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薦文|徐潔本真教育

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選擇了一些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要養成的學習行為習慣,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幼兒階段

1、聽故事。聚精會神,每天定時。

2、用筆畫畫。每天畫一頁畫。

3、觀察說話。每天觀察一兩件東西或一兩個事情,能簡要說出。

4、正確握筆。訓練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

5、喜愛圖書。不撕毀,不折疊,不亂扔,很珍惜。

6、整理學習用品。擺放整齊,有序,會分類。

小學階段

1、愛書。學會包書皮,在合適地方寫名字,不磨損、折皺書角,不在書皮、書中亂塗亂畫,常到書店購買新書。

2、寫字。握筆姿勢正確,坐的姿勢正確,不折皺本角,書寫整齊,力求美觀。

3、聽課。集中精力,坐端正,不做與聽講無關的事,積極回答問題,有問題向老師請教。

4、作業。獨立思考,書寫整齊、規範,按時完成。

5、思考。凡事多問一個“為什麼”,力求知道原因。

6、用工具書。會用老師推薦的工具書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困難。

7、記筆記。凡讀書讀報、聽課、聽講話,都動筆記錄,能抓要點,力求記原話。

8、寫日記。堅持天天做,學會揀重要的記,力求有新意。

9、提問。每天向老師或同學提一個問題。

10、爭論(討論)。和同學爭論問題,既能正確理解對方觀點,又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11、讀報刊。每天讀,成為必做的事。

12、積累。摘錄、剪集好句子、好語段、好文章、好例題、裝訂自己的報刊。

13、建立作業規範。各科作業的書寫格式規範。

14、參加課外活動。參加文體活動、聽報告、看演出、看比賽、投稿、參加競賽等。

15、預習。建立預習常規,根據各科特點決定。

16、複習。遵循記憶規律,掌握各科複習方法。

初中階段

1、制訂學習計劃。對一學期的學習任務、目標、措施、時間和學習內容等作出安排。

2、自學。按照計劃,自主學習,自我約束,自我檢測。

3、質疑。學須有疑,於無疑處生疑,帶著問題查找資料,詢問老師和同學。

4、探究。有對疑難問題尋根究底的習慣,有打破沙罐紋(問)到底的習慣。

5、思考。每天有一段時間靜靜地思考一點問題。平時學習先思考,以求自行解決,解決不了的,再向家長、老師請教。

6、專心。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毅力,堅持專一地做下去,做一件事時,不要心有旁鶩。

7、講效率。心中有時間觀念,做事力求快速準確,力避拖拉。

8、求實。講求實際,追求實效,不弄虛作假,尤其是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

孩子不好好吃飯、愛咬人打人、吸吮手指、頑皮好動、哭鬧任性、撒嬌黏人···爸媽怎麼制止、斥責、威脅,都解決不了問題!

其實我們都錯了!只要讀懂孩子,教育就會簡單而美好!育兒心理,喚醒您和孩子的心有靈犀!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這份1-9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請告訴孩子!

導讀

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穫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可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再偉大的成就,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學生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下面這份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

01

一年級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2

二年級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3

三年級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4

四年級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5

五六年級習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再為大家分享孩子初中階段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

初中三年是孩子一生很重要的受教育階段,很多家長心情急切,望子成龍。但更多的是從眾學習,沒有做好整個中學期間的習慣和能力培養規劃,錯過習慣和能力培養的最佳時間,等發現問題時已經很難改正。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6

初一培養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以下五個環節:聽講、筆記、作業、改錯、總結。這五個環節與我們的成績息息相關,非常重要。

和成績的關係度:聽講與筆記,約40%,作業約10%,改錯約20%,總結約30%。

具體做法:聽講、筆記,時間分配:80%時間聽講,20%時間記筆記。

聽講聽什麼:老師對一個題目的思路突破分析,一個題目或者一類題目的總結,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筆記記什麼:

(1)基礎的定義、定理、性質(一定要理解記憶)

(2)自己課上的靈感

(3)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4)老師的歸納與總結

作業:認真完成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落實,很重要

改錯:對自己沒掌握的知識的及時彌補與修正

總結:總結的時間不需要太長,但是對能力提升很重要。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歸納總結,編織成網。

