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設計師,如何進行職業規劃才能活得有意義?

寒地神牛


作為一名設計師,無疑是很苦逼得一個行業,但是做好了也是一種很有成就感得工作。說起規劃,最終得結果就是自己幹,開公司,接單子,自己開拓業務,各方面都要大包大攬。


我們樓上有三戶人家都是自己開了公司,做創業設計得。

第一家是男方開始在一家公司做家裝設計,每個月給他開的工資是1.8萬,但是他老說自己幹活多,加班多,但是薪資不高,其實對於我都覺得好生羨慕了。他是一個不甘於現狀得人,私下裡和一個前同事私下接活幹,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方案,非常專注,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大夏天我們在烤串,他們在旁邊邊喝酒邊聊工作。


後來他辭職單幹了,註冊了公司。我問他效益如何,他呵呵得笑著,說肯定比給別人打工強多了,據他給我得反饋,我覺得一年六七十萬應該是不成問題,就是有一點不好,很多客戶會欠款,不能及時支付合同款,需要你頂起催債,他說這一點不是很好,但是他依然覺得自己出來單幹很棒。

第二家是一對夫婦,四十多歲,兩個人都是設計出身,註冊有自己得公司。我們樓道里有很多發小廣告得人,把整個樓道貼的花花綠綠,難看極了。這個女士自己拿著自己調配的特殊白色顏料,一點點的用小刷子把那些小廣告刷的看不出來了,就和白牆一樣的乾淨漂亮,我開始以為她是物業的人,其實不是。她是義務給大家幹這些,當然真的很感動。


這個女士,在我們樓前面的空地自己種了很多五顏六色的鮮花,每天提水給小花們澆水,真的挺辛苦的,但是那一塊空地光禿禿的,因為有點鮮花的點綴,顯得漂亮極了。也許,做設計的人,內心你永遠有著一顆追求愛和美的心。


第三家是我們樓上的一個單身男子,他也是自己開的設計公司,為人很憨厚。一次我家孩子生病,我想讓他和我一起陪孩子去看病,他二話沒說開起自己的車拉我們過去,真的挺感動的。


做設計的人,都有一顆溫暖的心,一顆善於發現美和創造美的心。我覺得作為設計師,最好的規劃就是未來自己跳出來單幹,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徹底的發揮,反正我周圍這幾個鄰居自己開公司,都做得不錯。


祝福你,希望你以後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做出一番成績,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你而變得更加美麗可愛。



天道孔子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雖然說目前的自己還不是什麼大名氣的設計師,每天都在甲方爸爸的各種要求中疲於奔命,經常面對一堆修改意見和畫不完的圖紙而不知所措,但是作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設計師,每當自己的作品從草稿的構思到竣工交付,那種成就感是無以倫比的,應該會超過大部分的設計師。

這麼說是因為我在大學的專業是日語,和空間設計沒有半毛錢關係。

高考之前明明喜歡的是繪畫,卻因為錯失了去美術班進一步學習的時機,未能參加藝考,陰錯陽差地選擇了日語,這使得畢業了之後的我花了整整8年才從一個普通的日語翻譯變成了一名空間設計師。

這8年間我是這麼規劃並且付諸行動的。


  • 進入一家大型的日本設計公司從事日語翻譯工作

這是日語出身的我唯一能接觸設計的機會。


  • 使用CAD進行圖紙的翻譯

自學CAD,然後有機會接觸圖紙翻譯,日翻中或者中翻日,無論是哪種,為了正確翻譯好這些專業的術語必須詢問設計師或者工程人員,要麼自己翻閱資料。這讓我對施工材料和工藝有了初步的瞭解。PS:日本設計公司製作的圖紙真的很詳細,下圖只是一般的擴初圖,但是裡面的詳細程度並不比咱們的施工節點圖少,內容就是我翻譯的中文。


  • 自學3DsMax

公司不是學校,沒人會主動教你這些,必須自己主動去學。我是抓住翻譯的縫隙時間學習的,開始無論是模型還是燈光都很不專業,後來趁效果圖組人手緊缺的時候參與了幾個大項目的製作,水平便突飛猛進了,印證一句話,實踐出真學識!

