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什么意思?

喷火的猫


道德经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假慈悲,享受着万物敬仰与供奉,至高无上而不会悲悯众生生死转回之苦,只管自己高高在上。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也是假慈悲,享受着百姓世代的爱戴与供养,万人敬仰而不问民间疾苦,不说诚实言,不做诚实事,只管自己荣华久且长。古人云所谓,兴百姓苦,亡百性苦,此言不虚。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天地之间,就像个大风箱,不参与进去就无需屈服,一参与就得向上面所说的这个规则妥协、屈服。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介入越深,越会无法自拔,介入? 不如看空。


道可道,非恒道

以上所述,没有一定悟性,可能不会理解。


指数大观


我个人很喜欢老子说的话,因为他写的话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每次回味起来都有不同的感触与收获。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简单翻译过来所说的无非就是与其说那么多话,不如少说话多做事。

但是,若是我们深究其中深刻的道理与韵味,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悟,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老子的话对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境遇,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若是针对年轻人而言,这句话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无非是说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眼高手低,要求真务实,要少说多做,因为言多必失。

与其总是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不如沉下新来静静思考自己擅长什么,然后全力以赴打造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这样会呈现出大智若愚的效果。

若是对于中年人而言,在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中,与其把话说得十分饱满,不如留下几分在心中,既是给自己退路,也是给别人留有余地,同时,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才华与经历,而是懂得抱朴守拙,懂得为别人指点迷津。

以上便是我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欢迎留言讨论!


沈善书


《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这样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概意思是: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


那么,在人的世界里,也应如此才是正道。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因为话多惹祸上身的,《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杨修自恃聪明,口无遮拦,在曹操面前一再显示自己,引起曹操的注意和忌恨。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时,在斜谷界口被困住,进退两难,因此在吃饭时看着碗中的鸡肋有感而发。正巧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以“鸡肋”传于众官。


杨修见上面传下“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得知大吃一惊,于是问杨修道:“你为何要收拾行装?”杨修说:“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而现在,进兵不能胜利,退兵恐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我断定明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慌乱。”


于是,夏候惇与军中的诸将领都开始准备回去。

曹操得知后大怒,传来杨修:“你怎么敢造谣生事,动乱军心!”随即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

杨修的才学智慧的确令人佩服,但是坏就坏在他说了本不该由他说的话而招致了杀身之祸,令人深感惋惜。



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杨修的教训,应该深记。


既然言语多了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就应该都变成哑巴,不再说话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到底,还包含一个智慧的问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个分寸的把握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人的心地要清净,为人处世要做到敬人、敬事、敬物。


孔子也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一个人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开口就说中要害。


对此,墨子有个生动比喻,“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所以我们不得不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我约束“话到嘴边留三分”,以防自己考虑不周,牵扯到不该说的事情和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其实不仅中国的先贤们有这样的说法,外国人也有相同的认知。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这句话是英国文豪托马斯·卡莱尔的著名谚语。意思是雄辩象银子一样贵重,但关键的时候,沉默会像金子一样,更为重要。


我们要牢记先贤们的教导“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当然并不是要我们不论遇上任何事,任何场合都要保持沉默,不要说话,而是要做到,言必有中。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寥寥几字,意义深广。

“多言数穷”,大概有两层意思。

1、我不说了,因为无论我再怎么说、说得再多,也说不清楚这个“道”的。

2、如果你们修道、修行,那就不要说太多话,因为说话说得再多也没有意义的。

在圣人眼里,说话多是一种病。这也的确是一种病。

为什么现在人那么爱说话?如此地爱说废话?为何如此地热衷于闲谈?

就是因为人们空虚,所以试图通过无休止的说话来填补它。他们妄图用语言来填补这个无尽的无聊和空虚——这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家会有一种苦行的方法叫“禁语”。因为“静能生慧”,或叫“定能生慧”。智慧只有从宁静中才能产生。这句话在儒家称之为“宁静致远”,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


“不如守中”。

“守中”是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不管在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是非常地重视的。儒佛道三家都提倡“中道”。

那么“中”是什么?

