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萬蜀軍伐吳,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劉備為何不答應呢?

CJ-J


哈哈,這個只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杜撰的,劇情需要,是為了塑造劉關張三兄弟兄弟情深的形象而設定的,並不是歷史的真相。

再說蜀漢根本不可能有70萬大軍,蜀漢全勝時期人口28萬戶,就按一戶10人算,也就280萬,按照五個農民供養一個士兵來計算,也就56萬,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這280萬里面還有老幼婦女的呀。其實蜀漢的兵力極限是10萬,而歷史上劉備伐吳,總兵力不過數萬,他不可能把十萬軍隊全部帶走,漢中不守了麼?



歷史上劉備伐吳,很大程度上來說,劉備是打算打成一次奪回荊州的局部戰爭。

荊州作為戰略要地,是劉備集團成兵中原的橋頭堡,也是固守漢中益州的重要咽喉,荊州的丟失,對於蜀漢來說打擊是很大的,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再也很難維持對東吳和曹魏的鉗制。

關羽的死,只是藉口,並不是出兵的真實目的,真實目的是奪回荊州這一戰略要地。



並且劉備伐吳,是做了兩年準備的。彼時蜀漢肱股之臣年事已高,而下一代還沒有培養起來,而且荊州的丟失對於蜀漢內部的打擊也是沉重的,益州的門閥世家們已經表示出了對劉皇叔的不信任,在此種境地下,深感時不待我的劉皇叔又怎麼能不伐吳奪回荊州呢?

但是伐吳並可以得到蜀漢內部的一致同意,大多數人都從政治的角度考量,這一戰其實不應該打,諸葛亮其實也是不支持的。

但皇叔不這麼認為,他不希望自己死後蜀漢日益疲敝下去,奪回荊州,起碼給阿斗一個比較好的開局。諸葛亮雖然不支持,但其實還是輔助皇叔認真做了伐吳的準備的。

在戰略上考量的結果是,這次伐吳要打成一次局部戰爭,目的是通過戰爭奪回荊州並迫使東吳承認這一事實,而要打贏這場戰爭,就需要曹魏的配合,牽制住東吳的部分兵力。



可是,劉皇叔沒有想到,東吳居然臭不要臉向曹丕稱臣,於是東吳暫時沒有了北面魏國的壓力,得以全面應對劉備,而劉備呢,也是騎虎難下,這完全跟預想的不一樣啊,可是兵都發了,還準備了兩年,不想打也不得打了。

於是結果嘛,就是火燒連營,劉備敗退,次年劉備亡於白帝城,一代梟雄就此落寞。


緣説


75萬蜀軍伐吳,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為啥劉備不答應呢?

從三國演義描述看,確實劉備軍力強盛,氣勢磅礴。但是文藝作品,有歷史上慣用的誇大,號稱等成份,從劉備傳,陸遜傳看,並沒有劉備兵力具體多少的記載,但陸遜對抗的吳軍五萬是明確的。以蜀國僅有益州,漢中地盤的情況分析,應該有七八萬人馬,加上沙摩軻,杜路,劉寧支援的兵馬,至多八九萬。對孫權提出歸還荊州求和,劉備為啥不答應,只能根據當時情況推斷,因為究竟為啥,只有劉備知道。

第一,懷疑孫權求和誠意和自己當初的選擇。就在六年前的建安二十年(215)孫權乘劉備在益州無法分身,派呂蒙帶兵兩萬,奪取了荊州的長沙等三郡,劉備也很惱火,曾經帶兵五萬返回荊州,並令關羽帶兵三萬進入益



陽。但由於曹操窺視益州,劉備壓力山大,只好與孫權訂立協議,按地理位置雙方各分三郡,東邊歸吳,西邊歸蜀。可僅僅四年,孫權又讓呂蒙偷襲荊州,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喪失理智的報仇雪恨。孫權不僅奪走荊州,還殺了關羽。人死不能復生,關羽是結義兄弟,



