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的船伕
說起魏國名將張郃,《三國志》中有他的傳記,他還是相當厲害的。
張郃的經歷非常豐富,立下的功勞也很多。但說實在話,他得到的待遇並不算理想,確實是很不公正。
我們從《三國志·張郃傳》中的記載來了解一下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不平凡的一生。
張郃是
河間鄚人,漢末黃巾起義的時候,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平叛的隊伍。最初屬於韓馥的部下,做了個“軍司馬”。
“軍司馬”屬於什麼樣的官職呢?比校尉低一階,比軍侯高,大約就相當於現在的“營長”的水平。
後來,軍閥混戰,韓馥被打敗了。張郃就率部歸順了袁紹。在袁紹麾下,張郃得到了提升,成為了“校尉”
,相當於“團長”。張郃參加了大破公孫瓚的戰鬥,屢立戰功,就升遷至“中郎將”。軍銜上就相當於“大校”的級別了,但仍然沒有進入“將”的行列。對於“河北四庭柱”之一,這樣的官階也並不算理想。很快,就到了“官渡之戰”
的時候。曹操和袁紹兩軍對壘,相持不下。
這時候,張郃就給袁紹出了個條毒計:派出一支輕騎兵繞過主戰場向南迂迴到曹軍背後,去摳曹操的屁股。
無論從戰略角度,還是從戰術角度,這一招都是相當陰狠的。如果曹軍不防,就會被打個措手不及,潰不成軍。如果被曹軍發現了,也很無奈,因為曹軍最大的弱點就是兵力不足,派出去防守偷襲的兵力少了,起不到效果,但要派出去的兵力多了,正面戰場的弱勢就進一步擴大。
真是陰毒!所以說,這個張郃還是個狡詐的腹黑男。
但是,很可惜,袁紹這個熊貨拒絕了張郃的建議。
張郃又出主意:即然雙方打成了僵持戰,糧草屯積之處就是重中之重,淳于瓊防守烏巢,曹操必然派重兵去攻,應該加強烏巢的防禦力量,支援淳于瓊。
但是,袁紹的謀士郭圖卻建議集中兵力攻打曹軍主陣,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這不純粹是一廂情願的紙上談兵嗎?張郃苦勸,死活不聽。
果然,曹操奇襲烏巢,一舉奪取了袁紹的糧草,袁紹大敗。
郭圖怕袁紹算他的老帳,就誣衊說張郃出言不遜,詆譭袁紹。袁紹這個熊貨勃然大怒,要收拾張郃,張郃見勢不妙,就和另一位重將高覽一齊率部投降了曹操。
這樣一來,袁紹的防線漏洞大開,徹底被擊潰了。曹操很高興,把來歸降的張郃軍銜提升了一級,為“偏將軍”,類似於現在的“准將”。還封了爵:“都亭侯”。
曹操還給了張郃足夠的兵力,隨部攻下了鄴城,擊袁譚,破雍奴,討柳城,立下赫赫戰功,因功至“平狄將軍”。正式步入“將軍”的行列。但是,這個“平狄將軍”也不算什麼很高的階級,而張郃在這個階層上一待就是很多年。徵東萊,討管承討陳蘭和梅陳等,破馬超與韓遂,
圍安定,降楊秋,隨夏侯淵討梁興,再擊馬超,平宋建。
這樣的履歷和戰功,相當牛掰了,但是張郃卻始終沒有獲得再次升遷。張郃
隨
曹操擊敗了張魯,
曹操就把他留在漢中,做為夏侯淵的副將,防衛劉備。張郃率領一支偏師,收服了巴東和巴西兩郡。
以張郃的軍事才華,不要說巴西了,如果兵力足夠,連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都收服了也沒有一點問題。
張郃進一步拓展,遇到了猛將張飛,雙方大戰,張郃被打敗了,退守南鄭。
而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描寫了這次戰鬥的經過:張飛與張郃大戰五十餘日,後來充分利用了地形設伏,打得張郃兵敗如山倒,
只帶著十幾個人逃走了。
奇怪的是,經過這次大敗後,曹操居然提升張郃為“蕩寇將軍”。這是張郃這麼多年以來又一次獲得了升遷。實在搞不懂張飛和張郃這次較量,到底算誰輸誰贏?或者曹操是抱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思?
