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濮存昕讀美文,用一種叫“美感”的東西抵擋生活的庸常

演員濮存昕,可能是全中國最能賦予朗誦美感的人之一。

從三年前開始,濮存昕策劃發起了一個公益性的人文藝術分享平臺“濮哥讀美文”,上線三年來,濮存昕自己錄製了134篇美文朗誦,吸引了眾多文學、朗誦愛好者的關注,收穫近16萬粉絲。

今年1月,“濮哥讀美文”的首場線下朗誦會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開票三天,演出票就全部售罄。而為了讓更多人“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朗誦會”於歲末年初再度於京滬兩地上演。12月12日,濮存昕、黃宏、姚錫娟、肖雄、吳京安、白慧謙、吳玉霞、管珺等表演藝術家及器樂演奏家相聚在上海大劇院,再現了一場“美文、美聲、美樂”的多重邂逅,這場演出同樣座無虛席。

听濮存昕读美文,用一种叫“美感”的东西抵挡生活的庸常

濮存昕一直以來都是朗誦藝術的傳播者和推廣者。多年來,他還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義務教孩子們朗誦詩詞。

“濮哥讀美文”起源於他身邊人希望能夠傳播和分享濮存昕對文學和聲音的理解及感受。而濮存昕則表示,做這個平臺,是希望能夠做一個小眾的文藝平臺,讓大家能夠觸摸文學之美,感受朗誦之美。

“在這個漂泊浮躁的時代裡,它能夠提供一些確定無疑的東西,一種被稱為美感的東西,足以令人們抵擋生活的迷茫和庸常。”

這個微信平臺上線三年來,每週都會推送一篇濮存昕朗誦的文學作品。而濮存昕不管多忙,都會抽出時間走進錄音棚,至今已經錄製了134篇。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濮存昕每次都把錄製當作一次創作,一篇文章往往要反覆錄製很多遍。有時候,他覺得這篇文章不適合自己,就會推倒重來,重新選擇一篇美文朗誦錄製。

從今年初開始,這個平臺開始有了現場的朗讀活動。“以前我們都是在手機裡和聽眾交流,現在我們希望走出網絡,和大家面對面交流”。

而這一次上海的演出,濮存昕自己策劃並擔任藝術指導,“連道具尺寸都親自敲定”。演出呈現不同於傳統朗誦會的概念與形式,傳遞“濮哥讀美文”所固有的錄音棚情境感,展開朗誦與音樂的對話、樂器與樂器的對話、主持與觀眾的對話。

邀請來的藝術家都是濮存昕的好友。在篇目選擇上,各種文學體裁都有展現,其中不僅有當代詩、古體詩和散文、小說,還有戲劇等文學形式。

開場的《海燕》是濮存昕尤其喜愛的作品。近年來,濮存昕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的朗誦離不開北京人藝老演員董行佶的影響。“我一直很喜歡高爾基的《海燕》,我當年考人藝的時候,就模仿了董行佶的這段朗誦,這麼多年後我再次朗誦《海燕》,也是向我的前輩藝術家們致敬。”

听濮存昕读美文,用一种叫“美感”的东西抵挡生活的庸常

被90後網友贊為“百變聲優”的七旬播音藝術家姚錫娟,在朗誦會上一人分飾多角,再現古典小說《紅樓夢》的魅力。1985年,姚錫娟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邀,專程進京為聽眾錄製長篇小說《紅樓夢》,獲得紅學家與聽眾的一致肯定,也深深地打動了“越劇皇帝”尹桂芳。劇作家曹禺聽完說:“睜眼看玫瑰,不如聽人用詩般的語言、美妙動人的聲音唱出玫瑰來。”由於年紀原因,姚錫娟本已極少在舞臺上演繹這部作品,此次再演《紅樓夢》,實在極為難得。

听濮存昕读美文,用一种叫“美感”的东西抵挡生活的庸常

一改以往喜劇小品演員的印象,表演藝術家黃宏今年初在北京以一首長篇敘事詩《理髮師》震撼全場,這次在上海演繹了同一部作品,其“潤物細無聲”的表演方式深刻地傳遞父子親情。

此外,出生於上海的琵琶演奏家吳玉霞與濮存昕合作唐詩《琵琶行》,以詩樂合鳴感悟經典,並帶來琵琶獨奏作品。作為上海戲劇學院藏族班的導師,濮存昕還邀請這些來自西藏的學生共同登臺,演繹毛主席詩詞作品《憶秦娥·婁山關》《沁園春·長沙》等作品。

听濮存昕读美文,用一种叫“美感”的东西抵挡生活的庸常

作為“舞臺男神”,濮存昕還現場演繹了莎劇片段《哈姆雷特》。明年1月,由李六乙執導的話劇《哈姆雷特》也將登陸上海大劇院,濮存昕劇中參與並飾演的是老國王靈魂與新國王。

據介紹,在上海大劇院的演出結束後,這場朗誦會還將於2019年1月3日至4日移師北京保利劇院,屆時袁泉、宋佳等知名演員也將加盟出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