劉備如今成皇帝,而關羽卻死於非命。加上張飛當面哭訴,發兵以後,殺害張飛的兇手又投東吳,劉備當時怒火中燒,這種情況下,頭腦不太清醒,恍惚間反思當初訂立協議,覺得紙上談兵沒用,還是軍事手段算數。第三,虛幻的正統優越感。劉備剛剛宣佈登基稱帝,群臣擁戴朝賀,舉行祭祀劉邦大典,劉備覺得自己堂堂大漢皇帝,孫權小兒沒有資格和老子談判,伐吳才能體現正義,懲惡揚善,加上蠻王沙摩軻等捧場,劉備頭腦發熱,乘著氣勢正盛,一口回絕求和請求,待冷靜下來,一切都晚了。



以上三條是主要原因,另外,劉備閉目塞聽,錯誤判斷形勢。比如,自行登基稱帝的理由,是漢獻帝被害,開始可能是信息傳遞有誤,但隨時間推移,漢獻帝的真實消息,應該已經清楚,劉備對政治形勢應有清醒認識,不應繼續裝糊塗;還有對重大警示信號置若罔聞,比如,張飛遇害就是嚴重警報,因為本來劉備經眾人勸誡,已經有所鬆動,張飛一番話,又激起劉備憤怒。按說劉備此時應深刻思考,慎重對待,而劉備仍然堅持錯誤,拒絕檢討,終於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6:09)


流譽後


第一,劉備東征東吳,是舉當時蜀漢全國之力的,戰爭的開端他勢如破竹,所以當孫權提出歸還荊州的時候。劉備想的卻是鯨吞東吳,他已經不在乎荊州了,他要的就是整個東吳。他自己也感覺自己能夠拿下東吳!其實劉備的心裡已經算好了。與其吞下實力更強的魏國,不如去吞併實力還比較弱的東吳,而後再去北征魏國!



第二,對於當時的戰爭而言,就算孫權割讓了荊州,對於劉備而言基本上一無所獲,劉備從新野南逃江夏的時候。裹挾了大量百姓,曹操所得的新野也只是一座空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的時候,三國志記載丞相諸葛亮遷三郡居民入川,所以劉備如果得到了荊州也很可能。只是一座座的空城,如果兵源和糧食一無所獲,豈不是虧大了,所以劉備既然舉國之力攻打東吳,他不在乎孫權是否割讓荊州了,他望的是正個東吳。



農人牧子


首先,別說75萬,能有10萬就不錯了,而且別看不起東吳,東吳的軍事實力不下於西蜀,只是分兵防禦曹魏了,當孫權忍無可忍的時候,先向曹丕稱臣,爭取時間,然後把兵力集中,一把大火讓劉備回到解放前

其次,劉備的戰略眼光有問題,當時孫權有大部分的荊州,揚州,交州,而劉備就一個益州,剩下的八州半全是曹丕的,劉備打盛產叛徒主君闇弱的益州都花了三年,打三代經營,軍事不弱於西蜀的東吳六年都不夠,真的打起來,曹丕可以派曹真,司馬懿駐紮宛城,曹休駐紮合肥,一旦劉備進去江東地界,從宛城出兵,奪下荊州(劉備和孫權開戰,不能撤兵回防)然後曹真抄劉備後路,和東吳兩面夾擊,司馬懿留守荊州,防止諸葛亮的增援(劉備基本抽空了兵力,諸葛的增援最多萬餘人),而孫權把兵力抽空抵禦劉備,曹休能輕易的通過合肥,和曹真一起包餃子(不要問曹魏哪來這麼多人,打仗士氣比兵力重要,孫劉大戰,皆是疲敝之卒,而曹魏以逸待勞,而且八州地盤,除開防禦人馬,兵力上≥孫劉總和也不是不可能)最後東吳滅國,蜀漢半死不活,曹魏一統三國,可喜可賀

這種結局,諸葛這種智者一眼就能看穿,所以極力反對,但是劉備膨脹到不可一世,西蜀東吳能在曹魏手下苟延殘喘,地利的功勞佔一大半,北方人不善水戰,長江天險保江東無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中地形複雜,能輕易的以寡敵眾,保西蜀萬全,真正的軍事實力,從正史上就能看出來,諸葛打了一輩子陳倉,孫權打了一輩子合肥,都不得寸進

所以夷陵之戰就是一昏招,既然戰略上選擇了三分天下,那麼也就只能固守以待“天下有變”曹魏綜合實力最強,但也是內部最混亂的,一旦主君無能,很容易分崩離析,然而劉備等不及了,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安能不敗?