然後,張郃與劉備主力遭遇,雙方大戰,劉備沒有能夠攻克張郃的防守。劉備就開始放火,夏侯淵來救火,被劉備手下大將黃忠一刀劈成了兩半。這事劉備乾的就很缺德,放火本來就是很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居然還對前來護林防火的隊員進行打擊,簡直是罪大惡極。
劉備對張郃比較忌憚,反而不把夏侯淵放在眼裡。從劉備識人用人的歷史來看,他的眼光還是蠻毒的。主將夏侯淵戰死,群龍無首,萬分危急時刻,曹軍諸將集中
討論,大家推舉張郃做代理總司令。張郃威望很高,佈署周密,穩定住了局面。
這也是三國時代的一次民主選舉。曹操很快遣使前來,承認了這次選舉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假郃節”,張郃就首次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獨當一面的軍區司令。終於堅持到了曹操率主力部隊趕來,劉備沒有繼續進攻,
雙方暫時罷兵。曹操死後,曹丕繼王位,張郃終於成為“左將軍”,爵位也升至“鄉侯”。曹丕篡漢登上皇帝的寶座,張郃再獲提升,成為“鄚侯”,這是個縣侯,地位尊榮。然後張郃與曹真、夏侯尚一齊南下作戰,再次立功。
張郃率部配合司馬懿對吳作戰,但計劃破滅。司馬懿這個旱鴨子根本不懂水情。
諸葛亮再次出師來伐,曹叡欲以重兵迎戰,但張郃準確地判斷出了諸葛亮軍糧轉運困難的弱點。他率兵趕到前線,諸葛亮已經退走了。
曹叡拜張郃為“徵西車騎將軍”,這是張郃一生中最高的軍銜,但這一天來得太慢了。
相比於蜀國一些將領的升遷速度,比如魏延,張郃這樣的提升簡直是太緩慢了。
諸葛亮很忌憚張郃,視之為心腹大患。
張郃不但軍事才華出眾,還能為國舉賢,深受曹叡的器重。但是,再高的才能也抵不住無所不在的陰謀暗算。
諸葛亮與司馬懿,蜀魏兩國的兩個一生的死對頭,這次卻很默契地聯起手來,合力把張郃送進了絕路。
諸葛亮木門道設伏,司馬懿強令追擊,張郃遇伏,膝蓋中箭,壯烈犧牲。來評價一下張郃:
張郃是個優秀的軍人,才華橫溢,他頑強勇敢,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沒有對不起任何人,都是別人對不住他。
生逢亂世,他受過很多委屈,卻始終無怨無悔地付出和戰鬥,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一個軍人的職責和尊嚴。
他一生都在向著那個目標奔跑追逐,“直到膝蓋上中了一箭”。
饞嘴肥貓鏟史官
說起張郃,我跟他可算是個老鄉啊。張郃是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的名將。
在三國演義中張郃實力一般般。但是在歷史記載中,張郃非常厲害,有勇有謀,不但武藝超群,他還曾與張飛,馬超等人,都交過手。並且打成了平手。
據說,他還通曉應變之術,擅長佈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一向準確,就連諸葛亮都對他
有所顧忌。
曹操曾經張頜比作韓信,而韓信決計是一個運籌帷幄的智將,事實上,張郃也確實是一個智將,張頜打仗全靠預判,應變能力強,善於運用地形等等因素取勝,並且他還是個喜愛儒生
的人。張郃的一生勝仗無數,屢克敵軍,而且深諳韜略,智勇兼備,不負魏將“五子良將”之名。
後來,張頜降曹以後,張郃首先跟隨曹操征討分裂的袁譚、袁尚兄弟,拿下河北,在後來張
郃又跟曹操攻下漢中。可以說是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居功至偉啊。
所以,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人家張郃的戰功,戰役,事蹟。描寫的非常少。歷史記載,
的張郃是一非常厲害的大將。
猴哥給你答案
張郃,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在黃巾起事時就已經出道,擔任軍司馬的官職,在州里也算有點名氣,後來和袁紹混,在袁紹消滅公孫瓚的時候,立下大功,但是在官渡之戰中,張郃降曹,當時曹操沒穿鞋襪就光腳出來迎張郃的禮遇,大概給了張郃從來都沒有的臉面,所以張郃能不投降嗎?張郃投降後,袁紹軍隊潰敗,這不能說是張郃的錯,反倒說明袁紹軍隊缺他不可,證明了他的能力。
曹操把張郃比作韓信,而韓信決計是一個運籌帷幄的智將,事實上,張郃也確實是一個智將,張郃打仗全靠預判,應變能力強,善於運用地形等等因素取勝,並且他尊敬儒生,愛和儒生打交道,在武將裡實屬難得。
張郃降曹以後,首先跟隨曹操征討分裂的袁譚、袁尚兄弟,拿下河北,之後張郃又轉向西線,跟著曹操、夏侯淵討平關中馬超、韓遂等軍閥,後來又跟曹操攻下漢中。可以說是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居功至偉啊。
最後作為夏侯淵的副手鎮守漢中,抵禦劉備,後來劉備大軍攻入,夏侯淵戰死沙場,張郃成為主帥,堅守陣地,等待救援,這個時段是張頜最光輝的時段,也是在曹軍裡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做主帥,可以說在這次防守中他做的非常好,但是回去後,還是讓張郃繼續當副手,明明說張郃有韓信之才,卻又任命韓信之才當副手,曹操真的很奇怪啊。
曹操死後,到曹丕、曹睿上位時,本以為張郃能出人頭地了,但是還是沒有,張郃繼續著自己的副手生涯,先跟夏侯尚打吳國,又跟曹真打蜀國,最後跟司馬懿對抗諸葛亮,在追擊諸葛亮之時,中埋伏死亡。
其實張郃這輩子好像沒什麼出頭之時,一直是一個乖巧的配角的角色,有人需要他突顯能力的時候(張飛,趙雲),他就乖巧的上去突顯人家能力,人家需要副手的時候去當副手,臨危受命之時也能勝任。
個人感覺張郃的一生是不得志的,乾的都不是他應該乾的活,可惜了,被曹操那個能識人的人稱之為有韓信之才,缺屈居副手了啊。
紅塵入世亦不閒
張郃是曹魏名將,他本是袁邵部將,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後屢建戰功。張郃雖是武將,卻常常料事如神,用兵機變無雙,擅長安營佈陣。公元229年,諸葛亮再出祁山,曹睿派張郃迎敵,問張郃,等將軍到了前線,諸葛亮會不會已經佔了祁山。張郃知道蜀道艱難,諸葛亮不會帶太多糧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說,諸葛亮的糧草只能維持十天左右,如果他在十天之內不能佔領祁山門戶陳倉,就只能撤退。後諸葛亮果然在十天後撤退了。到了三國後期,諸葛亮所怕的曹魏名將就只有司馬懿跟張郃了,所以千方百計要除掉此二人,後在木門谷用計射殺了張郃。
明月論古
你的父親一生你知道多少。還說三國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