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什麼意思?

噴火的貓


道德經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假慈悲,享受著萬物敬仰與供奉,至高無上而不會悲憫眾生生死轉回之苦,只管自己高高在上。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也是假慈悲,享受著百姓世代的愛戴與供養,萬人敬仰而不問民間疾苦,不說誠實言,不做誠實事,只管自己榮華久且長。古人云所謂,興百姓苦,亡百性苦,此言不虛。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天地之間,就像個大風箱,不參與進去就無需屈服,一參與就得向上面所說的這個規則妥協、屈服。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介入越深,越會無法自拔,介入? 不如看空。


道可道,非恆道

以上所述,沒有一定悟性,可能不會理解。


指數大觀


我個人很喜歡老子說的話,因為他寫的話不僅富有哲理,而且每次回味起來都有不同的感觸與收穫。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簡單翻譯過來所說的無非就是與其說那麼多話,不如少說話多做事。

但是,若是我們深究其中深刻的道理與韻味,又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與感悟,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老子的話對於不同的人生經歷與境遇,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若是針對年輕人而言,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無非是說作為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不要眼高手低,要求真務實,要少說多做,因為言多必失。

與其總是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不如沉下新來靜靜思考自己擅長什麼,然後全力以赴打造自己所擅長的東西,這樣會呈現出大智若愚的效果。

若是對於中年人而言,在我們對人生的態度中,與其把話說得十分飽滿,不如留下幾分在心中,既是給自己退路,也是給別人留有餘地,同時,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華與經歷,而是懂得抱朴守拙,懂得為別人指點迷津。

以上便是我的理解,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歡迎留言討論!


沈善書


《道德經》第五章中,老子這樣寫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概意思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


那麼,在人的世界裡,也應如此才是正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因為話多惹禍上身的,《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之死”,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楊修自恃聰明,口無遮攔,在曹操面前一再顯示自己,引起曹操的注意和忌恨。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時,在斜谷界口被困住,進退兩難,因此在吃飯時看著碗中的雞肋有感而發。正巧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於是,夏侯惇以“雞肋”傳於眾官。


楊修見上面傳下“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侯惇得知大吃一驚,於是問楊修道:“你為何要收拾行裝?”楊修說:“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而現在,進兵不能勝利,退兵恐人恥笑,在這裡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我斷定明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走時慌亂。”


於是,夏候惇與軍中的諸將領都開始準備回去。

曹操得知後大怒,傳來楊修:“你怎麼敢造謠生事,動亂軍心!”隨即喝令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

楊修的才學智慧的確令人佩服,但是壞就壞在他說了本不該由他說的話而招致了殺身之禍,令人深感惋惜。



20世紀美國著名的小說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楊修的教訓,應該深記。


既然言語多了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就應該都變成啞巴,不再說話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說到底,還包含一個智慧的問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非常重要。這就要求人的心地要清淨,為人處世要做到敬人、敬事、敬物。


孔子也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一個人要麼不說話,要麼一開口就說中要害。


對此,墨子有個生動比喻,“蒼蠅、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然而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所以我們不得不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我約束“話到嘴邊留三分”,以防自己考慮不周,牽扯到不該說的事情和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其實不僅中國的先賢們有這樣的說法,外國人也有相同的認知。



“雄辯是銀,沉默是金。”這句話是英國文豪托馬斯·卡萊爾的著名諺語。意思是雄辯象銀子一樣貴重,但關鍵的時候,沉默會像金子一樣,更為重要。


我們要牢記先賢們的教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當然並不是要我們不論遇上任何事,任何場合都要保持沉默,不要說話,而是要做到,言必有中。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寥寥幾字,意義深廣。

“多言數窮”,大概有兩層意思。

1、我不說了,因為無論我再怎麼說、說得再多,也說不清楚這個“道”的。

2、如果你們修道、修行,那就不要說太多話,因為說話說得再多也沒有意義的。

在聖人眼裡,說話多是一種病。這也的確是一種病。

為什麼現在人那麼愛說話?如此地愛說廢話?為何如此地熱衷於閒談?

就是因為人們空虛,所以試圖通過無休止的說話來填補它。他們妄圖用語言來填補這個無盡的無聊和空虛——這是人類最常用的一種手段。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家會有一種苦行的方法叫“禁語”。因為“靜能生慧”,或叫“定能生慧”。智慧只有從寧靜中才能產生。這句話在儒家稱之為“寧靜致遠”,它們的含義是一樣的。


“不如守中”。

“守中”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不管在道家、佛家還是儒家都是非常地重視的。儒佛道三家都提倡“中道”。

那麼“中”是什麼?

