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身為一個生過娃的媽媽,我深知產後恢復的重要性。前兩天在網上查資料,一輸“月子病”就把我嚇了一跳,很多媽媽都訴苦,說自己在月子期間沒注意,身體得了什麼不適,難受得要死之類的。有的孩子都上小學初中了,自己還在病痛當中。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看完真的是很感慨,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門關,坐月子又是女人體質的“分水嶺”。月子裡身體調好了以後身體健康很快樂,身體沒恢復好下半輩子都受累。不過,在看論壇的時候,我也發現不少人恢復身體的小秘訣。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經歷,想把坐月子的一些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即將坐月子的媽媽們能受益。

一、重視產後盆底肌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初為人母的很多媽媽們都有個難言之隱,發現自己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讓人十分不爽。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鬆弛,產後就忽視了對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隻有經過順產的媽咪才需要做產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而剖宮產的媽咪則可以高枕無憂?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

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約有9-10釐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釐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釐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咳嗽、打噴嚏、漏尿其實都是腹壓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醫學上也叫做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妊娠、還有由腹壓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噴嚏都會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彈性下降,從而使得網內的器官無法恢復正常的位置。當腹壓增加的時候,裡面的吊網就不能維持這些盆腔器,所以就會有尿液不自覺地從尿道流出。

二、儘快排出惡露

不論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剛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媽,在最初幾天的主要任務是排盡惡露、促進傷口癒合、恢復體力,同時學習哺乳寶寶。很多媽媽想知道自己生完孩子以後,身體恢復得好不好。其實,從產後惡露的變化,就可以瞭解媽媽的身體恢復情況,特別是子宮的恢復。一般來講,產後惡露全部排乾淨大概需要3-6周的時間,具體因人而異。剖腹產的媽媽,有些醫師會在生產時一併清理子宮腔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所以可能持續2周左右就乾淨了。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怎樣做有助於排惡露呢?

下面這幾種常見的方法,媽媽們不妨參考看看。

◆母乳餵養

寶寶的吸吮在刺激催乳素產生的同時,還會促進縮宮素的產生,使子宮收縮,有助於惡露排出。

◆儘早活動

媽媽只要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就要儘早活動,包括剖腹產,不要長時間躺在床上,才能儘早恢復生理正常機能,讓子宮復原。

◆輕柔按摩子宮

把手掌貼在小腹上,順時針向下輕輕按壓並且繞圓,用手掌的力量刺激子宮收縮,直到子宮變硬。

◆紅糖粥或姜醋蛋

有活血祛瘀、祛風散寒的作用,但要根據個人體質來看,陽虛和溼熱體質的人不建議吃。

◆生化湯或益母草湯

也要根據個人體質來看,並不是所有媽媽都適合。有些媽媽原本恢復得不錯,但吃了生化湯以後,反而出現大量出血的情形。

所以,如果你想用生化湯或者益母草湯來幫助排惡露的話,建議先請教中醫師,不要自行服用哦。

另外,也不能吃太多的生化湯,因為生化湯裡面的當歸、川芎、桃仁,都有破血、促進子宮收縮的效果,如果吃太久的話,恐怕惡露很難停止。

三、堅持母乳餵養

地球媽媽都知道的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裡面含有與生俱來的抗體,尤其是初乳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了浪費,

母乳對幫助子宮恢復收縮,促進惡露排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剛開始給寶寶吃母乳時可能很多產婦會感覺肚子比之前痛了,惡露也比之前有增多,出現這些症狀都不要驚慌這是正常現象。

母乳餵養時姿勢很重要,

推薦側躺姿式餵奶,餵奶痛的話一定是姿勢不對,寶寶銜乳姿勢對的話是不會痛的,有撕裂的話每次喂完後用乳汁(最好是後奶)塗在裂紋處,然後薄薄塗一層羊脂膏,儘量透氣讓它自然幹,會好的很快。堵奶的話一定不能暴力按摩,找專業的通乳師。多喝水多吸奶就會多產奶,五紅水對產奶很有效,有的人吃豬蹄下奶有的人喝水就下,每個人不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到時前期一定不可大補尤其是油湯。

四、月子裡不要大魚大肉,還要注意忌口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剛剛生完小孩後,家人給產婦準備了豐盛的飲食,經常一頓要吃好幾個雞蛋,大魚大肉,還有各種各樣的湯,魚湯、雞湯、豬蹄湯……

產後兩週身體內臟尚未收縮完全,疲勞未完全恢復,此時若吃下養分太高、太難消化的食物,身體是無法吸收這些養分的,相反,還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原本吸收力強、體型壯實的媽媽,產後容易將多餘的養分化作脂肪堆積,造成產後肥胖症。

