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平涼新城鎮新生活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新城鎮 新生活

不斷崛起的城市樓群,日益繁榮的城市經濟,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大潮中,平涼和全國其他城市一起,砥礪奮進,刷新著城市的高度、廣度、深度和速度。

從塊塊土地到座座新城,從土坯院落到樓房林立,從羊腸土路到柏油馬路,從最開始的單純擴張規模、粗放式經營向完善功能、提升質量、促進產業發展的集約化經營跨越。歷經40年的發展蝶變,平涼城市版圖不斷擴張,人口大量遷移,全市常住人口達211.28萬人,城鎮人口83.92萬人,城鎮化率39.72%。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80年代的8.7平方公里擴展到2017年的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53.09萬人,城鎮人口33.51萬人,城鎮化率達63.11%。城市內部功能隨著城鎮化進程演化,整體佈局日趨科學,規劃精度不斷提升,每一個身處其中的百姓,都真切地感受到:平涼變了,“顏值”高了。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看“城”績:四層規劃勾畫藍圖

驅車從國道312線過境平涼或從涇河大道穿過,雙橋路涇河大橋展現在眼前,這座大橋不僅將涇河南北兩岸連接在一起,還連接起15.5公里的城市景觀主幹道崆峒大道,成為一條東西向的城市發展軸。先後建成的南環路、涇河大道等30餘條城市道路和新民路什字等4處行人過街工程,更是搭建起了城市框架,讓平涼在擴規模、強功能、提品質上邁出了新步伐。

打開1982年的平涼城市地圖,範圍東至七里店,西至三天門,南靠南山腳下,北抵西蘭公路北側。2002年開始,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初步形成了以崆峒大道為骨架,沿東西方向延伸的西部生態旅遊服務區、東部工業園區和中心綜合區三大功能片區。從1982年第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的出爐,到如今完成的第四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平涼城市性質定位經過4次演變,“一主三副三節點、兩軸三區雙通道”的市域城鎮空間佈局結構,“東擴、西控、北展、南延”的中心城區發展方向,再一次按下了全市城鎮化建設的“快進鍵”。

大街小巷開啟換“新顏”模式,沉睡已久的“斷頭路”打通,暢通東西的出入口連接內外……城市建設中最急需、最緊迫的問題逐一得到解決,兩通兩達、四通八達、一線三點、六縱九橫、“六提升、四配套”“十大項目、六大突破”等工程陸續實施,綜合交通成形,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的功能活力競相迸發。

展“城”貌:外增顏值內修氣質

40年來,平涼變化有多大?老百姓的心裡最有數。

“四十年前的平涼城,就一條路,叫十里長街,從東到西一路上坡,從西到東又一路下坡。街道兩旁幾乎都是老式土坯房,還有幾座黑灰灰的瓦房,沒有什麼燈,深夜走在街道上,四周黑漆漆的籠罩著,心裡難免有幾分緊張和恐懼。”陳建國回憶說。

今年65歲的陳建國是土生土長的平涼人。“一條街半座樓,一個警察看兩頭。”是平涼城的舊時模樣,也是老平涼人陳建國的城市記憶。那時的平涼,城鎮道路總長66.16公里,城區31公里,全地區城鎮路燈共1240盞,城區僅有655盞。

在陳建國的記憶裡,出入平涼城區只有一條312國道。“外地車到了平涼,遇上下雨,經常是能看得見燈火,卻找不到進城的路。”這樣的尷尬,曾讓許多平涼人汗顏。

如今,城區城市公交運行線路由1979年成立後之初的6條增加至如今的22條。城區道路總長220.54公里,道路面積684.09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20.77平方米,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體系覆蓋城鄉。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南山公園

1998年,搬遷到平涼的教師張秀珍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平涼城區只有一個公園——柳湖公園。20年過去了,“高齡”的柳湖公園依然健在,但不再孤單。新建和整修的綠地公園、南山公園、虎山公園、寶塔公園、東湖公園、西郊文化廣場等綠地公園陸續闖進百姓的視野,實現了公共綠地“包圍”城市樓群,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25平方米。

一起闖入的還有現代化和科技化。2000年開始,移動電話、計算機、汽車走入平涼尋常百姓家,2017年底全市移動電話用戶達176.66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118.6萬戶,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騎手”變成了私家車“車手”,私人轎車保有量突破20萬輛。

40年來,曾經的“城市迷宮”,在一步步的改革發展中拆去面紗,在快速的城市擴容提質中,脫胎換骨,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道“城”就:著眼民生傳遞溫度