破碎軌跡


75萬蜀軍伐吳只是小說之言,公元221年七月,劉備禦駕親征兵伐孫吳,時總兵力也不過6萬左右罷了。不過孫權聞劉備伐吳,主動向劉備請和倒是確有其事,據《三國志》記載:

“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那麼劉備為何堅決不答應呢?孫權又為何拉下顏面,主動向劉備求和呢?



伐吳是劉備的戰略方針

劉備伐吳一直以來不被世人看好,認為這是邁出了極其錯誤的一步,其實這多少還是有點以“成敗論英雄”的成分在其中。劉備也是一代雄主,邁出伐吳這一步絕非意氣用事,那麼是什麼堅定了劉備伐吳的決心呢?這個我們有必要探討一番。

時劉備伐吳所打出的旗號是為關羽報仇(“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當然我們知道其目的是要奪回荊州失地,因為孫權提出求和但並沒說歸還荊州三郡,那麼有沒有可能達成這個想法呢?就當時形勢而言,確實是有的。為什麼呢?

其一:東吳對原屬於蜀漢的荊州三郡掌控尚不牢固。公元220年初,關羽兵敗被殺,孫吳佔據了原屬於蜀漢的荊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自此蜀漢政權徹底退出荊州。然時不過兩年,孫吳一方對荊州三郡的掌控顯然還沒達到穩定階段。

其二:劉備稱帝。公元219年,劉備於漢中擊敗曹操,徹底拿下了益州之地。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益州境內還是得到了不錯的發展,所以劉備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以帝王之名御駕親征,必定士氣大增,這也是劉備伐吳的一個巨大優勢,事實證明,劉備前期也確實是勢如破竹,一直深入吳境兩三百餘里才於猇亭進入相持階段。

所以劉備是有望奪回失地的,這是他堅持伐吳的原因之一,那麼還有什麼原因呢?

第一:北伐曹魏無望,伐魏則兵打關中,首先打關中就不容易,即使費盡千辛萬苦拿下關中也是得不償失,因為經過連年的戰亂,關中早已不是秦漢時期的沃野千里,物阜民豐之地了。退一步講,就當時情形而言,劉備如若不東出,所做的無非是休養生息,閉關自守,顯然劉備不甘如此!

第二:劉備料定伐吳,曹魏不會干預。時孫權雖向曹丕稱臣,但這種假象誰都懂,孫劉反目是曹丕最想看到的,所以曹魏是絕對不會派兵在關中向益州進兵對劉備進行牽制的,曹魏的選擇必然是坐山觀虎鬥,後來事實也確實如此。

綜上因素,所以劉備堅定了伐吳之心。

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孫權不僅戰前向劉備求和,就是在戰勝劉備後,依然主動向劉備提出了求和的請求。據《三國志 》記載: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時劉備敗退白帝城,可謂是大勢已去,理論上主動請和的當是劉備,不過恰恰相反,主動求和的人還是孫權。

這也是孫權的個人魅力所在,非常具有“大局觀念”。三足鼎立,魏強而蜀弱,孫吳在中間。曹魏正對南方虎視眈眈,吳蜀兩國非合力不能抗曹。所以孫權不希望和劉備發生正面的大沖突,因為一但大沖突爆發這種鼎力的平衡就很可能會被打破,所以夷陵之戰前孫權就不想開戰,也許劉備不在乎曹魏坐山觀虎鬥,但孫權非常在乎,畢竟開戰會對國內造成巨大損耗。

所以戰後,孫權唯恐這種平衡會被打破,所以又連忙遣使向劉備求和,而劉備經夷陵一敗,也不敢再做他想了!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劉備率軍伐蜀,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劉備還不答應?如果真有這麼好的事情,劉備肯定會高興的跳起來。不費吹灰之力,拿回荊州,還不讓劉備答應,估計劉備自己就會問了,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讓我答應呀?在正史中,孫權主動歸還荊州議和這件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除非孫權腦袋進水了,將辛辛苦苦奪回的荊州又拱手送人。

所以,歸還荊州議和這件事,只可能發生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也必然不能答應,否則,還怎麼對的起一個大大的“義”字。“義……義……義……”,這才是演義要宣揚的主旨,至於事實如何,誰關心呀。