其实“中”就是心。在道家,就是那颗“道心”;在佛家,就是那个“佛性”;在儒家,就是那个“良知”。

在《论语》中提到的“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这里的“守中”;同样也就是《中庸》里的“中庸”;同样也就是《孟子》里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浩然之气”。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其内在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就是:

停止你们的语言和说话,安静下来!

在寂静中感受世界、感受自己、感受生命,

去感受并守住你心里的那点“道心”吧!


大道之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安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老子的这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特别健谈的朋友,无论走到哪都是夸夸其谈,别人根本插不上话。这类人到底受不受欢迎?言多必失,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语言的总结。

多言数究,不如守中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做人本本份份,不仅求一份心安理德,我们从不夸大其辞,但也不是心中无数。心中有数而不言实为君子,心中无数而乱言,实属小人。有的人外表憨厚,不善言谈,这种人是真的心中有数,察言观色、外才不露,绝对的实干型。对于话多者来说,刚开始让人心生敬仰,但话如果太多,一是惹人讨厌,再有话多必有过失,说到最后无法圆场。我的一位朋友,特别健谈,每次聚会就他一个人在哪没完没了的说,说到最后词穷,还不罢休,刚开始能控制自己的嘴,后期根本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东家长李家短,从头说到尾,就差没说 自己媳妇穿什么内衣了。这就是言多必失,到最后变成了笑话。

与人交流,别一人独享,话怎么说、事怎么做,这就是为人处事之道。

言多者人不一定坏,但话太多必有失分寸之处。不擅言谈的人不一定全是好人,但做人心中有数,懂得分寸。话多话少,各有优缺,只须做到:需要你说话时别沉默,不需要你说话时,保持沉默,自己能控制住自己就好。

要学会语言共享,生活中,你话多还是话少?


尼木子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道德经》无为思想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意思是说:过分推崇强调某一个事物,反而会让这个事物加快走向灭亡。所以不如无为,任由万事万物自我互相作用,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一、出处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全文如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这样的:天地是没有私心的,对待万事万物一视同仁。圣人是没有私心的,对待所有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大风箱,看似虚空,但是变化无穷,充满多样性和变数,才是她的真正生命力。如果过分推崇强调爱护某一个东西,反而会让这个事物加快走向死亡。所以不如无为,任由万事万物自我互相作用,人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二、与《道德经》的整体关系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道德经》的整个系统是相辅相成的。

《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释这个世界,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等同于客观世界。世界是道,是客观真理,人的认识是可道,是主观真理。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是知。

知之后是行,既然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错误的,知都是错误的,在错误的认知指导下的行,那就错得可能性就更高了。错误的实践行一旦造成后果,是不可逆转的,不可修复的,所以,不如无为。不言,不争,让,辞,不敢为天下先,默,都是无为的具体作用。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是无为的一个具体作用。



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举例

假如你是班主任,怎么从这句话中悟出管理好一个班级的道理呢。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天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坏境,一个好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维护好整个生态环境,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天性,实现自己的人生成长。

每个人都希望把班集体管好,管好的指标就是多有优秀的学生。但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呢?一般的老师都只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什么学生优秀,反复多次用榜样的方式(就是多言)表扬某个同学,很难站在所有学生本身特长和天性去考虑问题(即守中),这样不仅打击学生,让学生失去自信和学习兴趣,也很快让班级缺少生气,死气沉沉(即数穷)。

所以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是守中的,去欣赏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欣赏自己喜欢的学生。

老师不是要让学生成为你喜欢的那样,而是要让学生成他自己需要的那样。


杨远义—佛伶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五章。单讲这句话本身表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说出的话多次没有执行下去,不如就什么都不要说了,持守虚静。但是如果单单解释这一句话,有点断章取义。

《老子》第五章是讲“治国”。道家治国的道理向来是反对多言多行,主张不言无为。“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从治理国家来说,就要按照事物自然运行的规律顺其自然。老子认为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涉,天道就会运行下去永不衰竭,循环而永不止息。

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说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发号施令似乎看起来是有所作为,但从另一面来看又何尝不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生灵涂炭,这是违背天道规律的。