1.按時完成老師部署的各種作業

每天及時將作業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邊做一邊玩,要高效率學習高效率玩!初中學業任務加重,效率很重要。

2.做題書寫整潔、清晰

開始重點要求步驟,對題目解答交待清楚,通過步驟反應思維過程,不能出現跳步現象。當步驟清楚時再要求書寫整齊(尤其男孩書寫可能會馬虎些)。

07

初二培養思維能力


做好四會:會聽、會做、會講、會變。

會聽:會聽老師講課的關鍵點,聽講效率高

會做:把會的做成對的,準確、規範進行書寫,表達自己的思路

會講:把自己會的東西講解出來,能力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會變:題目的形式發生變化,能發現本質,準確解答

具體做法:

1.家長裝傻讓孩子把題目講給你聽

有時候家長要傻點,題目的解答你看懂裝沒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說你看不懂,讓孩子把過程講給你聽,過程中還可以裝傻提些問題。

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他(她)對題目理解更深一層。同時更讓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媽媽都不明白的題,是我給他們講明白的。

聽懂不意味著會做,會做不一定能做對。講題會進一步加深對題目的理解,對能力提高大有好處。

2.讓孩子學會總結,做讀書筆記交流體會

學會一個章節或一冊,讓孩子給你總結下知識。剛開始你可以幫助他(她),讓他(她)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最重要。

有些時候放鬆下,讓孩子讀些名著或勵志類書籍,有感想時讓他(她)做好筆記,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對人物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會總結和歸納,才能讓學習更高效,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一。

改進學習的思路,做好三多:

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

一題多解,打開思路,找到巧法

多題一解,歸納總結,找到通法

一題多變,形式多變,找到模型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08

初三培養自學能力


初三在延續思維能力提高的基礎上,讓孩子逐漸養成自學習慣,自己學會整理和查找資料。

最開始,家長可以操作讓孩子看,逐漸讓孩子自己整理家長給予指導,到最後讓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

老師經常會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蹟,最開始上網幫助孩子查資料,後來就讓孩子自己查、自己整理。

開班會的資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圖像需要孩子自己用相機拍。

另外,如果孩子喜歡玩魔方,就讓他(她)自己上網查資料、整理相關資料(玩魔方有助於培養孩子空間想象與動手能力)。高中需要很好的自學能力,有意識做這方面培養,才能慢慢放手。

09

習慣養成要注意的幾點

1.要堅持

有家長說,給孩子建立習慣的過程中很難堅持。這讓我想起身邊很多熟悉的場景。

一個小學生已經堅持了兩個星期每天早起鍛鍊,結果某天晚上和家長一起看電視到11點多,第二天早上起不來,從此再也沒有進行過早鍛鍊。

一個高中生好不容易在家長、老師的合力下,上繳了手機也不再上網玩遊戲,可某一天在同學的拉攏下又一次身陷網遊不可收拾,儘管自己的保證書還隨身攜帶。

有很多愛美人士苦苦堅持數天晚間節食,結果一場好友聚會便自此守住餐桌迴歸舊途,飽享口腹之慾卻事後自責不已。

2.寫下來

你的“習慣建立計劃”具體嗎?有白紙黑字寫下來嗎?

事實上,在習慣建立的過程中,

“寫下來”這個動作非常關鍵,通過寫下來我們才能在頭腦內確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能梳理清楚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才會不自覺地模擬即將發生的場景。

這些是實際行為發生的“先行組織者”,沒有這些確定性的演練,我們的大腦缺少真切的行動指南。我們做事之前,大腦需要“儀式感”,其實質上是內心歸屬的確認,我們生活中幾乎處處都需要“儀式感”,不是嗎?

3.做可視化的進展記錄

比如,某件約定的事情做好後,在日曆上做出標記,以示自己當下的進展。

這給我們對做好的事起到一個心理確認的功能,由此產生的成就感、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視——這是真正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內在動力。

這個進展記錄儘可能放到醒目之處,另外也可以通過記日記的方式達到堅持的目的。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師、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引導孩子做下去。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要培養的學習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