乳汁的脂肪含量過高,易導致嬰兒肥胖。產後即刻大吃大喝,新媽媽容易乳汁淤積,如果寶寶吸吮不勤,易導致乳腺炎發作。乳汁的脂肪含量過高,易導致嬰兒腹瀉。

如果產後即大吃大喝,但是產婦無法吸收又無力代謝多餘的養分,這些養分就很有可能被體內雌激素旺盛的不正常細胞所吸收,從而產生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

產後應該怎樣吃

分階段進行科學的產後飲食

根據婦女產後的生理變化,產後飲食可分為三個階段來合理調節。

第一階段是產後一週(1-7天),重點目標在於“排”,新媽媽分娩後,身體虛弱,水腫,會產生惡露,因此產後第一週的飲食因注重“活血化瘀,代謝解讀,清除惡露”;

第二階段是產後第2周(8-14天),重點目標在“調”,通過第一週飲食調理,媽媽的身體會逐漸消腫,惡露漸漸減少,到了第二週,注意是“增強骨質,補腎固腰,收縮內臟”;

第三階段是產後3周至42天,此時的側重點可調整至“補”上,飲食上藥注意“補中益氣,滋養清補,催乳下奶”。

產後飲食禁忌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脾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寒涼而血凝,惡露不下,會導致產後腹痛、身痛等;

產後不宜吸菸喝酒。吸菸可使乳汁減少,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侵入乳汁,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還能通過乳汁,影響寶寶的胃腸功能。

五、一定不能碰涼水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在坐月子的時候不能接觸冷水,這是因為,在中醫中人物,女性生產之後氣血不足,元氣有所虧損,這個時期,產婦腠理不密,這樣風寒涼氣容易侵入身體,會導致氣血不暢,容易導致身體疼痛。

因為中醫學上的腠理,指的是皮膚、肌肉、臟腑的紋理,以及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你的身體要靠它來抵禦外邪內侵。

俗話所說的“月子病”有多種表現。坐月子期間出現肢體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中醫上稱作“產後身痛”,是月子病的表現之一。這種不適往往跟坐月子期間新媽媽起居不夠注意、感受風寒、居住環境潮溼陰冷等有關。因此,坐月子期間你還是要儘量避免風寒、注意保暖。

六、產後子宮恢復

很多女性在生產完後,不懂產後恢復到底怎樣進行,子宮恢復需要多久。其實,一般情況下,產後子宮大概需要6到8周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在這期間,產婦應該十分小心,注意健康飲食,合理鍛鍊。

產後子宮多久恢復

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一般來講,產後的子宮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產後42天:惡露乾淨為產後子宮恢復正常

胎兒出生後,胎盤也隨之娩出。之後,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的液體,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細菌及黏液等,醫學上稱為惡露。惡露持續時間的長短也是子宮恢復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反映。

一般情況下,惡露在產後4周即28天就會乾淨了。有的產婦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正常情況下最長也不會超過42天。因為從分娩後2小時到產後6周內為產褥期,在這段時間內,產婦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逐漸恢復,包括子宮在內,也會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這就意味著產後6周即42天是子宮恢復正常的一個期限。無論順產、鉗產、剖宮產、臀位助產,惡露都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內乾淨。一旦超過42天還有惡露,即視為異常。

42天之後:惡露不乾淨,提示子宮恢復不良

過了42天惡露還不乾淨,則提示子宮恢復不良。如果同時伴有上述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應首先警惕子宮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盤殘留引起子宮收縮無力,又如細菌從陰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時存在隱性感染而分娩後沒有消除,還有子宮剖宮產傷口恢復不好等,都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對症治療。

產後子宮恢復的標誌

如何判斷產後子宮恢復,一般可以通過觀察子宮底以及惡露的顏色來判斷產後子宮恢復情況,以下是判斷產後子宮恢復情況的兩項外表的指標:

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到約兩個星期,子宮就無法摸到,除非是患有子宮肌瘤。

2、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後無色。

其實多數媽媽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了。不過還要看看惡露減少的情況,有時候子宮體積沒有縮小是因為有長子宮肌瘤。這些都需要再到醫院檢查,如果是真的子宮收縮不良,最主要的危險就是會造成產後大出血,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七、產後清潔刻不容緩

