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左旗“腦閣”

土默特左旗“腦閣”


內蒙古土默特左旗腦閣於2008年被國務院文化部批准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於腦閣和土默特左旗腦閣的由來及發展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腦閣一詞是內蒙古、山西、陝西部分地區的方言,“腦”意為舉、扛,“閣”這裡專指一個捆綁焊接的結結實實的特製鐵架子。

腦閣是集戲劇、雜技、美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綜合造型藝術。腦閣的表演形式為:成年男子身上捆綁一副焊接的結結實實的特製鐵架子,鐵架子上再扛一個兒童,兒童也用鐵架子固定,成人與兒童通過鐵架子連在一起,上下渾然一體,男子下面走,孩子在上面自然搖擺。一個成人和一個兒童的組合稱一架,架上的兒童最少一個人,也有兩個或三個。類似腦閣的表演形式在其他地區稱飄色,所以腦閣又稱飄色。腦閣下方的人為“色腳”,上面被腦的兒童稱“色芯”。

土默特左旗“腦閣”

腦閣表演時,要求“色腳”腰要挺直,扭動時把勁全部用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其動作特點是扭、顫、擺、行走、舞動和旋轉,在行進中帶動上邊“色芯”一同擺動。“色芯”身穿色彩鮮豔的衣服,扮成各種歷史或戲劇中的英雄人物,再以花草彩雲裝飾。隨著歡快、鏗鏘的鑼鼓節奏,頭和胳膊自然地舞動起來,顯得婀娜多姿、活潑爛漫,非常可愛、動人。按照民間說法,凡是上過腦閣的孩子,將會一生健康、幸福、平安、吉祥。

土默特左旗“腦閣”

腦閣表演動作中,“扭”是整個舞蹈動作的基本步伐,要求成人演員扭動時的力點全部用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扭時膝蓋稍微彎曲,以小腿的扭動帶動上邊的孩子。“顫”就是上下起伏有點顫勁,這樣肩上扛著的孩子就給人輕快、跳躍式的感覺。“擺”就是要左右晃動,使肩上扛著的孩子兩臂自然擺動。帶給觀眾輕鬆、愉快、活潑的視覺效果。

一架腦閣大多是由父子或父女之間組成,無親屬關係的一般難以組合。“色芯”的角色選擇3—8歲兒童,要求漂亮、伶俐,“色腳”的角色要求身強體壯、舞姿優美。

腦閣是一門綜合藝術,表演過程離不開音樂和道具。腦閣表演時配鑼鼓,腦閣的鑼鼓點特別講究,都是配套的,只適合腦閣表演。一般鼓點的鑼是打在強拍子上,但腦閣的鑼是打在弱拍子上,這樣聽起來輕快、跳躍和活潑,很適合小孩子的性格特點,扭起來與舞蹈動作也特別合拍。腦閣的鼓點經過幾代藝人的演練,形成現在“聯三挎五”鼓點。

腦閣的道具主要是一副鐵腰子和一至三副偏架組成的鐵架。最初腦閣的架子是木製的,木製的架子只有一人架,經過改良才變為現在的鐵製架子,偏架的數量也增加了雙人架和三人架。根據表演內容和題材,馬鞭、弓箭、銀碗、哈達、狼頭、鹿角也是腦閣表演所需的道具。

製做鐵架子的鐵要有彈力、耐力、韌性,打鐵的火溫也不能太高。

內蒙古地區的腦閣題材廣泛,豐富多彩,取材於現實生活、神話、傳說、戲劇。它不是簡單地將某個場景固定下來,而是把民間傳說、傳統戲劇、神話故事、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提煉加工以後,濃縮成一個場景,通過臉譜、造型和扮相來展示劇情。每架腦閣表現的人物和故事都不相同,一架腦閣,一臺戲。有表現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八仙過海》;表現內蒙古地區歷史、文化、人物故事的《昭君出塞》、《大汗與夫人》、《阿拉坦汗與三娘子》;還有展示草原盛會那達慕的蒙古族“男兒三藝”(即騎馬、摔跤、射箭);還有表現草原原始宗教文化現象的“薩滿神舞”。現在,腦閣在選材上還融入了許多時代的文化元素,如表現神舟六號飛船和北京2008年奧運會題材的,“色芯”扮作宇航員和福娃,體現出民間藝術與時俱進的時尚感和創新性,增強了藝術的生機與活力。

