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有哪些症狀?

健康之家0709


頸椎病是現在人們經常遇到的一種疾病,比如上班族長期的伏案工作,其實在以前頸椎病應該是年齡比較大的老年人常遇見的,但是隨著現在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病情開始年輕化。

在這裡很多人會將頸椎病跟背部頸椎疼痛理解為不同的疾病,其實背部的緊張疼痛應該是屬於頸椎病的一種症狀,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頸椎病引發背部疼痛。


哪些情況會引起背部緊張疼痛呢?

經常彎腰駝背的人就很容易引起背部疼痛,這是因為人體的菱形肌在長期的被牽拉時,就會引起背部出現緊張疼痛。

平時坐姿不良,以及很多程序員習慣性的把計算機放在高低不正確的位置對背部也是有影響的。比如當桌面調節的比較高,那麼人們在敲打鍵盤的時候就需要抬起雙臂,導致雙側肩膀的肌肉過於緊張而出現痠痛的情況。

如何改善背部緊張疼痛呢?

上班的時候覺得疲勞,可以起身走動一下,也可以伸伸懶腰,或者是將頭部轉動鍛鍊一下。同時下班一回家衝個熱水澡也是一種特別好的放鬆方式。


KK健康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表現很複雜,不同的型態表現的症狀不一樣。臨床上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和混合型頸椎病。每一類型的頸椎病臨床表現都不同。

  頸椎病的症狀與其分型密切相關,臨床上包括:

  1、頸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酸脹感,勞累後加重。

  2、神經根型頸椎病:由於頸椎的病變,導致運動神經根受壓,導致上肢的運動和感覺的障礙,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感,包括疼痛、麻木、酸脹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卡壓以後導致的頭暈、頭痛、血壓改變、噁心等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物模糊、耳鳴等。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交感神經受壓以後引起來的胸悶、心慌、胃腸不適、噁心、想吐等表現。

  5、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以後,導致的共濟失調,就是上下肢的運動不協調,人站立的時候穩定性變差。上肢表現為持物無力,精細動作完成困難;下肢表現為走路不穩,行走有踩棉花感。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專家範濤特別提示:平時感覺頸部有疼痛,局部肌肉的僵硬,或者局部肌肉的麻木,還有前臂的疼痛,背部的疼痛也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特別是出現了脖子疼,胳膊麻,甚至手麻,這種情況要到醫院就診檢查來確診。如果有的病人出現頭暈,是不是一定是頸椎病呢?不一定。如果出現頭暈自己無法鑑別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一系列檢查,因為80多種疾病可以引起眩暈,但是實際上頸椎引起的眩暈可能僅僅佔3%左右,所以如果出現以眩暈為主的,最好先看神經內科,進行一些相關檢查。



頸椎病為50歲以上人群的常見病,男性多見,好發部位為頸5~6,頸6~7。起病比較隱蔽,症狀常不典型或疼痛時重時輕,有時甚至可以自行緩解,因此不被廣大病人所認識。


那麼頸椎病都有什麼樣的表現? 頸椎病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而各個類型的頸椎病,它的臨床表現都會有一點區別。頸椎病中脊髓型頸椎病症狀最嚴重,患者一般會感到手部的麻木,運動不靈活,尤其是精細的那種活動,手的握力會逐漸下降,下肢無力,步態不穩,有一種踩棉花的感覺,後期會有可能出現大小便功能的障礙,會表現出尿頻,排尿,排便困難等。

第二種神經根型頸椎病,此類病人一般都會覺得頸部疼痛或僵硬,短時間內這種感覺會加重,而且會延至肩部和上肢。而且在用力咳嗽,打噴嚏及頸部活動的時候,這個疼痛會更加的劇烈,皮膚會有麻木,過敏等感覺改變。手指動作不靈活。第三種椎動脈型頸椎病,得這類頸椎病的病人,最常見的感覺就是眩暈,而且一般都會伴有耳鳴,耳聾,噁心嘔吐等症狀,頭頸部的活動或者是姿勢改變,可以使這個眩暈的症狀加重。

另外,猝倒是這種類型頸椎病的獨有的特徵,就是說病人在頭部突然活動,或者是姿勢改變的時候,突然暈倒,而倒地後再站起來,可以繼續正常的活動。同時這個類型的頸椎病也會有頭痛的表現。最後一個類型就是交感神經型的頸椎病,病人可能會有偏頭痛,視物模糊,眼球脹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有時也會出現心律失常,心前區疼痛,血壓增高的症狀。相反的,此類病人也有可能會出現怕光流淚,頭暈眼花,血壓下降的症狀。