其實“中”就是心。在道家,就是那顆“道心”;在佛家,就是那個“佛性”;在儒家,就是那個“良知”。

在《論語》中提到的“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就是這裡的“守中”;同樣也就是《中庸》裡的“中庸”;同樣也就是《孟子》裡的“養吾浩然之氣”的“浩然之氣”。它們的表達方式不同,其內在含義是完全相同的!

那麼,“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用現代的語言表達,就是:

停止你們的語言和說話,安靜下來!

在寂靜中感受世界、感受自己、感受生命,

去感受並守住你心裡的那點“道心”吧!


大道之光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安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老子的這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在我們生活中也有特別健談的朋友,無論走到哪都是誇誇其談,別人根本插不上話。這類人到底受不受歡迎?言多必失,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對語言的總結。

多言數究,不如守中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做人本本份份,不僅求一份心安理德,我們從不誇大其辭,但也不是心中無數。心中有數而不言實為君子,心中無數而亂言,實屬小人。有的人外表憨厚,不善言談,這種人是真的心中有數,察言觀色、外才不露,絕對的實幹型。對於話多者來說,剛開始讓人心生敬仰,但話如果太多,一是惹人討厭,再有話多必有過失,說到最後無法圓場。我的一位朋友,特別健談,每次聚會就他一個人在哪沒完沒了的說,說到最後詞窮,還不罷休,剛開始能控制自己的嘴,後期根本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東家長李家短,從頭說到尾,就差沒說 自己媳婦穿什麼內衣了。這就是言多必失,到最後變成了笑話。

與人交流,別一人獨享,話怎麼說、事怎麼做,這就是為人處事之道。

言多者人不一定壞,但話太多必有失分寸之處。不擅言談的人不一定全是好人,但做人心中有數,懂得分寸。話多話少,各有優缺,只須做到:需要你說話時別沉默,不需要你說話時,保持沉默,自己能控制住自己就好。

要學會語言共享,生活中,你話多還是話少?


尼木子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道德經》無為思想的一個具體的體現。意思是說:過分推崇強調某一個事物,反而會讓這個事物加快走向滅亡。所以不如無為,任由萬事萬物自我互相作用,順其自然靜觀其變。



一、出處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全文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這樣的:天地是沒有私心的,對待萬事萬物一視同仁。聖人是沒有私心的,對待所有百姓一視同仁。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大風箱,看似虛空,但是變化無窮,充滿多樣性和變數,才是她的真正生命力。如果過分推崇強調愛護某一個東西,反而會讓這個事物加快走向死亡。所以不如無為,任由萬事萬物自我互相作用,人順其自然靜觀其變。



二、與《道德經》的整體關係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與《道德經》的整個系統是相輔相成的。

《道德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告訴我們,世界是客觀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釋這個世界,但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有限的,人對世界的認識永遠不能等同於客觀世界。世界是道,是客觀真理,人的認識是可道,是主觀真理。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錯誤的。這是知。

知之後是行,既然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錯誤的,知都是錯誤的,在錯誤的認知指導下的行,那就錯得可能性就更高了。錯誤的實踐行一旦造成後果,是不可逆轉的,不可修復的,所以,不如無為。不言,不爭,讓,辭,不敢為天下先,默,都是無為的具體作用。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也是無為的一個具體作用。



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舉例

假如你是班主任,怎麼從這句話中悟出管理好一個班級的道理呢。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天地,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壞境,一個好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維護好整個生態環境,讓每個學生髮揮出自己的天性,實現自己的人生成長。

每個人都希望把班集體管好,管好的指標就是多有優秀的學生。但是什麼樣的學生才是優秀的呢?一般的老師都只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什麼學生優秀,反覆多次用榜樣的方式(就是多言)表揚某個同學,很難站在所有學生本身特長和天性去考慮問題(即守中),這樣不僅打擊學生,讓學生失去自信和學習興趣,也很快讓班級缺少生氣,死氣沉沉(即數窮)。

所以一個好的班主任,一定是守中的,去欣賞每一個學生,而不是隻欣賞自己喜歡的學生。

老師不是要讓學生成為你喜歡的那樣,而是要讓學生成他自己需要的那樣。


楊遠義—佛伶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五章。單講這句話本身表面的意思,是說如果說出的話多次沒有執行下去,不如就什麼都不要說了,持守虛靜。但是如果單單解釋這一句話,有點斷章取義。

《老子》第五章是講“治國”。道家治國的道理向來是反對多言多行,主張不言無為。“無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從治理國家來說,就要按照事物自然運行的規律順其自然。老子認為如果沒有人為的干涉,天道就會運行下去永不衰竭,循環而永不止息。

