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法國畫家布格羅的作品是重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

詩夜城主


歐洲文藝復興(14——17世紀)期間,經過達芬奇、拉斐爾、提香、喬爾喬內、丁託列託等一批油畫大家,從形式、內容到思想上對油畫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改進,到文藝復興末期,可以說,“古典主義”油畫風格被髮展得近乎完美。

布格羅《姐妹》

而在這時,一些有想法的油畫家,試圖從其它方面改進油畫。首先是德國油畫大師魯本斯(1577——1640),他變靜為動,試圖通過動態的人物造型來體現隱藏在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同時,魯本斯色彩和筆觸進行了變法,給畫面色彩中加強了視覺感受力,以及比較鮮明的筆觸運行痕跡。魯本斯的變法,成就了“巴洛克”風格。

布格羅《塞姬的狂喜》

接著是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1606——1669),他發明了“倫勃朗式用光”,用光影效果的強弱,有效改變了畫面的視覺感受,又突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下來就是18世紀以布歇和華託為代表的“洛可可”風格,在畫中強調展現精巧、纖細、華麗的造型,旨在發揚油畫的裝飾意味和表現人物的內心慾望。

布格羅《心之甦醒》

再下來,出現了以西班牙畫家戈雅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到19世紀中前期時,浪漫主義再法國發展到了頂峰,誕生了籍裡柯、德拉克洛瓦等大師。

浪漫主義發展之時,法國正取得了大革命的勝利,人們熱情高漲,精神思想非常狂熱。因此,浪漫主義為了表現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就以展現“革命激情”作為此流派的藝術宗旨。可以看到,浪漫主義風格喜歡追求高大全,追求色彩的華麗絢爛,追求造型的張揚,整個畫面充滿感性格調。

布格羅《祈禱》

此時,學院派代表畫家安格爾(1780年——1867年)認為,浪漫主義風格破壞了油畫應有的理性元素和典雅唯美的特徵,倡導各個畫家向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學習,拋棄主觀情緒,重新發掘油畫的理性美和共性美。可以說,在安格爾的引導下,另一批畫家掀起了復古風。因為他們的風格跟“古典主義”風格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被稱作“新古典主義”。

布格羅《聖母子》

布格羅(1825年——1905年)是安格爾的得意門生,他當然要追隨老師的藝術宗旨。事實上,在安格爾去世後,布格羅成為“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一直引導著此流派跟其它流派抗衡。

布格羅的繪畫風格比起老師安格爾,完全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在唯美、典雅、細膩的基礎上,在構圖上追求形式美,三角形構圖和S行構圖被他運用得爐火純青,同時,他喜歡突出人物平和、安然的內心世界,他的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宗教情懷。


鴻鵠迎罡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期,法國乃至西歐的幾個國家的畫壇流行起了一股新古典主義的潮流。

引領這股潮流的主要領軍人物就包括法國學院派畫家布格羅。



年輕的布格羅學習的就是學院派風格的繪畫。

在他21歲那年,進入了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學習了四年,後來又因為學業成績突出再到意大利的Villa Medici (美第奇別墅)留學進修了四年,學習的基本上是學院派所強調的古典主義畫風。

特別是在意大利的四年,布格羅全面系統地學習研究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大師的原始名作,由此而確立了他對古典主義畫風的堅持。



布格羅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拉斐爾極其敬仰,複製了拉斐爾不少的作品,可以說對拉斐爾的作品是推崇備至。

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給布格羅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作品可以是向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的最好的致敬,他的作品運用的是古典繪畫的構圖,連形式和主題都是一模一樣。



布格羅在學習他老師安格爾的基礎上,繼續追求更加極致的形式完美的古典主義畫風,以致於他的作品唯美到極致的地步。


然而,他畢生堅持傳統的唯美主義的學院派風格,也遭到了當時很多革新派的非議。

在創新人士看來,這種將目光投向古希臘、古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需要了,藝術的發展不應該是保守和守舊的。


布穀公社


對於我這個喜歡唯美寫實油畫的畫迷來說,每當看到布格羅的名字,就有一種欽敬而親切的感覺,因為布大師的畫太美太招人喜歡了,不是一幅,不是幾幅,而是全部。



走進布格羅的畫廊,彷彿走進美的世界。一幅幅至真至美的人物(人體)油畫丰姿綽約、溫婉韻致、婀娜多姿、纖巧靈動、沉靜典雅、形態各異,真心是美侖美奐,美不勝收,美到了極致。如果說西方數哪位畫家的人物(人體)畫又多又美,我以為非布格羅莫屬。



阿道夫·威廉·布格羅(1825一1905),十九世紀法國唯美主義寫實繪畫大師,學院派代表人物。布格羅深受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寫實藝術的影響,拉斐爾是他最崇拜的偶像。年輕時的布格羅喜歡臨摹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特別是拉斐爾的畫作,他幾乎全部臨摹了一遍。在臨摹中,細心揣摩,得其要詣。為其後來的唯美寫實藝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九世紀的法國,文藝空前活躍,各種流派繪畫藝術競相產生並發展,而古典唯美寫實這時已顯得不合潮流,落伍落寞,布格羅因此受到不少的詬病和冷嘲熱諷,畫作在當時也不大受歡迎。但布格羅不為所動,不趕時髦,不改畫風,執著地固守自己的藝術信念,一直堅持著唯美寫實。