想要預防頸椎病,首先就要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比如在你工作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頸部的平直,在睡覺的時候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體位。儘量不要選擇過高,或者是過低的枕頭,一般枕頭的高度是頭頸部壓下去之後,一拳高為宜。另外就是在平時工作的時候,注意避免外傷,要加強自己頸部肌肉的功能鍛鍊,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要定期遠視緩解肌肉的勞損。

作者:賀雲,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遼寧營養師事務所簽約講師。


營養百事通


隨著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出現,無論小孩、青年還是中老年都對手機愛不釋手,因此頸椎病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門診上每天因頸椎不適而前來就診的患者不在少數。頸椎病,現代"文明病"的一種,是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表現出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頸椎綜合徵,因此又被稱為"頸椎綜合徵",其主要是由於頸椎的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等,導致了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等組織受到壓迫。

頸椎病的早期主要臨床表現為頸部肌肉痠痛、僵硬等不適,在長期伏案或勞累後症狀會有所加重。但是經過一般理療或適當活動後,上述不適多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如果仍舊不能改變生活方式或去掉引發頸椎不適的因素,則隨時間推移有可能引發更多不同臨床症狀:如出現上肢麻木、疼痛等,這可能是壓迫神經根所致;如出現頭痛、頭暈、嘔吐、噁心等,這可能是壓迫到了椎動脈;若出現上肢發麻、下肢發軟亦或腳踩棉花感,甚至出現大小便困難等,則可能是壓迫脊髓所致,這也是一種較嚴重類型的頸椎病,如果出現此類型症狀,建議您一定要儘快就醫,以免更嚴重疾病的發生;如果出現心慌、出汗等一系列症狀,則可能是壓迫到了頸部周圍的交感神經,此類型患者往往會僅考慮心臟或內分泌疾病而忽略頸椎病。

以上各種症狀常常互相伴隨出現,通過相關體格、影像學檢查,多不難做出診斷。

本期答主:周凱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頸椎病一般分四種類型,各個類型的症狀各有不同。下面我對每一個類型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1、頸型頸椎病 患有頸型頸椎病的患者常常會感覺頸部的酸、痛、脹等不適。很多女性患者會感到肩胛骨的內側疼痛不適。

2、神經根型頸椎病 患者常常感到頸部不適,頸肩部疼痛,上肢神經壓迫區域感覺麻木。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肌肉萎縮。

3、脊髓型頸椎病 病情通常從下肢發沉、發麻開始,慢慢會行走困難,嚴重者步態蹣跚。很多患者會出現雙足採棉花的感覺。上肢出現症狀一般會稍遲於下肢的症狀。會感到雙手無力,不能完成扣衣服紐扣、寫字等日常簡單動作。椎動脈型頸椎病 其主要症狀就是眩暈、頭痛、猝倒。眩暈常常發生在頭旋轉時。頭痛以雙顳部疼痛為主。猝倒常常毫無徵兆,突然發生。



自我注意

頸椎病發作時為緩解症狀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頸部制動、休息。可以使用頸託和圍領。除脊髓型頸椎病外還可以應用頜枕帶牽引治療。

2、理療,通過理療可以加速炎症水腫的消退,減輕不適症狀。

3、可以口服布洛芬、甲芬鈉酸等非甾體止痛藥的對症治療。通過止痛藥可以明顯緩解疼痛症狀,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6、病情頑固,有手術指徵者,可行手術治療。


骨科姚大夫


頸椎病的主要表現為頸項及肩背部痠痛不適、手臂痛、麻、無力,頭痛、頭暈、噁心、耳鳴、視物模糊、心慌胸悶,走路不穩、發飄、四肢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控等症狀。

如果說當你患了頸椎病而不敢確定還不想去醫院去檢查的話這裡可以教給大家一些自我檢查發現的方法,例如當你出現以下的一些症狀的話,那你患有頸椎病的可能就十分的大了,頸肩痛:僅僅表現為頸肩部疼痛,上肢疼痛:肩、臂、手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手指麻木是一種常見症狀,肢體麻木:頸椎後緣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壓迫頸部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眩暈:因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的眩暈,頭痛:頸推病引起的頭痛以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最為常見等等原因,都有可能是你已經的了頸椎病。

