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大菜籃” 輻射豫中南

原標題:規模比原來增加了2.6倍 基礎設施完善功能更全 漯河“大菜籃” 輻射豫中南

漯河“大菜籃” 輻射豫中南

正在販賣蔬菜的攤販和批發蔬菜的市民。

圖/記者 胡鴻麗

一批批新鮮的蔬菜源源不斷湧入,一張張喜悅的笑臉滿載而去……10月10日,我市南關農產品交易市場異地新建項目——伊諾中原農產品交易市場正式對外營業。兩個月過去了,這個重大民生工程,順利地擔負起全市蔬菜生產、市場供應的功能,正逐漸影響駐馬店、周口甚至豫北的一些地市的蔬菜流通。12月12日,記者在這個新建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裡走訪,切實感受到了“大菜籃”的魅力。

規模比原來增加了2.6倍

記者驅車剛從107國道東側下來,一個碩大的門頭牌匾上寫著“漯河伊諾中原農產品交易市場”的字樣。寬闊的市場大門前,不時可見載滿數噸蔬菜的大貨車在地磅上過稱。“原來南關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只有50畝地,這個市場比以前整整大了2.6倍,這還僅僅是一期工程。”市場相關部門的帶班班長丁紅軍告訴記者,市場建設項目一期佔地180畝,一期總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在市場大門前左右兩側各一個大地磅,所有進出的農產品車輛均在此進行稱重。

市菜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及蔬菜批發交易的繁榮,原有南關蔬菜批發市場已容納不了更多商戶進駐需求,而市場自身的基礎設施老化、功能不完善而導致的環保、消防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漯河市城市管理中一個亟待整治的焦點。2012年,市菜辦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和投資主體,選地址、作規劃,協調政策資金給予大力支持。同時,與有關單位共同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問題,服務好工程建設,確保了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順利推進。

基礎設施完善功能更全

“這幾個是專門為葉菜類的攤販設計的攤位。”在市場一片寬闊的場地裡,幾個藍色的布棚子格外醒目。丁紅軍告訴記者,新的農產品市場的功能主要建設蔬菜、水果、綜合等共10棟四聯跨鋼結構交易用房,冷凍區、保鮮區、分揀中心,質量信息系統及檢驗檢測系統;還有物流信息平臺,調撥中心、停車場等一些配套設施。其中,還包括營業房、交易區營業房、大棚、冷庫等。

“沒想到在這裡既能賣菜,還能居住。”從南關搬遷過來的菜販張要磊從事蔬菜批發已有10來年了,原來只是在蔬菜市場裡租了一個攤位,一遇見雨雪天氣,攤位下面的泥路就變得髒兮兮的。“自從這個市場開業,我們就在這裡賣胡蘿蔔。”鄭會勇在老家開封市通許縣種植了40畝胡蘿蔔,今年每畝胡蘿蔔的產量達到8000多斤,每天凌晨他和同伴就從開封出發,拉著一大車胡蘿蔔來市場裡批發。“現在已經賣出了10畝多的胡蘿蔔,價錢也比老家

那裡高。”鄭會勇告訴記者,市場現在免費給他提供攤位,每天都有很多批發商來這裡買貨。

“為了惠及更多的市民和菜販,我們從開業當天算起,對所有的攤販實行為期半年的免除租賃費。”丁紅軍告訴記者,現在市場的攤販已經達到600多戶,已經有周口、駐馬店、南陽等多個地市的攤販在這裡安家落戶。

打造豫中南最大蔬菜產品集散中心

“這塊地方我們準備建設一個大冷庫,預計明年8月就能投入使用了。”在市場南邊的一個空地上,丁紅軍告訴記者,冷庫建成後,攤販可以直接在冷庫裡儲存各種水果和反季節蔬菜。

“這個市場是集倉儲、辦公營業、交易、商住、信息交流、質量監管、電子結算為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市菜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未來幾年,這個漯河人民的“大菜籃”將以強大的交易功能和現代化設施,吸引周邊地市蔬菜生產者和經銷商來漯購買蔬菜和銷售蔬菜,為下一步打造豫中南最大的蔬菜產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