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鄰不如遠親(新傳說)

劉老漢的兒子在大城市打工,成家立業後很少回家。時間長了,劉老漢難免想念兒子,於是決定到城裡住上一段時間。

臨行前,劉老漢特地從山裡採來一麻袋野山藥。聽人說,這種野山藥健脾養胃,在大城市特受歡迎。

劉老漢來到兒子家,全家其樂融融。但是兒子媳婦見老父親拎了這麼一大包野山藥,既心疼又好笑,說:“爹,您帶這麼多幹嗎?啥時能吃完呀?受潮發黴了豈不可惜?”

劉老漢嘿嘿一樂,說:“本來就不是讓你們吃的,我剛才數了,這樓上樓下有一二十戶鄰居,每家送一點,說不定還不夠分呢。”

兒媳一聽,笑了起來,她說:“爹,我們鄰居之間從不來往,你送不出去的。”

“遠親不如近鄰。不來往還叫啥鄰居?”劉老漢固執地說,“我就不信好東西送不出去。”

兩天後,劉老漢裝了幾根山藥,來到對門敲門,喊道:“有人嗎?”他一連叫了幾聲,門才裂開一條縫。一個頭上扎滿燙髮卷的女人探出頭,她隔著防盜門窗,打量了劉老漢一下,冷冷地問:“找誰?”

“我是對門的鄰居。”劉老漢指了下自家房門。

女人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下,問:“什麼事?”

劉老漢揚了揚手裡的塑料袋:“這是我從老家帶來的野山藥,送你幾根嚐嚐鮮……”

那女人卻臉色一變,尖聲叫道:“不買不買,不買你們外鄉人的藥!”說罷,“砰”的一下關上了門。

劉老漢吃了個閉門羹,本想再解釋一下,可一見這架勢,只得苦笑著提著山藥,朝樓上走去。

樓上住的是位戴眼鏡的男士,他一見野山藥,連聲誇道:“好東西,好東西,多少錢一斤?”

劉老漢遇到了知音,高興得擺擺手,說:“不要錢,你只管拿去吃就是了。”

“什麼,不要錢?”男士的眼珠幾乎要從鏡框裡蹦出來了,他追問說,“為什麼?”

“樓上樓下鄰居,要啥錢喲?”

那男士一邊關門,一邊嘟噥說:“哪有天上掉餡餅的……”

劉老漢一聽,倔脾氣也上來了,說:“什麼人呀,把別人的好心當做驢肝肺,想吃我還不給你咧!”說完,他氣沖沖又向樓上走去。他挨門挨戶地敲了一陣,都沒人應聲,正要下樓時,突然看到一個背書包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一見面就很有禮貌地喊了聲:“爺爺好!”

劉老漢喜出望外,於是問:“小姑娘,你在幾樓住呀,你家大人呢?”

誰知連問幾聲,那小姑娘就是撲閃著大眼睛不回答,最後她才說:“爺爺,請您講普通話。”這讓劉老漢傻了眼,抓耳撓腮不知所措。

此時,一位老者喘著粗氣上了樓,他遠遠就操著本地話訓斥小姑娘說:“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你就是不聽……”

小姑娘臉一紅,和劉老漢說:“我外公來了,您跟他說好啦……”說著一溜煙進了家門。

雖說劉老漢感覺到對方的態度不友好,但他還是一廂情願地湊了過去。誰知對方連退幾步,一邊用手緊緊護住菜籃,一邊大聲嚷嚷起來:“你要幹什麼?”說完,也踉踉蹌蹌地逃進了家門。

劉老漢悻悻地回到家中,他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心裡直嘀咕:這城裡人都怎麼啦,連個人情世故都不講……他正暗自生氣,就聽得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男子一見面就喊:“表姨夫,我來看看您。”見劉老漢還在疑惑,又操起家鄉話補充道,“表姨夫,不認得了?我是老杜家的二娃呀。”

劉老漢這才認出,來人是妻子的一位遠房外甥。他連忙把二娃讓進屋,一面倒水,一面問道:“怎麼,你也在這裡打工?”

“是呀,都七八個年頭了。”

“做什麼工作呀?”

二娃謙虛地說:“嗨,我能幹啥?一沒文憑二沒學歷的,就在你們小區對面擺個小吃店混日子唄,有空您來嚐嚐。”這時,他一眼瞅見野山藥,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這是咱本地的野山藥吧?”

劉老漢便點頭說:“你喜歡就拿走,我帶來一麻袋呢。”

“真的?”二娃一下來了興致,“這野山藥在這可是個金貴玩意,聽說在大飯店一碗湯就要這個數呢!”二娃邊說邊豎起了食指。

劉老漢驚奇地問:“要10元錢?”

“哈哈,10元錢只能嘗一口,要100元!”二娃眼珠一轉,說,“這樣吧,您把山藥都給我,我推出一道‘野山藥糯米羹’,月底結賬,掙的錢咱爺倆二一添作五……”

劉老漢聽了,把一麻袋山藥都給了二娃:“都扛走吧,反正也送不出去,壞了挺可惜的。”

讓劉老漢大吃一驚的是,半個月後,二娃將一疊鈔票塞給了自己,說,這是十幾天的紅利,到下月底起碼還得翻三番。他還補充說:“您帶來的野山藥快用完了,您乾脆再回家收購一批吧,路費我出……”

第二天清晨,劉老漢半信半疑地來到二娃的小吃店,只見店門前排著長隊。他走進店內,意外發現了自己樓裡的幾個鄰居:頭上扎燙髮卷的女人、戴眼鏡的男士、講本地方言的老者都端著拳頭般大小的瓷碗,有滋有味地品嚐著裡面只有薄薄幾片山藥的糯米粥。

那個頭上扎燙髮卷的女人一邊喝著,一邊朝同桌的老太太誇道:“媽,這米粥營養很好,才20元一碗,很划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