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抵中國後,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對於一個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經濟體而言,經濟轉型往往是漫長,和不可預期的。不過,對於俄羅斯經濟而言,似乎經濟轉型容易了許多,憑藉廣袤的土地,俄羅斯經濟在綜合產業轉型過程中,農業無疑成為一大優勢產業。

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抵中國後,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近年,俄羅斯的農產品外匯收入已經達到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創匯的約四分之一。俄聯邦數週前的消息稱,近年來,農業領域呈現出不尋常的增長速度。5年內農業產品產量增長了20%,不久前,這幾乎求之不得。農業成為俄羅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去年俄糧食產量創下1.35億噸的記錄。可以說,俄羅斯的農業或正在成為全球石油國的經濟奇蹟。眼下,事情又有了最新的進展。

據美國農業部12月報告顯示,將2018-2019農業年(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俄羅斯小麥出口預期從3500萬噸上調至3650萬噸。報告稱:"由於庫存多,具有價格優勢,近幾個月俄羅斯小麥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不過,但俄每月發貨量預計會隨著冬天的來臨和庫存的減少而下降。到時美國小麥出口也許會提速,其價格也會更具競爭力。"我們不難看出,全球的農業經濟格局也正隨著俄羅斯成為主要農業出口國而發生改變,全球多地的農民此時都在緊盯俄羅斯農民的市場佔有率,以達到創造更多利潤空間的目標。

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抵中國後,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圖片來源FLICKR

僅以小麥為例,由於豐收和誘人的價格,俄羅斯近年來成功佔領了一半以上的小麥市場,彭博社此前稱,俄羅斯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將超越美國和歐盟,成為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市場。事實,這離不開俄羅斯對農業經濟的佈局。

比如,為了促進農產品出口,俄羅斯去年10月將部分地區糧食出口的鐵路運費下調了一成。此外,俄羅斯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用於擴大糧食出口的基礎設施,包括在現有港口設置糧食運輸專用電梯。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農業領域已在多個角度意識到市場的價值所在和吸引有能力資本的重要性。這在俄羅斯農業重視中國錢投資上,可以說明問題。

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抵中國後,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圖片來源reuters

俄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投資經理杜布羅夫斯基稍早前表示,俄願意向中國投資者提供土地用於農業項目,大約可以把100萬公頃土地用於新投資項目,十分希望中國企業投資農產品加工,肉類、奶製品等食品生產。而俄農業部長Dmitry Patrushev也曾提議在俄羅斯土地上與中國建立聯合大豆加工生產。

無獨有偶,我們注意到,一些中國投資者或已提前捕捉到了商機,在俄開啟了投資和生產的進程。例如,從去年起,哈爾濱一家企業就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承租土地180萬畝,正致力於探索一條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農業生產。其中承租的45萬畝豆田今年喜獲豐收。據悉,45萬畝豆田預計可收穫大豆8萬噸。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其中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回中國國內,可實現貿易額600萬美元。

2萬噸俄產“中國大豆”或將陸續運抵中國後,事情又有了新進展

圖片來源absorbine

事實上,這僅僅是中國投資者在俄羅斯投資農業的一大縮影,俄媒稱,目前還有中國投資者在俄參與了更多農業項目,比如,牛奶養殖、奶製品加工等。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這或許是全球化協作的生動註腳。(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