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飼餵穀類飼料後腹瀉、抽筋、磨牙、流口水是咋回事

問:我的小羊兒在飼餵了較多的穀類飼料後出現腹瀉、突然倒地、抽筋、磨牙、流口水、四肢划動,還沒來得及治療很快就死了,是怎麼回事?

答:根據上述病情,結合疾病發病特徵,出現上述情況,你的小羊兒可能是感染了羊腸毒血癥了。

病因分析

羊腸毒血癥主要是由D型產氣莢膜梭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被機體吸收後發病。該菌廣泛存在於外界環境中,甚至羊的消化系統內也存在,但正常情況下一般不發病。當飼料突然改變,特別是從乾草突然改飼大量穀類或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質的草料後,消化道內環境發生改變,導致該菌在羊的腸道內大量繁殖並且產生毒素,毒素被小腸吸收後大量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癥,損害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神經元。

該病多為發生突然,常常看不到症狀就很快倒地死亡。有時夜晚放羊牧歸來還很正常,但第二天早晨卻發現圈內已有羊死亡。患病羊只初期表現不愛吃草、腹痛、肚脹、不回嚼,離群呆立、臥地不起或獨自奔跑,有時候看到病羊口含飼草、嘴唇不斷活動卻不能嚥下。後期病羊發生腹瀉,排出黃褐色水樣稀糞;步態不穩,全身顫抖、四肢強烈划動,磨牙、角弓反張,口腔鼻孔流泡沫樣液體,四肢及耳尖發涼,呈昏迷狀態,有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該病剛發生時比較猛烈,持續幾天都出現患羊死亡,停止後又會反覆發生,後期病情趨緩(www.371zy.com)。雨季、氣候驟變和在低窪地區放牧以及缺乏運動,也可促使該病發生。本病的死亡率很高,一旦發病尚未見有自然康復的。

在牧區,本病多發於春末夏初青草萌發和秋季牧草結籽後的一段時間;在農區,則常常是在收菜的季節。羊只食入大量菜根菜葉,或收了莊稼後搶茬食入大量穀類的時候發病。

由於腸毒血癥發病後死亡較快,多數來不及治療就已死亡,但對病程有所延長的病羊,選擇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具體用藥及急救請諮詢當地獸醫。

預防方法

由於該病病程短,發病突然,因此在該病的常發地區每年春秋兩季定期注射三聯苗或五聯苗預防本病。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清掃羊舍內外的環境,避免羊飲用受病原菌芽胞汙染的積水,認真執行消毒制度。同時,控制好飼養密度,保持欄舍通風,給羊群提供優質的飼草,放牧儘量選在高燥地區,春季和夏季避免過量食用青綠多汁、富含高蛋白的飼草,秋冬季節注意不宜食用過量的結籽飼草。

羊群中出現本病時,及時隔離,立即轉移到高燥地區放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