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上的情況。

《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劉備稱帝之後,欲伐江東,“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並沒有提歸還荊州的事情。

《三國志·吳主傳》中也記載了孫權採取的措施,“(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於蜀。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關於三國的可信史料中,均未找到孫權主動歸還荊州的記錄,僅是請求議和罷了。

我們來看當時的情況,劉備四月登基,當月孫權就從公安搬到了武昌,親自督陣。這是為什麼?因為孫權下定了決心,是決不會放棄荊州的。要不然,劉備大兵壓境,待在公安多安全呀,遠離吳蜀邊境。

而且在《魏略》中記載,孫權得知曹丕篡漢,劉備稱帝之後,也有稱帝的想法,即“遂有僭意。而以位次尚少,無以威眾,又欲先卑而後踞之”。孫權之所以沒有稱帝,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威望不夠,所以,他籌劃好了一個非常好的計策。先向魏稱臣,表示謙卑恭順,之後對魏國傲慢,那麼魏國必然會伐吳。魏國伐吳,就會惹怒吳國眾臣,這時候孫權藉助眾將之怒,全力抗魏,就可以得到擁護,順理成章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孫權有了這個打算,他的行動就是“深絕蜀而專事魏”,跟劉備和談,只是拖延一下時間,以便調兵遣將,做好大戰劉備的準備。而且,不管是跟蜀打和跟魏打,只要有仗打,孫權就可以藉機提高自己的威望,幹嘛不打。只是他很清楚,不能學關羽,同時被兩方打。事實也是如此,劉備一出兵,孫權就派使者請求魏國的支持,並從容不迫的做好了所有抗蜀的安排,大敗劉備於夷陵。

同樣的,劉備作為一位混跡江湖這麼多年的政治老手,豈能猜不到孫權的小算盤。所以,孫權來議和,劉備毫不猶豫的一口回絕。他的目標是拿回荊州,以便實現“隆中對”中,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遠大目標,不給荊州,沒的談。這是諸葛亮給劉備挖了個坑,劉備待在坑裡面很舒服,勸都勸不出來呀。

這時,還有魏國在。如果劉備真的打贏了,拿下了荊州,劉備可能滅了孫權麼?很簡單,不能,因為曹丕不蠢呀。曹丕會想,你還想學關羽,給我來一個拿下襄樊,直向宛洛,直搗魏國老巢,想的美。曹丕必然會出兵打劉備。劉備也知道他滅不了孫權,但是如果他擊敗了孫權,趁孫權喘息之機,扛住曹丕的進攻,穩固住荊州,還是有可能的。

到了《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可是賽過親兄弟的情義。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這可是曾經的誓言。而且,劉備從一出場就以仁義示天下,救孔融,助陶謙,三讓徐州;幫劉琦,得荊州;劉璋不義,再取益州;連登基做皇帝都要孔明設謀,裝作是被迫的。劉備的“仁義道德”,在《三國演義》中就是一面大旗,怎麼可以倒下!

所以,在演義中,把孫權描寫的猥瑣異常。劉備七十五萬大軍剛出發,孫權就開始告饒了,主動答應把妹妹孫尚香送還,還哭著喊著要割地賠款,都還給你了,我打不過你呀,我的不對呀,我們講和吧,劉哥哥呀。

劉備當然要義正言辭的嗤之以鼻了,怒道:“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碧眼小兒,洗好了屁股,等著你劉哥哥,不打到你屁股開花,咱不算完。

多麼的大義凜然呀,佩服,佩服呀!

結果呢,似乎有點不盡如人意。劉備被黃毛小兒陸遜給揍了。劉備這暴脾氣,一氣之下,我不活了,遂卒於白帝城。


奕天讀歷史


誠邀,如題。
劉備為何不答應孫權的求和,竊以為很簡單,劉備自以為有足夠的把握拿下東吳。


歷史上孫權是否願意割讓荊州竊以為值得考究,畢竟東吳耗費了許多錢糧才重新拿下荊州。怎麼可能打都不打就直接還給劉備,那還不如不派呂蒙取荊州呢?所以今天小編只按小說的說法來考究。