所以老子讲“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可见他是不同意儒家的“仁者爱人”,而主张天地有存在的自然之理,并没有像人一样的爱憎。所以天地、圣人都“以万物为刍狗”也不存在爱憎之情。天地、圣人如果都没有偏私,没有偏爱,对待万物以及百姓都像对待刍狗一样,任由他们按照本来的规律及生存之道自然存在、生长。


沅汰


全文译:天地自然的运行,不会考虑自然中单一物种的需求,制定社会规则的精英,也不会迁就规则中人的个性!天地之间,像一个风箱,看似虚空无力,一旦搅动,便会空穴来风!因此不要让人们知道太多真相,知道越多越不安定,不如保持简单状态!(原文: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多闻数穷:知道越多,管理就越麻烦!

不若守于中:保持平常简单的状态(不要轻易拉动风箱)

给圣母婊和犬儒们普及一下历史背景:

1、中华文明远古时代(三皇五帝)属于部落文明,人类认知有限,文明记载以《山海经》为代表,只是记录一些见闻!

2、中古时代(夏商周),氏族文明,人类开始了多部落结盟为氏族,文明记载以《易经》为代表,归纳一些自然规律

3、老子所处时代为古代(春秋战国),人类开始了多氏族融合的“国家”形态,百家争鸣争的是“如何治理复杂的社会组织”,汉武大帝之后,文明才从社会治理到社会伦理升级!程朱理学之后才有的“道德体系”,拿后世的“道德”去解释老子的“德道”,完全就不是一个事!《老子》后被整理成《德经》、《道经》,以及合并的《道德经》是一部治世学术,其中“道”是对《易经》自然规律的总结归纳,“德”是老子延展的“个人能力修为”。《易经》的君子、《道德经》的圣人和现代说的“社会精英”是一个道理:明白人。

为了自己的屁股修改马桶,是一种伪文化的无耻!


问本




  • 《道德经》:“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淈, 动之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 译文:“天地超越仁的概念,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圣人超越仁的概念,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犹如风箱一样,虚空但无穷尽,越动付出愈多。言多必然有失,不如抱心守一”。
  • 有史以来,修道也罢,做事也罢,都不提倡说太多的话。为什么?按老子的说法,就是说得越多,政策变化越大时,人们就越是不知所措了。所以,不如守住“中道”吧。
  • 一、多说话的坏处  
  • 一是容易得病,要是你不懂说话的方法,多说话会伤气;二是容易伤心,一伤心气脉就不通;三是容易发怒,说着说着就有可能发怒、动气,于是火烧功德林,好不容易修出一点东西,一下就没了;四是容易过于高兴、过于欢喜,容易失态。要是大笑的话,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或是窒息,从古希腊时代到现代,一直都有这样的事情。过度的情绪,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都对人有害。
  •   在圣人眼中,多说话是病,释迦牟尼也不提倡多说话,他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智慧本体是超越语言的”,但它恰好也说出了语言的无用性。老子还说“大辩若讷”,意思是,最会辩论的人很少说话,他就像患了口吃一样,一说话就结结巴巴的。正所谓“一默如雷”、“沉默是金”。


  • 二、 儒释道三家的修炼,都看重守“中”。
  • 1、道家的“中道”。
  • 中道是一种极求完善之学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即适中。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守中”就是在寂静中感受世界,感受整个世界的同时,还要保持心中寂静、中和。
  •   这是道家的修炼,儒家也有身心修炼之法。儒释道三家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性。