12月5日,莊浪縣良邑鄉李咀村,村民李福壽在自家院裡和鄰居悠閒地喝著茶、打著牌。雖然現在住得很舒適,可李福壽回憶起從前,為了修幾間磚房,吃過的苦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1981年,李福壽家第一個在村裡蓋起了新房子。灰磚砌成半牆高,雕花木門,木頭窗戶上裝上玻璃,屋頂蓋上水泥瓦……村裡老老小小都覺得新房子非常漂亮。2011年,李咀村建起了新農村,李福壽又一次搬遷,搬進了二層樓的“小別墅”,現在連城裡人都羨慕他們住的“小別墅”。

城市建設沒有休止符,最終目標是維護和發展民生,為百姓構築和諧宜居的家園。

40年來,平涼歷屆政府高度重視民生、關注民生,努力實現百姓的“安居夢”。平涼房地產業從無到有,2017年房地產投資64.03億元,超過“六五“七五”“八五”三個五年計劃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總和。住宅投資43.06億元,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7.2%。商品房銷售面積89.91萬平方米,是1992年的104倍,2017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38.9平方米。2009年以來,全市投資108.5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8.74萬戶,農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26.6平方米。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涇川縣小康屋

從以前的“赤腳大夫”到現在的“家庭醫生”,從“老無所依”到“老有所養”,從“上學難”到“上好學”,40年來,平涼構築起以基本生活、就業、醫保、養老等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社會保障網絡,補民生短板,讓城鄉居民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

40年來,平涼歷屆政府將公共資源投向社會民生事業領域,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推進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建設,2008年至2018年,全市累計實施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戶區改造93552套(戶),其中改造城市棚戶區(城中村)62780戶,累計完成投資189.89億元,共爭取到保障性住房中央、省級補助資金37.82億元。先後建成並實施崆峒區民馨家園、馬家莊等28個保障性住房小區以及224個棚戶區改造連片區。中心城區熱電聯產供熱面積達1410萬平方米,自來水日供水量由3000噸增長到3.5萬噸,建成停車泊位3.4萬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31所……

一個個惠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如同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傳遞著民生至上的溫度,譜寫著平涼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結“城”果:城鄉一體和諧發展

40年來的城鎮化建設,不僅在於數字的變化,更反映在老百姓生活的日新月異,以及各類公共服務和民生資源向基層、向農村的持續延伸。

改革開放以來,全市加快完善農村道路、配電網、垃圾、公廁、汙水處理和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投資以每年7.6%的速度逐年遞增。先後建成崆峒水庫、莊浪竹林寺水庫、崇信銅城水庫等35座中小型水庫,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6處,累計解決了189.9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2016年7月,全市76個行政村、141個貧困自然村三相動力電實現全覆蓋。

“農民轉化為市民,怎樣才能讓他們進得了城,住得下來,還要生活得好?”面對這個城鎮化進程中最核心也是最難的問題,平涼歷屆政府在探索與實踐中找到了答案:必須依靠大項目和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靜寧紅軍長征界石鋪紀念園

我市加大產業培育,加快產城融合,挖掘區域文化內涵,融合旅遊養生產業發展,建成崆峒區崆峒鎮、靈臺獨店、靜寧界石鋪文化旅遊帶動型城鎮,華亭、崇信等工業帶動型縣城和靈臺邵寨、涇川玉都、華亭安口、崇信新窯資源開發型小城鎮相繼形成,涇川黨原、靈臺百里、崇信錦屏、靜寧李店、莊浪水洛農業產業帶動型城鎮脫穎而出。

特色產業經過40年不懈奮鬥,草畜、果菜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支撐和帶動了全市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2017年全市牛存欄量72.16萬頭,肉牛出欄44.66萬頭,肉類產量8.5萬噸,“平涼紅牛”呈現品牌帶動、“牛市”發展的新景象。設施蔬菜規模不斷擴大,蔬菜產量達165.62萬噸。蘋果產業成為全市覆蓋面最廣、產業鏈價值鏈帶動力最強、帶農增收效果最為顯著的支柱產業,全市果園面積達153.72萬畝,其中蘋果140.98萬畝;水果總產量153.07萬噸,其中蘋果146.52萬噸。

一次次大手筆的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化建設,跑出了平涼城建的“加速度”,也讓居民和經濟收入實現同步增長。2017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0.8元,是1978年62元的122.7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5.1元,比1978年的301元增長84.44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549.34億元,是1978年1545萬元的3555.6倍。

改革沒有停頓,發展仍在進行。

歷經40年滄桑鉅變,平涼從沒停止前進的腳步。今日的平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繼續以建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更大決心和勇氣,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新徵程,開拓出一片更加宏偉壯闊的新天地。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往期精彩回顧

40年,平凉新城镇新生活

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快把快樂分享給您的夥伴們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朋友圈”。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建軍

法律顧問:張忠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