按小說的說法,當時劉備擁軍75萬,剛在漢中大勝曹操,已成天下第一雄主。東吳兵馬不過20

論高端戰鬥力,劉備雖然折了關羽張飛,但還有馬超趙雲黃忠魏延這些當世名將,反觀東吳,周瑜魯肅死後,東吳人才凋零,呂蒙又稀裡糊塗在劉備伐吳之前死亡,東吳已經無大將可用了。實際上陸遜也是因為火燒連營七百里後才為人所知,劉備自然對東吳孫權不放在眼裡。

實際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情誼深重,關羽張飛是劉備集團最元老的人物皆因東吳而亡,人非草木劉皇叔豈能無恨,更不會輕易放過孫權。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整個益州男女老幼總人口才94萬,何來75萬蜀軍?難不成蜀中全民皆兵?

孫權何時提出過歸還荊州以求和?如果他會歸還荊州的話,那為什麼要偷襲荊州?偷襲了再還回來,豈非兒戲?

言歸正傳,公元221年七月,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傾蜀漢全國之力執意發動夷陵之戰,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是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

二是劉備帶了多少人馬?



關於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至少有3個原因:

1、為關羽報仇。天下人皆知關羽仍劉備結義兄弟,劉備如果不報仇必為天下人齒笑,況且劉備仁義重情,此為兄弟情感原因。

2、奪回荊州。天下人皆知孫權偷襲荊州,使蜀漢白白丟了荊州三郡之地,從此蜀漢僅益州一地,北有崇山阻擋曹魏,東有孫權佔據荊州,蜀漢的戰略地位一落千丈,毫無發展可言,被堵死在蜀中之地,劉備為了蜀漢發展,必要奪回荊州,此為國家發展原因。



3、暮年壯志。公元221年劉備己經61歲了,英雄己暮年,劉備自感時日無多,已經耗不起時間了,從劉備稱帝到發動戰爭僅2個多月時間,時間對劉備來說很急迫了,劉備只希望在有生之年為下一代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此為個人情感原因。

整個蜀漢軍隊約十萬人,還要防守北部邊境及其它邊境,劉備能帶去打仗的撐死也就七萬人。



孫權怕了嗎?孫權怕了就不會偷襲荊州並殺關羽,孫權只是沒有安全感,他一方面向曹丕稱臣,緩和北部邊境局勢,另一方面與劉備議和,但並未提出歸還荊州,議和只是緩兵之計,並搶佔輿論導向,況且孫權料定劉備也不會接受,殺兄弟奪地盤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劉備會接受嗎?你會接受嗎?我想換誰也不會接受吧。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帶領蜀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吳國推進的時候,孫權確實立刻就向劉備提出了求和的請求。但這個求和請求中,有沒有歸還荊州這個條件,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史料上並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所以我們不能信口胡說。

(劉備劇照)

不過,史料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這件事可以分析。我認為,孫權在求和信中提出歸還荊州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當時吳國的邊界已經推進到了巫山附近,已經遠遠超過了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範圍。這麼龐大的地域,孫權不可能在劉備還沒開打的時候,就主動歸還荊州等大片地域。二是孫權打荊州是蓄謀已久的,而且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後因此獲得成功。他不可能把好不容易獲得的荊州,拱手送給劉備。三是孫權怎麼說也是一國之主,就這麼輕易地送出去了,面子上也說不過去。四是在吳國看來,荊州本來就是他們的,是劉備“借”去不還。現在奪回來,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怎麼可能又退還呢?如果退還,那就說明自己打錯了,這不是自打耳光嗎?

那麼,孫權在求和信上肯定不會什麼也不說,肯定有關於土地問題的表態,他會說什麼呢?

我覺得孫權最有可能說的,就是把夷陵之西的兩三百里的土地歸還劉備。這樣做,不但多多少少平息了劉備的怒火,自己也沒吃虧。一來,夷陵以西的兩三百里土地,都是很平整的,雖然出產莊稼,但是沒有據點,守不住。二來,孫權是以退為進。把劉備放在夷陵西兩三百里土地上,正好居高臨下攻擊。三是這是一個驕兵策略,可以以此讓劉備放鬆警惕。

(孫權劇照)

那麼,孫權都這樣求和了,劉備為何不借坡下驢,或者和戰結合,非要一味強硬地和孫權開戰,以至於最後失敗呢?