  • 2、儒家的“中道”。
  • “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不仅仅道教,儒家也强调“中”——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正立场的规律和方法,是人修为的一种最高境界。简言之,就是“不偏不倚(内心与规律相一致),恰到好处(事物的度)”;“过犹不及,择中而用”;“自我管理,保持克制”;“自我修炼,维持正气”;“顺应规律,维护中正”。中庸,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人的欢喜、愤怒、哀伤、快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即使表现出来但是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与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事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可见,倘若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就会平静淡然,这就叫做“中”;之所以称之为“中”,是因为这种情感是被控制的,内心保持着平静和均衡,合乎正道。然而,人的感情宣泄需要有个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极度悲哀或是过度高兴都是不合理的,而应是情感表现得合常理、合时宜、有节度,这就是“和”。《论语》中载,“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见,孔子对一个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视。人是感性与理性的载体,情感表露应当合乎节度,即使是快乐或哀婉的时候,也不会乐而忘我、悲而忘形、“喜(怒)形于色”。同样,即使是控制情绪也不能做得太过分,那会使别人感觉你过于阴郁,城府太深,不易交往,从而对你敬而远之。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注重情感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在行为上忽略了对“中”的把握。所以,我们提倡“中庸”之道,当人们一旦达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就能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和做事处世,生活环境就会变得秩序井然了。“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谐,是指对待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社会中,只有在“中和”的和谐环境里,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说,“中”是我们人性的根本;“和”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与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事万物也就欣欣向荣地生长发育了。


  • 3、佛家的“中道”。
  • 佛教也提倡“中”,中道。最早的时候,释迦牟尼是修苦行的,饿得前胸贴后背。后来,他看到尼连河上漂来一个竹排,竹排上琴师正在教调弟子,说的正是中道的问题。琴师说,琴弦调得太紧容易断,太松则弹也不出音,他提醒弟子要松紧适度。释迦牟尼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原来修行不能走极端,应该守住中道。佛家有部经典叫《中论》。


  •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是“三才”,其中以人为主,重人事,知天命,以人道为中;在自己、家庭、社会中,以家庭为中;在过去、当下、将来中,以当下为中。
  •   好好守住社会的和谐、中道,不要偏激。  
  •  总之,中有很多种解释,守中也有很多种解释,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但在个体修行中,就是要求不要走极端,尽量少说话,默默地守住道心。

闲云岛


作为一位出色的智者,同时也是一位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他的话语即使如今读起来也令人醍醐灌顶。他有一句名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那么这句话何以如此受人欢迎呢?今天有书君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与对待刍狗一样都一视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不仁”。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用“无为”的方法来管理百姓,也无所谓“仁”与“不仁”。 所以说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一样。如果没有人去摇动它,它就虚静无为,但是它生“风”的本性仍然是不变的,如果有人去拉动它,那么风就自然吹出来。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会导致黔驴技穷,不如按照自然法则少说、多看、多做,这就叫“守中”,“中”就是自然法则。

也许你会感觉,这样解释太麻烦了,那有书君就为大家简化一下,这句话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话多了都是废话,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言多必失,会遭到争论,不如少说、多做。


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是怎样的?

对年轻人来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做事,少说话。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这句话就是在告诫年轻人:不要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与其总是说个不停,不如沉下心抛掉杂念去思考自己的能力,努力奋斗。

对于中年人而言,这句话则要求大家,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既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做好年轻人的导师,又要保持尺度,要给自己留后路。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宜消闲不宜急进;宜藏峰不宜露势;宜口呐不宜激辩;宜淡出不宜雄起;宜减法不宜加法;比聪明更有益的是智慧的头脑与平和的心境。

对于政治家来说,这句话也有这它独到的意义。

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用典》等文中都有所引用。习近平主席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避免“盲人摸象”,应对的方式正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守中”——守住底线、守住原则、守住根本,才能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以不变应万变。

三、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历史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人。

阮籍生活在曹魏和西晋时代,当时司马氏把持朝政,对士人大开杀戒。而作为魏晋名士中的通才,竹林七贤中的旗帜性人物,在这样极端恐怖的环境下,却能独善其身,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他的处世之道,就与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相吻合。

阮籍不议论政治、不谈论别人的是非,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喝酒睡觉。有一次,司马昭亲口向他提亲——要让阮籍给他的儿子司马炎找个媳妇。阮籍一听,十分不满,但他不愿彻底同司马集团决裂,也不愿遭受打压和迫害,于是狂饮酒,大醉不起,一醉竟达六十日。如此漫长的时光,司马昭也很无奈,只得将此事作罢。这大概是老子让世人“守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吧。

正如鲁迅先生在《野草》的开篇中所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古人的话语流传至今必由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