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盜墓》裡的故事太過怪誕,人物太過傳奇,文風太過自由,格調太過愉悅,使它在第一眼中被無辜地定義後,很難再被嚴肅看待。就像一個玩世不恭的帥哥,自以為是的人只看到他戲謔人間料定他沒有內涵,誰知他骨子裡早已是憤世嫉俗看破紅塵。所以,當我撇去私心雜念,認真看待《盜墓》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其實是一部哲學書。加繆說,所有的作家首先得是個哲學家。這話不假。

回想起來,最初吸引我的就是書名中“盜墓”這兩個字。墓,墳塋,生命的紀念碑。一個人來到世上,經歷了一段苦難,落葉歸根,塵歸塵,土歸土,前往下一個輪迴。盜墓,推倒石碑,對惺惺作態的紀念發出一聲哂笑。這是對生命進行全新探索的前提,餘秋雨在《白蓮洞》中寫道:“走向文明的人類,深層意識中也會埋藏著一個洞穴的圖騰。”墓穴讓人聯想起洞穴,洞穴是臨終的圖景,人類潛意識中對洞穴的神往,也許正是源自冥冥中歸宿的感召,一生的困惑,所有的答案都在那深邃的黑暗之中。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小說以第一人稱出現的主人公吳邪,是個不忮不求的人,如他的名字般天真無邪。很難理解,一個如此與世無爭的古董店小老闆究竟是怎麼被捲入光怪陸離的盜墓之旅以及不堪重負的紛紛擾擾的。他總是表現得被動而又無奈,好像古希臘悲劇中的英雄般逃不過宿命的安排。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開始源自於他最初的衝動,一種刨根問底的衝動。

反觀鐵三角里的另外兩位,作者對他們的設定頓時也顯現出新的意義——悶油瓶和王胖子是完全不同於吳邪的兩個個體,他們的存在是吳邪檢閱自身的兩面稜鏡。首先來看悶油瓶對吳邪的意義。悶油瓶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同吳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對於自身身份的追尋是肯定執著的。如果說,吳邪是在無意識中追逐著問題的答案,那麼張起靈就是目標明確、堅定不移的。在他波瀾不驚的目光中,除了弄清楚“自己”這個巨大的謎題外,別無所圖。他為了解開這個謎,不惜一切代價,同時也不浪費任何精力。他不多說一個字,不多做一件事,他的每一個腳步都在接近自身的真相。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大約有兩次,一次在雲頂天宮,一次在西王母宮,他都來到了終極秘密的面前。當吳邪徘徊躑躅的時候,他兩次都不假思索地走入了喻示真理的深穴,去見證“自己”的真相。他進入雲頂天宮的青銅門前,留給吳邪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如果說,張起靈是一個敢於直面自身真相的猛士,那這個笑容就可以解讀出無限決絕的意味了。

張起靈是這樣一個傳奇,沒有人知道他的年齡,他一次次接近真相,又一次次失憶,他簡直是一個西西弗式的英雄!在與他的對照之下,吳邪“認識自己”的旅程與追尋張起靈身世之謎的旅程有了交集。他真心地想要幫助張起靈找到“自己”,他希望看到張起靈窮盡生命的秘密,向他證明一個人認識自己的可能性。可以說,張起靈是一個啟示,他讓吳邪生髮了追尋自我的念頭,也給了吳邪堅持到底的勇氣。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王胖子是另一個極端,他是一個人可感的一切慾望的集合體;他貪財,愛美,好吃,百無禁忌,他從內到外都是以一個饕餮的食客形象示人的。如果說悶油瓶是一個苦行僧式的在精神上踽踽獨行的探索者,那麼胖子就是個在身體慾望中享受原始快感的享樂主義者。胖子在吳邪的旅程中,始終陪伴其左右,雖然總會不顧一切地幫助和保護吳邪,但也經常因為慾望使然而給吳邪添亂,但無論是喜是憂,吳邪對胖子的依賴都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說,吳邪很難離開胖子。

《七星魯王宮》:南派三叔,張起靈吳邪王胖子,其實是一個人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我穿鑿附會出來的胡思亂想。對我來說,《盜墓筆記》真正的意義,還是一部歡樂的故事,僅僅是想到了人的多樣性,人的自身衝突,才恍惚的感覺,張起靈和王胖子,在哲學意義上來說,是吳邪的兩個分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