第一,劉備有驕傲情緒。

劉備為什麼有驕傲情緒,這是由幾方面形成的。一是劉備在很短時間裡,從被呂布、曹操這些人追得到處逃竄,到擁有了益州、荊州、漢中等三個龐大的地域,並數次打敗敵人,讓他心裡充滿驕傲。這種驕傲,不僅僅他有,部下將士也有。張飛因為鞭打士兵被殺,就是他太目中無人的表現。二是劉備當了皇帝,而孫權只是諸侯。而且劉備還自認是繼承了漢朝衣缽的皇帝,他對孫權自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三是孫權因為故意示弱,讓劉備中計,讓劉備以為孫權怕了。

第二,劉備認為有必勝把握。

為什麼有必勝把握?一是孫權地小國弱,財力不雄厚,軍隊的戰鬥能力也並不突出。他們能夠在赤壁大戰中戰勝曹操,是依靠長江天險。他們能夠獲得荊州,是偷襲得手。二是當時吳國最值得倚重的,也是偷襲荊州成功的大將呂蒙已經去世。吳國已經沒有拿得出來說話的大將(那時陸遜並未顯山露水)。三是劉備可以依靠巫山的山川之險攻打吳軍,吳軍無法防守。

(夷陵之戰)

第三,劉備認為不能求和。

為什麼不能求和呢?一是求和會失面子。這就相當於人家對你猛一通老拳,接著又說,好吧,我送你去醫院,給你掏醫藥費。這顯然是讓被打的人倍覺屈辱的事情。二是求和會影響士氣。劉備帶著大軍東征,士氣非常重要。一旦士氣洩了,長途遠征,不打已經先輸了。

也就是說,劉備不同意孫權就求和的主張,肯定是沒錯的。錯在於他的戰略選擇,最終並沒有憑藉到巫山之險,而把部隊擺在戰場平地上,同時由於吳軍拒不出戰,最後原本很旺的士氣,白白地洩了,最後打得一敗塗地。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備傾全蜀之兵伐吳,名為二弟關羽報仇,實則意圖一舉擊滅東吳,然後合蜀吳之力北上滅魏,從此天下再度歸漢,完成統一大業。基於攻滅東吳的設想,劉備自然不會同意孫權的歸還荊州求和方案。不得不說劉備深具帝王之心,他伐吳之舉可謂一舉三得,既得到了美名,又得到了功業,還可以制衡丞相大權獨攬。因此伐吳之戰,劉備一意孤行,誰的勸告都不起作用,他還不帶諸葛亮同行伐吳,就是想一戰成名。

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劉備認為是緩兵之計,當時劉備勢入破竹,一路東吳大軍望風而逃,或者望旗而降。當此之時荊州似乎已經唾手可得,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明顯誠意不足。孫權如果提出稱臣納地,那麼劉備或許可以答應孫權,然後先誅殺呂蒙、陸遜為關羽報仇;最後再一步一步削弱孫權 的權力,最終誅殺孫權為關羽報仇,同時剷除東吳復國的念想。事實上孫權歸還荊州求和確實為緩兵之計,東吳同時也在準備水陸大軍抵禦蜀漢軍隊。

劉備還是自視甚高,戰爭過程中他打聽到東吳的大將是陸遜,他說一句話: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在劉備看來他南征北戰數十年,大大小小近百戰,儘管敗多勝少,但是劉備還是認為他用兵老到,兵法韜略驚人。他想學習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那樣指揮千軍萬馬,平定天下各路諸侯。也正是因為劉備的心高氣傲,導致他輕視了對手,最終被陸遜打得大敗!

劉備如果不那麼貪心,在誅殺了殺害關羽的將領後,完全可以先收回荊州,再養精蓄銳,讓諸葛亮來領兵伐吳,那麼他的一世英名必然不會受損。劉備就是失敗太久了,太想早點完成統一大業,建功立業了。劉備也不想想秦國名君名將名臣代代皆有,統一天下依然用了六代人的時間,他劉備才能不及秦國曆代先君,蜀漢綜合國力也弱於魏國、吳國,再想續寫漢光武帝的傳奇,實在是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