就算是你已經患有了頸椎病也不用擔心只要你運用科學的治療方法還是能夠治癒的。

下面介紹幾種治癒方法:

1、針灸法: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生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針灸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暈針、懼怕扎針的情況;且針灸會導致一些併發症。

2、外敷藥治療:藥物成份透過表皮逐漸滲透至骨關節深層,如頸椎病三川歸貼就能徹底清除深層的致病因子,使頸椎病不再反覆發作。

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甚至導致癌變。

4、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併發症與禁忌症較多, 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併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彼此有交情的人


劉醫生談骨論筋🚄頸椎病的症狀都有哪些🚄

一說起頸椎病大家就覺得是頸部不適,上肢麻木。其實這只是它的一部分症狀。因為頸椎病是一個統稱,它有很多的類型,每種類型的症狀也不一樣。治療頸椎病一定要分清是哪種類型,才能對症治療,取得好的效果。那麼頸椎病每種類型都有哪些症狀呢?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什麼叫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在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軟組織肥厚、頸椎曲度變直等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血管及臨近組織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

頸椎病的症狀有哪些?

頸椎病分為很多類型,大體可以分為:1.頸型頸椎病。2.神經根型頸椎病。3.脊髓型頸椎病。4.椎動脈型頸椎病。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6.食管壓迫型頸椎病。7.混合型頸椎病。

一、頸型頸椎病的症狀。以頸、頭、肩及上肢的疼痛和感覺異常為主要表現。伴有明顯壓痛點。落枕就屬於這種。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這種類型。由於頸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或頸椎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引起頸肩部疼痛,枕部和頸後痠痛、麻木、刺痛,甚至皮膚感覺過敏,肌肉萎縮。牽引和壓頸試驗陽性。

三、脊髓型頸椎病。佔頸椎病的10%-15%,突出的椎間盤或增生組織壓迫脊髓引起。頸部症狀不明顯,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穩為最早出現的症狀。後出現破行,容易摔倒等,一般從下肢向上肢發展。嚴重的出現硬癱。

四、椎動脈型頸椎病。壓迫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出現眩暈、頭痛、視物模糊、突然摔倒。但是摔倒後起來和沒發生一樣,可以繼續活動。

五、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非常複雜,診斷困難。抑制性出現頭暈、眼花、流淚、心率慢、血壓下降等。興奮性出現頭痛、偏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心跳快、出等。

六、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壓迫食管引起吞嚥困難。

七、混合型頸椎病。就是前面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發病。


對於頸椎病的診斷,不能就一個症狀及出結果,一定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並且頸椎病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一定要分清楚類型。治療起來才能要到病除。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中醫講~所有病就是堵了



紅千層


以前,骨科疾病比較偏向中老年人,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內鈣質流失嚴重,不能及時補充鈣質,就會導致骨骼退行性改變,頸椎部位極易出現錯位,引起一系列疼痛反應,就形成了頸椎病。

現在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年輕人普遍都是低頭族,每天都會有很長時間在低頭玩手機等電子產品,低頭的時候,頸部壓力過大,肌肉韌帶受牽拉,慢慢會出現椎體向前滑移的情況,椎體之間有椎間盤,椎體錯位導致椎間盤受力不均,髓核流出纖維環,卡壓旁邊的神經、血管、軟組織等就會形成頭暈頭痛、失眠多夢、頸肩痠痛等問題,大家應該看到過,頸椎病分為十級的報道,一點不誇張,症狀嚴重的時候,非常影響身心健康。

一級:脖子痠痛、僵硬(建議抬頭看看天花板,脖子後面是否有感覺)

二級:脖子、肩膀、後背痠痛,僵硬、面色晦暗

三級:有倦容、抵抗力差、易過敏、易留色素印、長斑

四級:胳膊不得勁,疼痛,麻木(從這一級開始基本得去醫院了)五級:面部光澤、膚色不均、皮膚鬆弛與實際年齡不符

六級:經常睡覺落枕(落枕是一種輕型頸椎病)

七級:走路發飄,跑偏、寫字不穩(從這級開始要做手術了)八級: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腳深、一腳淺

九級: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現難言之隱(從這級開始做手術效果也不好了)