傳統上認為產婦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怕因受涼而落下病根。這種古訓不無道理,因為生產過後全身的毛細孔都會張開,包括頭皮,如果坐月子期間洗頭,可能會使得頭皮表皮短暫缺氧,而造成偏頭痛的後遺症,還擔心虛弱的產婦在洗澡之後,接觸冷空氣而發生感冒;而且如果身體受冷可能會影響惡露的排除。

雖然傳統的"月子裡切忌沐浴"觀念有一定的依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產後不注意清潔,生產過程中大量血汗、產後的惡露,都會成為細菌病毒滋長的溫床,不單容易造成側切刀口和剖宮產刀口的發炎,也影響到哺乳的衛生,甚至造成新生兒鵝口瘡、腹瀉脫水等。由此可見,產後清潔是非常必要的。

清潔從身體開始

洗浴應該先擦浴後洗澡。產婦在產後前幾天身體還沒作恢復,身體異常虛弱,特別是剖腹產的產婦,傷口比較大,容易引起感染。所以產婦最遲產後一週可以洗浴。

產婦擦浴要非常講究。用燒開的水加入10cc的藥用酒精及10g的鹽,摻和著成為擦澡水,用毛巾沾溼、扭幹,輕輕擦拭媽媽的肚子及流汗較多的地方,夏天可早、中、晚各擦一次,若天氣比較涼爽時,則在中午擦洗一次就好。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當產婦的體力恢復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洗澡了,但是千萬不能盆浴,可選用淋浴,洗浴時間控制在5至10分鐘。產後建議用專用的藥浴如月子原山草藥浴包。藥浴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子宮收縮,消除疲勞,祛風除溼、驅寒溫宮、舒筋活血,也能有效預防月子病,腰痠腿痛,頭暈等。但要注意的是,淋浴時不要空腹,以防發生低血糖。用水不要過熱,以免全身皮膚血管過度充血,造成頭部供血不足而頭暈。此外,應注意浴室中的空氣流通,不要怕吹風而導致缺氧。

口腔的清潔

很多地方有個習慣:月子裡不能漱口刷牙,否則到老了會牙齒鬆動。其實這是不可取的。由於產婦飲食和作息的改變,口腔的清潔顯得更加重要。但月子期的孕激素水平要高於雌激素水平,導致產婦分娩之後牙齦出現腫脹,所以口腔清潔也需要特別的小心。

口腔清潔首先做做到勤漱口。產婦本身抵抗力下降,而飲食多為一日多餐,且夜間多有加餐,加上吃的多是甜軟而富有營養的食物,這些食物是細菌繁殖的溫床,產婦若不通過按時認真刷牙漱口,則很容易產生齲齒、牙齦炎,甚至急性牙周病等病變。此外,由於產婦一般活動較少,睡眠時間較多,唾液分泌量相應減少,故唾液對牙齒的沖洗作用也小,牙齒的自潔作用下降,容易產生齲齒。

產婦漱口的水要用溫水,冷水會刺激牙齦,導致牙齦的充血從而導致炎症。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牙刷一定要軟毛的,力量一定要非常輕柔。被溫水浸泡過的牙刷也要比從冷水中拿出來的牙刷軟。

八、產後同房注意避孕

產後第一次同房的時間不宜過早,因為有些女性在生產時,陰道會有撕裂的情況,那這時女性的體力沒有完全恢復好,很容易受到再次損傷。所以女性朋友至少在產後42天以後性生活,這個時間女性的狀態,身體都恢復得差不多,根據女性的自身狀況再進行同房。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另外產婦在產後初次排卵和來月經的時間有很大的差別。未哺乳者一般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在產後6周左右月經來潮。所以有月經並不意味著排卵,但也有未見月經就已恢復排卵受孕者,在正常情況下,哺乳時可通過抑制腦腺體體分泌和排卵而自然地是月經週期暫停。但這種作用並不是絕對的。產婦一旦恢復性生活就應該堅持避孕。千萬不要用延長哺乳的辦法來避孕,這是不可靠的。

九、產後及時管理腹部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產後六週謹記10個重點,脫胎換骨,抓住黃金180天,讓你受益一生

十、不要過渡操勞

產後,媽媽都身體是處於大傷元氣的階段,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帶著疲倦的身子,勉強的照顧寶寶,不能說是因為要照顧寶寶所以失去了睡覺的時間,睡眠不好很容易導致眼部流失膠原蛋白,從而出現各種黑眼圈,眼紋,眼袋,到那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因為沒有充足的睡眠,臉色也會變得暗沉無光,身體也開始出現內分泌失調,嚴重性極大,以後想補回來都很難。

建議產後這段時間讓婆婆,老公多多幫忙,避免自己太過於操心疲倦,造成無可往回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