而且布格羅更加註重畫面整體與局部的統一,人物動態和靜態的結合,更加註重細節的刻畫和把握,把唯美寫實油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被認為是一個在“忠實追隨拉斐爾藝術中力求創新發展的畫家”。直到布格羅去世以後,他作品的藝術價值才越來越為人們所看重,他在法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終於被認可。布格羅被譽為法國和歐洲十九世紀最重要的偉大畫家之一。


誰憐一燈影


可以很肯定的說,全世界的人都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視為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時代,相比較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所謂的文藝復興時期則被後人看作是西方人類文明的新生,既然是文明時代,那就會有文明才學的人士,


比如被稱之為“歐洲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文藝復興結束之後的西方畫壇從未缺乏過藝術大師,稍微瞭解一下就知道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是“古典主義”,十七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結束了,十八世紀法國偉大畫家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風格誕生,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就一字之差,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更加清晰明朗,好比是早上八點鐘時期的陽光,然而即使安格爾再有才華和能耐,也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裡,將無限的藝術風格發揮到巔峰,藝術需要不斷的繼承與延伸,

同屬於法國畫家的布格羅就像是個藝術文曲星繼承了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為何布格羅偏偏執著於“新古典主義”藝術的研習和創作,這說來話長,只能用一句話概括

“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天生是用靈魂來創作的,具備了預知藝術未來走向的思維,取古人的藝術精髓,走屬於當下的創新之路”,

之所以說布格羅的作品是重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不只是因為布格羅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天才藝術大師們的作品,更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還沒“站穩腳”,就是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意思,要知道藝術只有被社會和人們認可才能生存下來的,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固執的認為好就可以的,



所以布格羅用他自己的藝術智慧和眼光,讓自己的作品還原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這樣才被社會和人們認可,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布格羅的作品都是描繪“被理想化的世界”,給人們“全新”的視覺效果,在審美上不疲勞、不壓抑,這也是其作品風格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不同的地方,欣賞藝術作品要善於發現細節,便是這樣。


詩夜城主


感謝生活272670541的邀請!

法國畫家布格羅是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學院派掌門人安格爾的得意門生和忠實的衣缽繼承者。新古典主義是十九世紀以來興起的一個重要美術流派,它崇尚古希臘繪畫莊重典雅,主張學習傳承文藝復興時代畫風素雅、構圖平整、造型嚴謹的藝術風格,尤其是拉斐爾優美高貴的審美傾向。它對扭轉巴洛克繁複奢華、洛可可纖巧富麗的浮華之風起到積極作用。

但是,新古典主義形成的學院派過於強調復古的藝術傾向,將文藝復興時代的審美作為金科玉律,在以籍裡柯、德拉克洛瓦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和庫爾貝為代表現實主義的論戰中,特別是印象派的衝擊下,逐步退出油畫統治地位。但布格羅至死堅持他的藝術主張,沒有向新生代繪畫力量妥協,他的創作始終帶有濃厚的文藝復興時代風格。這他的成功之處,但也作為守舊者成為後來者批評的耙子。


儒客非儒客


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多畫作跟宗教信仰有關。追求人的自由解放,所以很大畫都是表現人體美。


楓濤3


歐洲文藝復興(14——17世紀)期間,經過達芬奇、拉斐爾、提香、喬爾喬內、丁託列託等一批油畫大家,從形式、內容到思想上對油畫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改進,到文藝復興末期,可以說,“古典主義”油畫風格被髮展得近乎完美。

布格羅《姐妹》

而在這時,一些有想法的油畫家,試圖從其它方面改進油畫。首先是德國油畫大師魯本斯(1577——1640),他變靜為動,試圖通過動態的人物造型來體現隱藏在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同時,魯本斯色彩和筆觸進行了變法,給畫面色彩中加強了視覺感受力,以及比較鮮明的筆觸運行痕跡。魯本斯的變法,成就了“巴洛克”風格。

布格羅《塞姬的狂喜》

接著是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1606——1669),他發明了“倫勃朗式用光”,用光影效果的強弱,有效改變了畫面的視覺感受,又突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下來就是18世紀以布歇和華託為代表的“洛可可”風格,在畫中強調展現精巧、纖細、華麗的造型,旨在發揚油畫的裝飾意味和表現人物的內心慾望。

布格羅《心之甦醒》

再下來,出現了以西班牙畫家戈雅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到19世紀中前期時,浪漫主義再法國發展到了頂峰,誕生了籍裡柯、德拉克洛瓦等大師。

浪漫主義發展之時,法國正取得了大革命的勝利,人們熱情高漲,精神思想非常狂熱。因此,浪漫主義為了表現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就以展現“革命激情”作為此流派的藝術宗旨。可以看到,浪漫主義風格喜歡追求高大全,追求色彩的華麗絢爛,追求造型的張揚,整個畫面充滿感性格調。

布格羅《祈禱》

此時,學院派代表畫家安格爾(1780年——1867年)認為,浪漫主義風格破壞了油畫應有的理性元素和典雅唯美的特徵,倡導各個畫家向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學習,拋棄主觀情緒,重新發掘油畫的理性美和共性美。可以說,在安格爾的引導下,另一批畫家掀起了復古風。因為他們的風格跟“古典主義”風格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被稱作“新古典主義”。

布格羅《聖母子》

布格羅(1825年——1905年)是安格爾的得意門生,他當然要追隨老師的藝術宗旨。事實上,在安格爾去世後,布格羅成為“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一直引導著此流派跟其它流派抗衡。

布格羅的繪畫風格比起老師安格爾,完全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在唯美、典雅、細膩的基礎上,在構圖上追求形式美,三角形構圖和S行構圖被他運用得爐火純青,同時,他喜歡突出人物平和、安然的內心世界,他的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宗教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