腦閣的服飾有古裝、民族服裝和現代裝。如扮演《天仙配》、《白蛇傳》、《西遊記》時著古裝,表演者衣著錦繡,隨樂起舞,頗有飄飄欲仙的感覺。表演民族和本土題材的故事則著滿族、回族、內蒙古“三少”民族(即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的民族服飾。內蒙古地區的腦閣表演在服飾上顯示出本地區民族服飾特色,使得節目表演錦上添花。

腦閣與其他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如:踩高蹺、跑旱船、坐花轎、舞火龍、耍獅子等項目相比,具有技巧性、靈活性強、難度性高的特點,具備了雜技的一些特徵,憑藉其行進靈活、生動活潑的優勢,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土默特左旗“腦閣”

關於腦閣的起源,迄今為止,沒有發現確切的文字記載。大部分民間文化學者認為,腦閣是由隋唐時期山西等中原地區民間 “抬閣”、“節節高”、“背棍”的表演形式演變而來。

隋唐時期,佛教傳入中原,民間拜佛祭神遊行活動隨之普遍興起。為了抬菩薩、抬神仙遊行,人們設計、製做了形似樓閣的神轎,轎中擺放著佛像和神像,並配備了侍佛、侍神的童男和童女,造型有3層或5層不等,高達3—5米,一般每層1人,也有的底層4人,中層5—6人,頂層1人。由4人或8人抬著,在民間鼓鑼和鑔以及嗩吶的伴奏下緩緩行進,稱之為“抬閣”。

“節節高”是一種帶有雜技性民間舞蹈。由一成年人當底座,肩上站一個六七歲兒童(多為男性),孩子在肩上不綁不繫,沒有任何扶靠。表演時,下面的成年人隨鑼鼓和鑔的伴奏左右搖動,肩上的孩子亦隨底座的動律自然舞動,在遊行隊伍的行進中,做出各種姿勢。

“背棍”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成人背上捆綁鐵棍,上系一兒童懸空,上下配合表演。另一種是在成人背上捆綁假人上下配合舞動表演。

鑑於這些表演形式,專家學者認為:腦閣是借鑑節節高、背棍的表演形式,在抬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原本是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種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消災祛難。開始時由人裝扮成神,在寺廟內表演,後慢慢地變為沿街表演。幾經發展把神的扮演者固定在木板上,增加了表演的色彩。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項民間祭祀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大,內容繁複的民間社火表演形式。所以說腦閣就是人民群眾長期以來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枝獨特的民間藝術奇葩。它源於唐代,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興起,後經中原人南遷、北遷,將它傳至大江南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下,形成了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表演形式。如水上表演的稱“水色”,馬上表演的稱“馬色”,有抬閣、轉閣等,形式多種多樣。綜合歷史記載和專家考證研究,腦閣傳承到今,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土默特左旗“腦閣”

內蒙古地區的腦閣,傳入較晚。歷史上,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由於處於長城附近、黃河中游,天然地成為北方草原與中原的交叉帶,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交匯帶。毗鄰的晉陝等地的農民和商人越長城、渡黃河來往於內地、草原,逐漸成批地移民至鄂爾多斯高原、土默特平原、陰山南北謀生髮展,帶來中原的知識、技術和文化。就是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晉陝移民帶來的腦閣在內蒙古廣大地區落地生根,傳承壯大。資料記載,腦閣主要分佈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及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寧夏、甘肅等部分地區。

