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场巷的变迁 文

北教场巷的变迁 文/张端庄

北教场巷这个名字,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它大致相当于现在教场门一带。

北教场巷东至许士庙街,西至今劳武巷,北临省卫生厅(今省卫生计生委),呈倒T形,因巷中有清代抚标教场(群众称营盘)而得名。营盘很大,即今西仓北口16层高楼以西,劳武巷以东,省军区干休所大门以北直至莲湖路这一大片。

智取华山的英雄曾住在这里

我们家几代人居住在北教场巷,这里蕴藏着我太多的记忆和怀念。

解放前,营盘里就驻着国民党军队,建国后驻扎着解放军,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这里是西安警备区招待所,期间在东南部建成一些二层单元楼,成为省军区干休所,智取华山的战斗英雄刘吉尧就住在这里。随着改革开放,当地逐渐把南边、西边的围墙打开建起门面房,招为商铺。七十年代,省邮电管理局也迁到这里,大门开在西边。北边也建了几栋楼,大门开在莲湖路,成为136号院。大约八十年代,省邮电管理局迁南郊后,其址成为省邮电医院,电信局也在旁边建起一座通讯铁塔,如今医院又成为一家快捷酒店。九十年代,警备区招待所撤走后,其址为一酒店所用。

在巷子西头,营盘的西南方不远处,还有一个比营盘小一些的院子,原是清代副中营衙门(群众称小营盘)。解放后是部队家属院,我同学刘旭升家住那里,他母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父亲也在部队上。六十年代初,部队家属院迁走后,这里成为莲胡区实验小学,学校文艺演出全市闻名,常出外演出或招待外宾。七十年代改为劳武巷小学,现为洒金桥小学。

从营盘土墙豁口处看战士训练

我们家世居T字一竖的中部甲字22号,是巷中唯一带有偏院的四合院。大门外一墙之隔就是营盘。

1955年我上许士庙街小学,那时,常和小伙伴们从营盘土墙豁口处看里边部队训练。全副武装的战士们走队列、过天桥、翻板墙、跨战壕、拼刺刀、练投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战士们背上虽湿漉漉的,但军帽总戴得整整齐齐。我们看得心里直痒痒,也找来竹竿、木枪,排起队一二一地操练起来。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抓特务,一个人当特务,几个人到处找,就在院门间、砖垛旁玩起来,直到大人叫吃饭才回去。那时最高兴的就是周六晚上去营盘里看电影了,宽阔的操场上,银幕前边是整齐的解放军战士,后边是周围的老百姓。记得《羊城暗哨》《柳堡的故事》《宋景诗》等电影都是在这里看的。

巷子南边8号是我同学、少年时代的好友雷定华家,那是一个独门独户的清静小院,和营盘大门隔街相对。那时学校上半天课,下午便去他家写作业。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去莲湖公园玩耍,形影不离,一直到初中毕业。后来我上了技校,他上了高中,还常去他家玩。1969年,我分配到工厂,他却下乡插队了。去他家看望过几次,他父亲也下放农村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人,见到我每每伤心落泪,说定华身体不好,怎能吃那么大的苦?后来感到去看老人,反倒引起她思子之心,悲哀伤痛,便不再去了,只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们。

到营盘里的水坑撑木排

北教场巷,这个养育了我,滋润了我的热土,蕴藏着我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怀念。

当时全巷子只有30个门牌号,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巷子里约在18号门前靠营盘处有一暗井,听说是从桥梓口下来通向莲湖公园的水道,我曾看见大人在那里用筛子捞过鱼。那时营盘里东边有一大水坑,有一次下大雨土墙倒了,24号黄家的儿子是巷子里的大娃头,就引着大孩子们在水坑里撑木排玩,很刺激,引来巷子许多人观看。因他是社会青年,没有工作,六十年代初,街巷动员他去了新疆建设兵团。他父母去世后,他曾回来一次,穿一身黄衣服,以后再没见过,听说在新疆成了家。陕西省卫生学校曾设在巷里18号,大门开在许士庙街,五十年代中期学校才迁往南郊。19号是解放前国民党西安市国大代表杨大乾的住宅,院子又大又深,院中有一圆形二门。21号住的毛家、陈家,陈伯是自来水公司工程师。当时只在巷子南边有一个水笼头,开放还有时间限制,担水时排队人很多。七十年代自来水公司为了照顾陈伯,要给他家安一水管,陈伯却让安在大门外边巷子里,极大地方便了街巷群众用水。

我们家是巷中老户,三爸张学俭1952年参军,分配到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改为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1954年被西北军区司令部、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授予三等功。当区政府敲锣打鼓地把立功奖状和两个印着“光荣人家”的大红灯笼送到家时,爷爷领奖,街巷沸腾,四邻祝贺,一时成为美谈。

父亲在门前开垦土地种庄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巷子里头常有几个人搓丝,用于纺织丝绸。地上放一个木架子,架子上用钉子钉出许多等距离的线段,把要合的十几股蚕丝(每一股为若干支)从后边绕过30米外的木柱子,再引到前边木架上,从每个钉子旁吊下,每一股下边系一有长柄的圆铜坠,两个人就不停地用带手柄的长而窄的木板依次来回搓动铜坠子,直至丝线合成一股,直干到太阳下去才收工。

1960年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父亲在我家大门对面的巷道,开出长约15米、宽3米的一块地,种麦子、玉米,以补充口粮。“文革”时公社在那里办一化工厂,先生产肥皂,这种肥皂是棕色的,还有刺鼻的味道,用刀切成大块。因那时肥皂紧缺,这种肥皂很受群众欢迎。以后这个厂又生产元明粉,改为元明粉厂了,厂子维持到八十年代巷子拆迁。

1985年,因城市改造,对北教场巷T字的一竖和许士庙街西侧进行拆迁,建起了当时西安城区首批三座高层楼和省能源中心,南边巷子也改为教场门了。从此,北教场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从西安地图上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