下圖是我在日本設計公司工作時畫的效果圖。

  • 週末報名室內設計業餘班

把業餘班當科班來學習,關於手繪基礎、關於材料、關於施工工藝、關於製圖規範、關於提案書製作,甚至關於建築風水學,這些業餘班教的內容一點兒也不比科班少,只是你是否能沉下心去學習。我在畢業了之後還順勢考了二級建造師。雖然跟空間設計關係不大,但是有了它客戶會非常信任你。當然,這些也花了我三年時間,相當於讀了個研究生了。

  • 成為一名製圖員

這很重要!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製圖員,除了熟練掌握CAD操作,瞭解製圖規範,你還必須瞭解施工工藝、施工材料性能等,做了2年製圖員後我才覺得自己脫離了日語專業,成為一名空間設計的業內人士。

  • 製作提案書並作為主講人參與方案彙報

如果說提案書的製作靠的是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積累,那作為主講人參與方案彙報則是由製圖員向設計師轉變的關鍵。作為彙報人,你必須鼓起勇氣在一眾甲方爸爸面前自信、從容不迫地陳述自己的提案書,並解答他們的問題。說句實在話,在某些大場合有時候在開場時我還會有些緊張,不過進入狀態之後就好了。

下圖是我設計的餐館鳥瞰圖。

竣工照片局部


  • 最後是永無止境地學習

設計沒有一招鮮吃便天下的捷徑,光有靈感和抱負還不行,無論是材料還是施工工藝的更新迭代都是日新月異的,我們必須保持一顆積極向學的心。我在頭條號的文章裡寫了不少新科技材料或設計的文章也是一種學習,或者上海每一次關於材料和設計的展會我都會盡量參加。

以上我的規劃和經歷希望能給你做個參考。你說得對,作為設計師要活得有意義必須有職業規劃,但是最重要的是保持熱愛熱情


空間美刻度


啊,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非常高興,你對自己呀,這個未來有這麼深度的思考,

哦,按照我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規劃的經歷來看啊,我給你提三點建議

作為一名設計師,嗯,他也職業規劃的一般來說3種路徑

第一種路徑,就是做一個專職的設計師,匠心有匠心的設計師,俺在設計這一條路上啊,做出自己的做出自己的成績,情懷和自己的興趣。

一句話,玩藝術玩出逼格玩出深度玩出生活😊

第二個呢,第二條路徑,嗯,就是不僅僅是在設計師這行業通過設計師向管理管理階層學習,高管團隊領導向這方面轉型那也可以說啊,叫升級做一個管理型的高管哦,

一句話,就是玩管理帶團隊懂人性善合作。

第三個路徑呢?嗯,其實就是創業者,嗯,然後呢,通過啊,設計師這個行業還有這種資源客戶資源積累後開始自己創業,

去創業的自己做一個企業家。

一句話,就是從設計領域切入做個不僅僅是設計的事業,創新創業。

這個是目前最實在實用的職業規劃,我的成長路徑是前5年走第一路徑,中10年走第二條路徑,今4年走第三條路徑。所以不同時代不同階段需求不問,也可以組合前進。

好了嗯,我的啊,通過我的經歷,我跟你提出的這個三條路徑,哈哈,分享到這裡,我是梁金老師,歡迎你關注我



梁金丨互聯網實踐


必須承認一點,設計師這個職業不單純具有技術性,它同時應當融合了哲理、美學的特質。正是因為有了設計師的創造,我們的生活品質才得到不斷提高,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如此美好。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首先應讀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理。只有熟知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你才能更好的表達你的作品。二是要大膽創新,在有限的空間時間裡無限的想象,只要不違背萬物理論,都可以視為合理。三是要獨樹一幟有自己的風格,但凡偉大的設計師多是幾年乃至更久出一個成熟作品,一經問世便成為經典。四是堅持在一個領域搞創作,如果可能就建立一隻志同道合的團隊,無論以後是自己開工作室還是幫人打工都不要忽視團隊的力量。



嘉州鬍子遇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職業規劃也是我按的個案中經常會涉及到的。

職業規劃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大步:

1、我想要的是什麼?