所謂“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說統治者在治理國家的時候發號施令似乎看起來是有所作為,但從另一面來看又何嘗不是窮兵黷武、橫徵暴斂、生靈塗炭,這是違背天道規律的。

所以老子講“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可見他是不同意儒家的“仁者愛人”,而主張天地有存在的自然之理,並沒有像人一樣的愛憎。所以天地、聖人都“以萬物為芻狗”也不存在愛憎之情。天地、聖人如果都沒有偏私,沒有偏愛,對待萬物以及百姓都像對待芻狗一樣,任由他們按照本來的規律及生存之道自然存在、生長。


沅汰


全文譯:天地自然的運行,不會考慮自然中單一物種的需求,制定社會規則的精英,也不會遷就規則中人的個性!天地之間,像一個風箱,看似虛空無力,一旦攪動,便會空穴來風!因此不要讓人們知道太多真相,知道越多越不安定,不如保持簡單狀態!(原文: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多聞數窮:知道越多,管理就越麻煩!

不若守於中:保持平常簡單的狀態(不要輕易拉動風箱)

給聖母婊和犬儒們普及一下歷史背景:

1、中華文明遠古時代(三皇五帝)屬於部落文明,人類認知有限,文明記載以《山海經》為代表,只是記錄一些見聞!

2、中古時代(夏商周),氏族文明,人類開始了多部落結盟為氏族,文明記載以《易經》為代表,歸納一些自然規律

3、老子所處時代為古代(春秋戰國),人類開始了多氏族融合的“國家”形態,百家爭鳴爭的是“如何治理複雜的社會組織”,漢武大帝之後,文明才從社會治理到社會倫理升級!程朱理學之後才有的“道德體系”,拿後世的“道德”去解釋老子的“德道”,完全就不是一個事!《老子》後被整理成《德經》、《道經》,以及合併的《道德經》是一部治世學術,其中“道”是對《易經》自然規律的總結歸納,“德”是老子延展的“個人能力修為”。《易經》的君子、《道德經》的聖人和現代說的“社會精英”是一個道理:明白人。

為了自己的屁股修改馬桶,是一種偽文化的無恥!


問本




  • 《道德經》:“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淈, 動之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 譯文:“天地超越仁的概念,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聖人超越仁的概念,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猶如風箱一樣,虛空但無窮盡,越動付出愈多。言多必然有失,不如抱心守一”。
  • 有史以來,修道也罷,做事也罷,都不提倡說太多的話。為什麼?按老子的說法,就是說得越多,政策變化越大時,人們就越是不知所措了。所以,不如守住“中道”吧。
  • 一、多說話的壞處  
  • 一是容易得病,要是你不懂說話的方法,多說話會傷氣;二是容易傷心,一傷心氣脈就不通;三是容易發怒,說著說著就有可能發怒、動氣,於是火燒功德林,好不容易修出一點東西,一下就沒了;四是容易過於高興、過於歡喜,容易失態。要是大笑的話,有可能引起心臟驟停或是窒息,從古希臘時代到現代,一直都有這樣的事情。過度的情緒,不管是快樂還是憂愁,都對人有害。
  •   在聖人眼中,多說話是病,釋迦牟尼也不提倡多說話,他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當然,這句話說的是:“智慧本體是超越語言的”,但它恰好也說出了語言的無用性。老子還說“大辯若訥”,意思是,最會辯論的人很少說話,他就像患了口吃一樣,一說話就結結巴巴的。正所謂“一默如雷”、“沉默是金”。


  • 二、 儒釋道三家的修煉,都看重守“中”。
  • 1、道家的“中道”。
  • 中道是一種極求完善之學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理念,即適中。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守中”就是在寂靜中感受世界,感受整個世界的同時,還要保持心中寂靜、中和。
  •   這是道家的修煉,儒家也有身心修煉之法。儒釋道三家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性。


