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對黨忠誠一輩子,為黨奮鬥一輩子。94歲的老戰士周智夫,半身戎馬,一心向黨。儘管退居二線仍時刻堅守黨員標準,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員嚴格律己、赤膽忠誠的寶貴品質。一個月前,這名老兵離開我們,

臨終前他向黨組織提出最後一個請求:請收下他最後一筆12萬元的黨費。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為您講述這名老兵的故事↓

報答黨的救命之恩 為無名戰友做點事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去年年底,病重的周智夫老人花了幾個月時間用顫顫巍巍的雙手寫下了這樣一份遺書。


周智夫,江蘇睢寧人,1924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入黨並參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曾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先後參加江蘇睢寧縣高作鎮、安徽靈璧縣後馬家等10餘次戰鬥,因戰負傷被評定為三等甲級傷殘軍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獎章、獨立自由獎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15年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在一次戰鬥中,身為連隊指導員的周智夫被敵人的子彈從左肩貫通到胸部,右肺切除三分之二,右側第六根肋骨被摘除。戰友們不顧個人安危,一邊與敵人殊死戰鬥,一邊用擔架抬著他輾轉治療,最終將他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周智夫總會老淚縱橫。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周老說,是黨、是部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知恩圖報當湧泉相報。他說“當時還有一位和我一起負傷的戰友,非常年輕,一個很鮮活的生命就那麼就走了,很對不起他。”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這名年僅17歲的小戰士,和那些抬著他轉戰南北的戰友,帶給了周智夫一生揮之不去的思念。報答黨的救命之恩,為這些無名的戰友做些事情,成為了周智夫一生的執著。

“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不給黨組織留後患”

“我參加革命後,確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的革命人生觀,願在需要時,以個人生命貢獻給黨的事業。”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這是周智夫老人在《歷史思想自傳》中的文字,一輩子做黨的人,是他發自肺腑的莊嚴承諾。

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的周智夫經歷10多次部隊整編、4次跨省搬家、20多次變換崗位,不論怎樣變化,他只報定一個念頭:黨指到哪就打到哪。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從連隊指導員到醫院副政委,到後來成為軍管會領導,無論是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還是輾轉南北的工作生涯,以及離休至今的30多年,周智夫一直將黨的理論作為真經來信奉。年逾九旬,他一如既往聽廣播看新聞。每次單位組織學習文件、政治教育、黨課輔導,周智夫從沒落過一次。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多為組織著想、多替組織分憂、多給組織添彩,少向組織提要求、少對組織講條件、少給組織添麻煩,這個“三多三少”原則,是周智夫在離休後給自己定下的規矩。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就在生命彌留之際,周智夫老人也念念不忘,跟家人做出了最後的交代:“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不給黨組織不給後人留後患。”

“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後代留精神”

在周智夫的家裡,上世紀60年代的立櫃、70年代的木床、80年代的摺疊飯桌,這些在今天已經很少見的簡陋陳設,默默講述著主人的一生勤儉。

周智夫日常開支很節省,花每一筆錢都要記下來,翻看他的記賬本,平均每月開支僅幾百元。他說:“勤儉節約是傳家寶,我們要為年輕人帶好頭。”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周智夫的家庭開銷記賬本

“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後代留精神!”與周智夫相濡以沫77年的婁淑珍說,“老週一輩子沒給兒孫掙得什麼金銀財富,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周智夫曾對家人說“公家的便宜一點也不能佔去”,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奮鬥”,他也曾立下家訓“子孫後代要永遠跟著黨走”。

在基地醫院任副政委時,女兒和幾個幹部子女在醫院食堂蹭了一頓飯,他知道後嚴厲批評了女兒並立即向食堂補交了伙食費。家人和他吃一樣的藥,他要求家人在藥瓶貼上標籤區分,因為“不能我一人公費醫療,全家免費吃藥”。兩個兒子參軍入伍、退役安置,三個女兒工作分配、插隊下鄉,他從不託關係、打招呼。在周智夫的言傳身教下,後輩們很爭氣,都靠著自己的拼搏奮鬥。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75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老軍人周智夫,展現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書寫了一位革命軍人永不生鏽的忠誠本色!

戎馬一生 不負初心!深深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