土默特左旗腦閣,相傳是清康熙年間土默特王爺為迎接康熙皇帝舉行盛大慶典時,從山西地區引進的,流傳至今已有300餘年。土默特左旗腦閣主要分佈在畢克齊鎮、北什軸鄉、白廟子鎮、察素齊鎮友好村。

土默特左旗的腦閣以畢克齊鎮的腦閣最早、最有名望,一直是民間社火活動的主要項目。

“文革”期間,土左旗腦閣表演曾一度停止,畢克齊的老藝人們精心發展起來的腦閣道具、服飾一夜之間被當作“四舊”燒燬。他們悄悄從廢品裡搶出一副腦閣鐵架暗中保存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腦閣這項民間藝術又在人民群眾中興起。

1980年,畢克齊鎮臘鋪村村委會根據保存下來的那副鐵架子,定做了10副。這門久違的藝術珍品再現在觀眾面前。1985年,畢克齊的腦閣發展到23架,並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演出隊伍。在畢克齊腦閣的帶動下,察素齊鎮友好村也辦起了腦閣。腦閣表演成為當地大型文娛活動、節日慶典中最受人們喜愛的節目之一。

1989年春,在土默特左旗旗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由土左旗文化館組織,土左旗腦閣團來到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腦閣表演首次在南國亮相,立即引起巨大的震動。在人們的想象中,戈壁、大漠不會有如此高雅的藝術。一時間國人被傾倒,外國友人也被傾倒。一位八十歲的香港老人為了欣賞內蒙古的腦閣,竟然四次跨過羅湖橋頭。

為了鼓勵腦閣發展,不少港澳同胞捐錢捐物,在愛國僑胞的支持下,南下演出團逐步對腦閣作改進,鐵架子也穿上了服裝並且可以轉動,十分輕巧。夜間演出,架子上各種彩燈閃爍,腦閣的扭、顫、擺更是表演得引人入勝。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考察時,在深圳觀看了土默特左旗腦閣隊的表演。

土默特左旗“腦閣”

近幾年,隨著當地勞動人民生活品位的日益提高,腦閣的服裝、道具、人物造型也有了很大改進。現在腦閣表演不光在土默川大地展示風采,而且已走向全國。2006年10月1日至9日,土默特左旗腦閣隊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赴廣州省番禺區參加“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暨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作品《吉祥草原》以精彩表演榮獲優秀入圍獎。

2006年,國家文化部、自治區政府、呼市文化局先後下發《關於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通知》和《關於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方案》,《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上級文化部門的工作指導要求,土左旗文化局成立了土默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列入2006年文化工作的重點,制定了土默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具體實施方案。旗文化館和各鄉鎮區域服務中心、文化站成立相應普查機構,建立工作機制,制定普查工作計劃。

土默特左旗“腦閣”

2006年8月20日,普查組從畢克齊鎮的民間腦閣藝術入手開始普查工作,工作人員歷時一個多月,冒著酷暑,深入到鄉鎮、田間地頭、民間老藝術人中進行調查、採訪、摸底。通過文字、口述、照像等方式,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畢克齊鎮的腦閣分佈狀況、數量、生存環境、傳承人譜系、保護現狀、存在問題等相關情況。

2007年,普查組經過認真總結,編制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2008年6月,土左旗腦閣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此,腦閣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瑰寶得以冠名保護。李雙財、胡連剛、楊柱柱、溫玉槐成為代表性傳承人。按照保護計劃,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將完成各項建檔工作,加強腦閣的藝術研究學術化、理論化,使表演更具時代性、藝術性。將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各鄉鎮組建表演隊,大力培養表演人才,形成地區文化品牌,為促進土左旗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大作用。

土默特左旗“腦閣”

腦閣融戲劇精華、舞蹈飄逸、雜技玄妙、色彩繽紛、造型優美於一體,它熱烈、豪爽、動感強烈,具有濃郁的民間風格和地區特點,體現了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融合,是人們歡樂吉祥的縮影;是數百年來,民眾集體審美和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現,堪稱民俗文化之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土左旗腦閣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珍品必將煥發出新的光彩。

土默特左旗“腦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