  • 2、儒家的“中道”。
  • “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不僅僅道教,儒家也強調“中”——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正立場的規律和方法,是人修為的一種最高境界。簡言之,就是“不偏不倚(內心與規律相一致),恰到好處(事物的度)”;“過猶不及,擇中而用”;“自我管理,保持克制”;“自我修煉,維持正氣”;“順應規律,維護中正”。中庸,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即:人的歡喜、憤怒、哀傷、快樂的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即使表現出來但是都合乎時宜和禮節,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生長髮育了。可見,倘若一個人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就會平靜淡然,這就叫做“中”;之所以稱之為“中”,是因為這種情感是被控制的,內心保持著平靜和均衡,合乎正道。然而,人的感情宣洩需要有個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於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極度悲哀或是過度高興都是不合理的,而應是情感表現得合常理、合時宜、有節度,這就是“和”。《論語》中載,“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可見,孔子對一個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視。人是感性與理性的載體,情感表露應當合乎節度,即使是快樂或哀婉的時候,也不會樂而忘我、悲而忘形、“喜(怒)形於色”。同樣,即使是控制情緒也不能做得太過分,那會使別人感覺你過於陰鬱,城府太深,不易交往,從而對你敬而遠之。然而,現代人往往只注重情感的釋放和個性的張揚,在行為上忽略了對“中”的把握。所以,我們提倡“中庸”之道,當人們一旦達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就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和做事處世,生活環境就會變得秩序井然了。“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種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處世態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諧,是指對待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與自然規律背道而馳。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人類社會中,只有在“中和”的和諧環境裡,萬事萬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說,“中”是我們人性的根本;“和”是我們必須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欣欣向榮地生長髮育了。


  • 3、佛家的“中道”。
  • 佛教也提倡“中”,中道。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是修苦行的,餓得前胸貼後背。後來,他看到尼連河上漂來一個竹排,竹排上琴師正在教調弟子,說的正是中道的問題。琴師說,琴絃調得太緊容易斷,太鬆則彈也不出音,他提醒弟子要鬆緊適度。釋迦牟尼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原來修行不能走極端,應該守住中道。佛家有部經典叫《中論》。


  •   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人是“三才”,其中以人為主,重人事,知天命,以人道為中;在自己、家庭、社會中,以家庭為中;在過去、當下、將來中,以當下為中。
  •   好好守住社會的和諧、中道,不要偏激。  
  •  總之,中有很多種解釋,守中也有很多種解釋,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但在個體修行中,就是要求不要走極端,儘量少說話,默默地守住道心。

閒雲島


作為一位出色的智者,同時也是一位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他的話語即使如今讀起來也令人醍醐灌頂。他有一句名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那麼這句話何以如此受人歡迎呢?今天有書君就為大家解釋一下。

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地對待萬物,與對待芻狗一樣都一視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規律在運行著,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規律,天地無所謂對他們“仁”與“不仁”。聖人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用“無為”的方法來管理百姓,也無所謂“仁”與“不仁”。 所以說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它就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如果有人去拉動它,那麼風就自然吹出來。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會導致黔驢技窮,不如按照自然法則少說、多看、多做,這就叫“守中”,“中”就是自然法則。

也許你會感覺,這樣解釋太麻煩了,那有書君就為大家簡化一下,這句話簡單翻譯過來就是話多了都是廢話,不會起到什麼作用,而且言多必失,會遭到爭論,不如少說、多做。


二、“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對我們的現實意義是怎樣的?

對年輕人來說,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做事,少說話。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這句話就是在告誡年輕人:不要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與其總是說個不停,不如沉下心拋掉雜念去思考自己的能力,努力奮鬥。

對於中年人而言,這句話則要求大家,處理事情,感情要蘊藏在理智中;與人相處,則要把感情表現在理智上。既要以過來人的身份做好年輕人的導師,又要保持尺度,要給自己留後路。到了這個年紀的人,宜消閒不宜急進;宜藏峰不宜露勢;宜口吶不宜激辯;宜淡出不宜雄起;宜減法不宜加法;比聰明更有益的是智慧的頭腦與平和的心境。

對於政治家來說,這句話也有這它獨到的意義。

在《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用典》等文中都有所引用。習近平主席要求領導幹部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避免“盲人摸象”,應對的方式正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守中”——守住底線、守住原則、守住根本,才能萬變不離其宗,最終以不變應萬變。

三、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在歷史中我們也可以找到這樣“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人。

阮籍生活在曹魏和西晉時代,當時司馬氏把持朝政,對士人大開殺戒。而作為魏晉名士中的通才,竹林七賢中的旗幟性人物,在這樣極端恐怖的環境下,卻能獨善其身,不得不說是個奇蹟。而他的處世之道,就與老子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相吻合。

阮籍不議論政治、不談論別人的是非,遇到棘手的問題就喝酒睡覺。有一次,司馬昭親口向他提親——要讓阮籍給他的兒子司馬炎找個媳婦。阮籍一聽,十分不滿,但他不願徹底同司馬集團決裂,也不願遭受打壓和迫害,於是狂飲酒,大醉不起,一醉竟達六十日。如此漫長的時光,司馬昭也很無奈,只得將此事作罷。這大概是老子讓世人“守中”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吧。

正如魯迅先生在《野草》的開篇中所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古人的話語流傳至今必由獨到之處,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