十級:下不了床(從這級開始可能做手術風險就很大了)


痛立止理骨術yang


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以中老年人好發,尤其以長期從事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員為多發。有人做過統計:50歲人群中約有25%的人已發生或正在發生頸椎病,60歲時發病率有50%,而70歲時竟達100%。

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大有年輕化之勢,表現以頸部疼痛及上肢疼痛麻木為多。此外,還可以出現頭痛、頭暈、眼花、耳鳴等。頸部疼痛往往表現為頸背部疼痛、痠痛不適,或有背部沉重感,可向頭後部放射。疼痛往往在陰天加劇,受涼易誘發,常因睡眠用枕不當而加重,經熱敷及按摩推拿後好轉。

主要頸椎退行性疾病症狀

一.頸型頸椎病

1.頸項強直、疼痛,可有整個肩背疼痛發僵,不能作點頭、仰頭、及轉頭活動,呈斜頸姿勢。需要轉頸時,軀幹必須同時轉動,也可出現頭暈的症狀。

2.少數患者可出現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脹麻,咳嗽或打噴嚏時症狀不加重。

3.臨床檢查:急性期頸椎活動絕對受限,頸椎各方向活動範圍近於零度。頸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鎖乳頭肌有壓痛,岡上肌、岡下肌也可有壓痛。如有繼發性前斜角肌痙攣,可在胸鎖乳頭肌內側,相當於頸3~頸6橫突水平,捫到痙攣的肌肉,稍用力壓迫,即可出現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

1.頸痛和頸部發僵,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有些患者還有肩部及肩胛骨內側緣疼痛。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這種疼痛和麻木沿著受累神經根的走行和支配區放射,具有特徵性,因此稱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發作性、也可以呈持續性。有時症狀的出現與緩解和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明顯關係。頸部活動、咳嗽、噴嚏、用力及深呼吸等, 可以造成症狀的加重。

3.患側上肢感覺沉重、握力減退,有時出現持物墜落。可有血管運動神經的症狀,如手部腫脹等。晚期可以出現肌肉萎縮。

4.臨床檢查:頸部僵直、活動受限。患側頸部肌肉緊張,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內側緣以及受累神經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壓痛。椎間孔部位出現壓痛並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狀加重具有定位意義。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仔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有助於定位診斷。

三.脊髓型頸椎病

1.多數患者首先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隨後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下肢各組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繼而出現上下樓梯時需要藉助上肢扶著拉手才能登上臺階。嚴重者步態不穩、行走困難。患者雙腳有踩棉感。有些患者起病隱匿,往往是想追趕即將駛離的公共汽車,卻突然發現雙腿不能快走。

2.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寫字、係扣、持筷等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持物易落。嚴重者甚至不能自己進食。

3.軀幹部出現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的捆綁感,稱為“束帶感”。同時下肢可有燒灼感、冰涼感。

4.部分患者出現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如排尿無力、尿頻、尿急、尿不盡、尿失禁或尿瀦留等排尿障礙,大便秘結。性功能減退。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須拄拐或藉助他人攙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現雙下肢呈痙攣性癱瘓,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臨床檢查:頸部多無體徵。上肢或軀幹部出現節段性分佈的淺感覺障礙區,深感覺多正常,肌力下降,雙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張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躍或亢進:包括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橈骨膜、膝腱、跟腱反射;髕陣攣和踝陣攣陽性。病理反射陽性:如上肢Hoffmann徵、Rossolimo徵、下肢Barbinski徵、Chacdack徵。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如果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提示病損在該神經節段水平。

四.交感型頸椎病

1.頭部症狀:如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頭暈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狀:眼脹、乾澀或多淚、視力變化、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乾、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

3.胃腸道症狀: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

4.心血管症狀: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5.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有時感覺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經節段或走行分佈。以上症狀往往與頸部活動有明顯關係,坐位或站立時加重,臥位時減輕或消失。頸部活動多、長時間低頭、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過長或勞累時明顯,休息後好轉。

6.臨床檢查:頸部活動多正常、頸椎棘突間或椎旁小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壓痛。有時還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壓等的變化。

五.椎動脈型頸椎病

1.發作性眩暈,複視伴有眼震。有時伴隨噁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症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

2.下肢突然無力猝倒,但是意識清醒,多在頭頸處於某一位置時發生。

3.偶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可出現一過性癱瘓,發作性昏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