,畢竟作為電動汽車,唯一可以相信的也就只有特斯拉了,其他廠商虛標里程,實在是有點把消費者當傻子玩!


互聯網的放大鏡


特斯拉銷量暴跌並且伴隨降價沒有值得驚訝的,消費群體過於垂直、價格先漲後降、車型單一這些因素早晚會導致特斯拉的暴跌,隨著熱度的衰退高端EV勢必會成為冷門。

特斯拉以model系列為主價格雖然有最高26%的下調,但實際關稅從15%到45%的上漲才是降價的原因,在品質不變續航不增加的前提下價格上漲無疑是特斯拉在放棄市場,預冷之後價格下調也只是亡羊補牢。

其次特斯拉系列作為賣點的性能優勢也在逐漸模糊,不論是交流異步電機還是永磁同步電機其成本是遠低於有同級性能發動機的,特斯拉能採購臺灣富田的電機其他企業也可以;不過國內的比亞迪、大洋、電驅、精進的電機產品實際性能表現都不輸富田電機,無非是國內新能源領域主攻的市場為中低端所以少有性能車。

但如果市場反饋出剛需這類車真的是【分分鐘】造的出,比如比亞迪唐EV、蔚來ES8、榮威漫威等純電車型,即使是作為中型SUV比較笨重的唐EV也能做到4秒多破百,需要更強的性能其實只需要更換更大功率的電機重新計算調教底盤懸架而已。

電池方面特斯拉與松下在上海建了電池工廠,但投產貌似還遙遙無期,拿不到補貼不能國產化價格會一直很高,宣傳定位國民轎跑的model 3預售價達到了54-59萬,這樣一臺低配續航僅有354公里、高配才499公里的四門轎跑車價值在哪呢?顏值嗎?這種詭異的設計感如果換做自主品牌會不會被噴到體無完膚?


20級的EV純電已經達到了500km續航+4秒破百的水平,難道一個進口車身份就值得30萬的溢價嗎?

特斯拉的熱度註定會消退,作為新生品牌高溢價是不現實的,三電系統裡採購的電機還有一定優勢但過於大的體積也和輕量化有些衝突,松下電池技術全球排名比國內的某些企業還要靠後一些,電控系統如果還不能保證足夠穩定的話這樣一臺車怎麼可能熱銷。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沒有什麼前景,除非走進中低端以一眾自主品牌混戰,屆時主力品牌不需要動手、PPT造車都可以壓到特斯拉喘不過氣。也不用把希望寄託在特斯拉上海電池工廠,畢竟其中還有日本松下的股份,國內電池生產商仍是有絕對優勢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明年正式交付Model3的時候再看看。


非魚TSL


太貴,像電動車,就有錢途了,


用戶8597350426433


美國貨誰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