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你有被孩子的班主任在微信群里批评吗?你家孩子的老师做过这样的事吗?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上午10:00,明明妈发来了孩子所在班级微信群截图。

截图上有班主任李老师的通报:

“今天语文课上,刘明明、韩波洋、许盟坤(均化名)不听讲,上课打闹,这已经是在课堂上第三次发生这种事情了,这样不仅影响自己听课,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希望这几位同学家长在家也能积极配合教育好孩子。”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不仅如此,明明妈说:“前几天老师跟我打电话说过这事儿,我在家刚刚跟他沟通了,今早出门又特意嘱咐了。你说这孩子他怎么上课纪律还这么差呀!我心里这个气呀,就想着中午他回家得好好揍他一顿!”

感觉到微信那边的明明妈很是着急上火。的确,群里有那么多的家长,她家明明被老师通报,家长实在是没面子啊。要气死了!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感觉孩子不但上课又没控制住自己,还把您今早的嘱咐也扔在了脑后,连着两次被老师告状和通报,您很生气,对孩子非常不满意,是吗?”明明妈:“是啊,都快被他气死了!”

我继续问道:“孩子最近在学校有表现好的地方吗?”

明明妈想了一会儿,回复:“学习成绩还是有进步。”

“还有吗?”我又问到。

“唉,没有啦。这几天为了他上课不守纪律的事儿,班主任老师又是打电话,又是通报的,他哪还有表现好的地方?””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王老师您好,今天中午我没有发火,我看了故事思考了一个上午;中午又把故事给老公发过去,最后我们统一了意见:允许这个年龄的孩子犯这样的错,贵在我们怎么引导。孩子中午回家后也对自己的行为做了解释,我也能理解他,所以事情就很自然的过去了,我心情也好了很多,谢谢您的指导!”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我是怎么指导的呢,我让明明妈讲了下面关于一个母亲的三次家长会的故事!

01.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孩子上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对母亲说:“我们怀疑你的孩子有多动症,他在板凳上怎么也坐不了三分钟。”母亲听了很伤心。

她回到家里,孩子问:“妈妈,老师怎么说?”看着孩子充满希冀的眼睛,母亲说:“老师说,我的宝宝进步了,过去只能在板凳上坐一分钟,现在差不多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妈妈都很羡慕我,因为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

孩子听了,破天荒多吃了一碗米饭,破天荒听妈妈的话早早上床睡觉了。

02.第二次参加家长会:孩子读小学

老师告诉母亲,班里举行数学考试了,全班五十九个学生,她的孩子得了第五十八名。老师怀疑她的孩子智力落后,建议母亲带孩子去找医生做个智商测试。

母亲在回家的路上流了一路的眼泪。走进家门,看见孩子那双惶恐躲闪的眼睛,母亲强忍住眼泪说:“孩子,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只要努力,肯定能够超过你的同桌。”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第二天,孩子破天荒不用叫床早早起来,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03.第三次家长会:在孩子初中三年级。

老师对母亲说,他的孩子考重点中学是没希望的,能进一般中学就不错了。回家的路上,母亲一路欢欣鼓舞。进了家门,孩子说:“妈妈,老师怎么说?”“老师说了,你只要再加把劲,考上重点高中肯定没问题。”

若干年后,孩子将一份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双手捧给母亲,“妈妈,我知道其实我并不聪明,都是你……”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这位母亲是伟大的,她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方式是艺术的,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始终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也让她自己始终生活在希望当中。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在这里,我们想提醒老师们,在班级的群里发布关于孩子在校的表现,本意是好的,是想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形成更多的教育合力。

而这种关于孩子缺点的信息的发布,不仅不会起到以上效果,还会增加家长的焦虑并形成一种错误导向,会让更多的家长只去关注孩子表现不好的一面。

所以请老师们尽量发布一些孩子在校的优点,让家长和孩子看到希望,而不是感到绝望。毕竟,每天都能看到希望的人,又怎能不是快乐的和积极上进的呢?

“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了我孩子,好没面子!”

另外跟家长说一声:如果实在不好掌握表扬鼓励与批评的尺度,建议你七成表扬、三成批评。不能一味只是表扬,更不能一味只是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