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

“有20%,就会活泼起来。”

“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

“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

“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一百多年前,名叫托-约登宁的英国男人,在《工会与罢工》中愤恨地写道。

但这个男人不会想到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资本的原罪也没有被根除,依旧在各个兴起的风口中展露着自己嗜血的眼光。

在昨天,12月13日,距离圣诞节还有11天的时间,圣诞老人提前送给了贾跃亭一份新的礼物。

13日下午,乐视网连发四份公告,其中一份公告称,乐视网总经理刘淑青、副总经理袁斌、董事李宇浩已递交辞职报告。而同一日,乐视网对外公布了公司最新接到的债务仲裁事项,德邦证券和体奥动力分别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北京仲裁委员会就与乐视网的债务纠纷提交了相关《仲裁申请书》。

我们相信贾跃亭已经被困于“时间洪流”,永远在“下周回国”的状态里周而复返。显然,这次的危机,贾跃亭也不会出面了。

在哄笑声里,我们忘了一年前在乐视总部大楼底下,冤屈哀嚎的讨债者。

在怒骂声中,我们也忘记了一年多前贾跃亭高声歌唱的《野子》。

在热议声中,我们更忘记了中国“芯片荒”时,那些扬言要做芯片的“巨头”。

似乎在发挥完自己的价值后,乐视真的成为了没人要的“野子”。

2017年的春初3月份,天气正好,名叫贾跃亭的男人在“乐视生态全球年会”上高声歌唱了一首“野子”。

台下掌声连连。

这个男人似乎很会讲故事,截止2018年的冬天,乐视已融资超过700亿元。在这一方面,还在冰天雪地里哀嚎的OFO只能算是个刚学会喝奶的孩子。

后来他讲的故事仿佛真的成为了故事,变成了梦里的故事——残破不堪的乐视大楼,兵荒马乱的法拉第汽车,和匆忙逃窜的贾跃亭。

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随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在得到乐视的负面消息:从孙宏斌“有去无回”的抄底,到永远的“下周回国”。渐渐的,乐视在我们心中已经淡了,淡到我们已经忘了曾经贾老板的大手笔——豪华包机邀请记者前往美国乐视。

贾老板似乎一直很大手笔,只不过似乎从未在研发方面大手笔,在关于乐视的核心内容上,永远只是“生态”二字。搞笑的是,即使乐视已经凉了半年,关于乐视凉了的文章成千上万,似乎也没多少人懂得贾跃亭一直说的“生态”,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家企业最大的投入肯定是围绕着他的核心业务,但是700亿砸进去了,结果人民群众连乐视的核心概念——乐视生态都不懂,那么乐视的钱,都花在哪了呢?

不光是我奇怪,每一个人都奇怪。2017年无数的分析文章,在有理有据的分析后,也都没有结论。

在这里,我给这一票类似的公司下一个定论,我叫他们,“黑洞公司”。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钱花在哪了,似乎在广告营销上他们很是大手笔,他们能在鸟巢开发布会,能包下豪华客机装着一群记者到处跑,还能一年做出来成千上万的自行车。但是等他们倒闭了,你会发现他们留下一地鸡毛,却几乎没做什么实业。”

典型的公司有贾跃亭的乐视,有罗永浩的锤子,还有戴威的OFO。

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我们以乐视的案例为基本,可以看一看,贾跃亭给这个黑洞公司披上的外衣——乐视生态,究竟有什么样的水分。

乐视的生态其实非常简单,通过影视资源吸引用户,让用户购买手机电视时全部选择乐视产品。当用户的身边全都是乐视产品时,乐视就可以收集数据做大数据了。

差不多这个意思,你这么一看是不是觉得好厉害啊。

你想的没错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

但是贾跃亭显然想做的更厉害。他还公开说过,乐视生态的终极形态是手机免费送,所以每一款手机就直接赔本卖。

他的每款乐视手机都搭载了当时最好的高通处理器,同样主打性价比的小米都只能把价格压到1999,乐视敢压到1000出头,差一半价钱,显然是在赔钱。

这一赔钱可不得了,都压到这个价位了,还不得其他地方偷工减料。然后造成的后果就是,摄像头不行,屏幕不行,电池不行,做工不行,全身上下就一个处理器还行,再加上缺货,口碑全砸了。

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而乐视电视同样好不到哪去。乐视电视好像有一段时间挺火的,好多人都买了,但是你买完会觉得这是个伪需求,为什么呢,如果我想看这些电影,为什么要买乐视电视?我下载一个乐视APP不就行了。然后更大的问题来了,乐视APP的片源没有其他视频APP全,那我为什么要下载乐视APP?所以一个循环下来,我为什么要买乐视电视?

好吧,退货。

所以你到最后发现,乐视生态的基础,就是用乐视APP看电影看电视剧,但同时这个基础衍生出的手机和电视,关系又非常薄弱,用户为什么就为了一个乐视APP就得买手机?我用我的iPhone下载一个不行吗?用户为什么就为了一个乐视APP就得买电视?我用我的小米电视下载一个乐视不行吗?

最大的问题来了,乐视生态的基础——视频软件这么多,我为什么要用乐视APP?

但是吧,乐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没人想得到这个就纯属扯淡了。贾跃亭这么精的人能拉来这么多融资,不会想不到这些。所以说到底还是贾跃亭把这些产品当做了赚吆喝赚名声的工具,出名了可以继续融资啊。

归根结底,这套看似伟大的“生态系统”,其实被针轻轻一戳,就会爆炸。而充当这跟针的,就是“乐视没钱了”。

说到这里,我们明白,乐视和OFO一样,一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只能是骗子。因为只有传销导师才会天天只谈理想。

值得庆幸的是,在互联网风口的下半场,这些奇葩的“黑洞企业”终于被洗牌。但我们来不及庆幸,因为这些“黑洞”带来的恶果已经开始出现。

互联网的发展没有形成预期的增长点,全民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没形成新的产能,但效率提升渠道扁平化对就业的负面压力却迅速形成。存量资金的一部分被房市和基建所占压;社会资金的一部分借“金融创新”的名义被投入到大量的投机活动中。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得不到有效的资金输入。

资本的“逐利性”又使得大量资金从嗷嗷待哺的生产领域被夺走,扔进一片红海的互联网,又瞬间被吞噬干净。在这样的情况下,催生大量“黑洞公司”,以融资为目的,讲故事为途径,吸引着资本大量投入,妄图最后通过上市套现。不料摊子越摊越大,无法收场,只能落得个兵荒马乱的后果。

高管辞职,乐视苟延残喘——霍金终生未找到的黑洞,贾跃亭找到了

2018年的下半年,中国“芯片荒”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知道的难题。我们不过多评论,但是仅凭我们所知道的,乐视的700亿,锤子的6亿,OFO的20亿,如果这些钱,投入半导体行业的研发,该有多好。

互联网公司讲究今天大笔投钱,下个月大笔赚钱。似乎在钱面前,时间不是问题。

全世界都不明白,却只有实验室的研究员明白,在科研领域,时间面前,从无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