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以前潮汕有本“天書”,學會之後可以“拯救世界”

傳說蝨母仙自北向南流落到我們潮汕地區,他幾乎沒有多做停留,一路不停……

蝨母仙從水磨潭下山後,沿東山腳向東而去,來到鄒堂山麓在“隱仙洞”住下來。

有一天,站在洞口大石上,向前眺望,山下一馬平川,江水茫茫;轉身再望後山,鄒堂山有如屏風,這時蝨母仙讚道:“山前好面堂,鄒堂好後壁。”

蝨母仙的讚語傳到鄒堂鄭族南莊公耳中,南莊公暗想“可能是傳說中的蝨母仙吧”,於是請他去立建門樓。這鄒堂烏門頂的“紅門樓”,“白門樓”就是蝨母仙給建造的。


傳說以前潮汕有本“天書”,學會之後可以“拯救世界”


不久還為鳳鳴村林員外建了林厝祠堂;翁厝寮翁員外請他營造翁家祖墳;地美都四鄉陳員外請去建造祖祠、祖廟,外隴村還請去營造鄉里神廟,外隴陳員外請蝨母仙建的神廟,是在村東南方,不供三山國王,供奉的是村的地頭老爺,神廟建成後,蝨母仙建議改稱“龍尾老爺”。

在明朝中葉,四鄉陳有一房遷移來外隴村後創後田村的陳姓,模仿外隴陳供奉起“龍尾老爺”來,至今後田村東面煙墩山尾還有一座龍尾爺宮,就是蝨母仙建的“龍尾爺”。

傳說以前潮汕有本“天書”,學會之後可以“拯救世界”


後來蝨母仙為桑浦山下為人揀地,一日午睡,他把仙衣脫後放在桌子上便上床睡覺,請他揀地的女主人見其衣滿是蝨子,誤為不潔,煮了一鍋清水浸洗仙衣,仙衣下水“吡吡!咆咆!”響了起來,死了許多蝨子。此時床上的蝨母仙全身疼痛,猛醒過來,只搖了搖頭嘆道:“天意!天意!吾命不長矣!”

從此,何野雲一病不起,叫來揀地主人,把自己所學的醫治奇難雜症和勘地建房知識撰寫成的“緯易解”贈送他。第二天蝨母仙便雲遊去了,一去不返,不明所終。

傳說以前潮汕有本“天書”,學會之後可以“拯救世界”

傳說後來潮汕的醫治奇難雜症、觀風水、揀地建屋、造墳的知識就是從“緯易解”來的,可惜這書後來也不見了,只是傳言而已。

來潮:普寧風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