你需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在設計師這個職位上想要達到的何種高度,世界範圍的頂級設計師,國內頂級設計師,還是你們單位內的頂級設計師?

2)什麼時候達到這樣的高度,3年,5年,10年?

3)這個目標是否是我內心真正想要的?很多人做了幾十年的工作會發現自己做的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是內心需求與職業理想的整合,如果能比較好的融合在一起就是比較滿意的狀態了,但真正能做到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是很少的,有很多外在因素制約著我們。

2、我如何做才能獲得我想要的?

接著前一個問題,你需要去分析,你獲得那樣的成就需要的條件有哪些,包括自己的知識、能力、人脈、關係、資金、時間投入等。。比如你的資金不足,你需要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達到資金數量的需求,你的知識不足,你需要經過多長時間的學習來補足,你的實踐經驗不足,你需要多長時間的底層的鍛鍊。。。。。。

3、我現在在做什麼?

我現在做的工作與我的想到達到的目標距離有多遠?現在所做的一切跟這個目標有沒有關係,是否在同一個領域,是否需要相同類型的知識技能。大體上分為兩類:一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發展,比如現在就做平面設計,今後的目標也是在平面設計這一方面取得較大的成就;另一類就是自己想要的跟現在做的關係不大,比如有些人現在做銷售,他的目標是做一個僵知名的教師,這就屬於跨領域了,你需要權衡你這樣做的後果。比如可能要辭職重新找工作,辭職期間的生存問題有沒有保障,辭職期間家人、朋友、社會以及自己的壓力會很多,你能承受多少,能堅持多長時間?


日月峰心理諮詢師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有點.......太.......

怎麼活得有意義和選擇什麼職業,兩者的關係是相互矛盾的。首先要知道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然後得清楚工作與生活中其他部分的佔有比例,需要一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跟我們遇到人有很大關係。有多少人忙忙碌碌、跌跌撞撞、歷盡艱辛到死都還找不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

面向生活談工作,在職業規劃裡就是對合理使用時間的規劃;

面向工作談生活,在職業規劃裡就是對投入產出比例的規劃;

這裡,我不想說明路在哪?怎麼走?因為我也沒找到我的平衡點。這是我們耗盡一生,直到心跳停止,都想搞清楚的問題。換句話說,在棺材蓋沒蓋上來之前,誰敢說他(她)今生沒走錯?

那麼,至此

對於這個問題的結論就出來了:

職業規劃關乎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看準一個遠大的方向,奔著最好的結果,勇敢的一步步踏踏實實走下去。


第三空間創意設計


設計繼科學藝術之後的第三大智慧。建議你去看視頻:清華美術設計院柳冠中先生他對設計的詮釋。






偉光星空之音樂賞析


如果說你是做室內設計的話,首先你要給自己定一個方向,那定方向呢,首先要從瞭解自己開始,深化設計呢,就比較偏技術性一些而比較枯燥,而方案呢就比較是發散性思維要強一些。如果是性格比較內向的話,可以選擇技術性稍微強的生化,然後就要做起來不會特別的彆扭,而方案呢,如果說性格即使內向,但發散性思維比較好,做事情比較有創意,有idea,那選擇做方案可能會比較得心應手一些。那方人員給甲方做彙報的時候呢,也是要求自己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所以要可以練習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好的方案,先從深化設計做起,然後慢慢轉向方案。


鹽姐為自己代言


這是一個偽命題,作為職業的話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叫做活的有意義,俗話說得好,做一行厭一行,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意義。


文博傢俬


如果你真的夠熱愛設計,把設計當做是自己一生的要做的事,那你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