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場巷的變遷 文

北教場巷的變遷 文/張端莊

北教場巷這個名字,現在地圖上已經找不到了。它大致相當於現在教場門一帶。

北教場巷東至許士廟街,西至今勞武巷,北臨省衛生廳(今省衛生計生委),呈倒T形,因巷中有清代撫標教場(群眾稱營盤)而得名。營盤很大,即今西倉北口16層高樓以西,勞武巷以東,省軍區幹休所大門以北直至蓮湖路這一大片。

智取華山的英雄曾住在這裡

我們家幾代人居住在北教場巷,這裡蘊藏著我太多的記憶和懷念。

解放前,營盤裡就駐著國民黨軍隊,建國後駐紮著解放軍,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這裡是西安警備區招待所,期間在東南部建成一些二層單元樓,成為省軍區幹休所,智取華山的戰鬥英雄劉吉堯就住在這裡。隨著改革開放,當地逐漸把南邊、西邊的圍牆打開建起門面房,招為商鋪。七十年代,省郵電管理局也遷到這裡,大門開在西邊。北邊也建了幾棟樓,大門開在蓮湖路,成為136號院。大約八十年代,省郵電管理局遷南郊後,其址成為省郵電醫院,電信局也在旁邊建起一座通訊鐵塔,如今醫院又成為一家快捷酒店。九十年代,警備區招待所撤走後,其址為一酒店所用。

在巷子西頭,營盤的西南方不遠處,還有一個比營盤小一些的院子,原是清代副中營衙門(群眾稱小營盤)。解放後是部隊家屬院,我同學劉旭升家住那裡,他母親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父親也在部隊上。六十年代初,部隊家屬院遷走後,這裡成為蓮胡區實驗小學,學校文藝演出全市聞名,常出外演出或招待外賓。七十年代改為勞武巷小學,現為灑金橋小學。

從營盤土牆豁口處看戰士訓練

我們家世居T字一豎的中部甲字22號,是巷中唯一帶有偏院的四合院。大門外一牆之隔就是營盤。

1955年我上許士廟街小學,那時,常和小夥伴們從營盤土牆豁口處看裡邊部隊訓練。全副武裝的戰士們走隊列、過天橋、翻板牆、跨戰壕、拼刺刀、練投彈,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戰士們背上雖溼漉漉的,但軍帽總戴得整整齊齊。我們看得心裡直癢癢,也找來竹竿、木槍,排起隊一二一地操練起來。我們最喜歡玩的遊戲是抓特務,一個人當特務,幾個人到處找,就在院門間、磚垛旁玩起來,直到大人叫吃飯才回去。那時最高興的就是週六晚上去營盤裡看電影了,寬闊的操場上,銀幕前邊是整齊的解放軍戰士,後邊是周圍的老百姓。記得《羊城暗哨》《柳堡的故事》《宋景詩》等電影都是在這裡看的。

巷子南邊8號是我同學、少年時代的好友雷定華家,那是一個獨門獨戶的清靜小院,和營盤大門隔街相對。那時學校上半天課,下午便去他家寫作業。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去蓮湖公園玩耍,形影不離,一直到初中畢業。後來我上了技校,他上了高中,還常去他家玩。1969年,我分配到工廠,他卻下鄉插隊了。去他家看望過幾次,他父親也下放農村了,家裡只有母親一人,見到我每每傷心落淚,說定華身體不好,怎能吃那麼大的苦?後來感到去看老人,反倒引起她思子之心,悲哀傷痛,便不再去了,只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們。

到營盤裡的水坑撐木排

北教場巷,這個養育了我,滋潤了我的熱土,蘊藏著我太多的記憶,太多的懷念。

當時全巷子只有30個門牌號,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巷子里約在18號門前靠營盤處有一暗井,聽說是從橋梓口下來通向蓮湖公園的水道,我曾看見大人在那裡用篩子撈過魚。那時營盤裡東邊有一大水坑,有一次下大雨土牆倒了,24號黃家的兒子是巷子裡的大娃頭,就引著大孩子們在水坑裡撐木排玩,很刺激,引來巷子許多人觀看。因他是社會青年,沒有工作,六十年代初,街巷動員他去了新疆建設兵團。他父母去世後,他曾回來一次,穿一身黃衣服,以後再沒見過,聽說在新疆成了家。陝西省衛生學校曾設在巷裡18號,大門開在許士廟街,五十年代中期學校才遷往南郊。19號是解放前國民黨西安市國大代表楊大乾的住宅,院子又大又深,院中有一圓形二門。21號住的毛家、陳家,陳伯是自來水公司工程師。當時只在巷子南邊有一個水籠頭,開放還有時間限制,擔水時排隊人很多。七十年代自來水公司為了照顧陳伯,要給他家安一水管,陳伯卻讓安在大門外邊巷子裡,極大地方便了街巷群眾用水。

我們家是巷中老戶,三爸張學儉1952年參軍,分配到西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後改為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1954年被西北軍區司令部、第一野戰軍政治部授予三等功。當區政府敲鑼打鼓地把立功獎狀和兩個印著“光榮人家”的大紅燈籠送到家時,爺爺領獎,街巷沸騰,四鄰祝賀,一時成為美談。

父親在門前開墾土地種莊稼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巷子裡頭常有幾個人搓絲,用於紡織絲綢。地上放一個木架子,架子上用釘子釘出許多等距離的線段,把要合的十幾股蠶絲(每一股為若干支)從後邊繞過30米外的木柱子,再引到前邊木架上,從每個釘子旁吊下,每一股下邊系一有長柄的圓銅墜,兩個人就不停地用帶手柄的長而窄的木板依次來回搓動銅墜子,直至絲線合成一股,直幹到太陽下去才收工。

1960年困難時期,糧食不夠吃,父親在我家大門對面的巷道,開出長約15米、寬3米的一塊地,種麥子、玉米,以補充口糧。“文革”時公社在那裡辦一化工廠,先生產肥皂,這種肥皂是棕色的,還有刺鼻的味道,用刀切成大塊。因那時肥皂緊缺,這種肥皂很受群眾歡迎。以後這個廠又生產元明粉,改為元明粉廠了,廠子維持到八十年代巷子拆遷。

1985年,因城市改造,對北教場巷T字的一豎和許士廟街西側進行拆遷,建起了當時西安城區首批三座高層樓和省能源中心,南邊巷子也改為教場門了。從此,北教場巷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也從西安地圖上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