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1984年6月的一天,安徽馬鞍山市紡織廠的工人正在像往常那樣開挖地基,結果沒過一會兒,卻意外挖出了一個古墓。工人們馬上報告老闆,老闆則立刻向當地文物部門彙報。接到消息後,考古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搶救發掘,很快,一座等級頗高的東吳墓葬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而墓主正是東吳的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

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朱然墓文物陳列館中的墓室遺址

朱然,本姓施,因為舅父無後,所以被父母過繼給了舅父,改姓朱。朱然少年時就與孫權相識,兩人一同讀書、玩耍,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朱然得以在日後的東吳政壇站穩根基。孫權掌權後,朱然先後擔任了山陰令、臨川太守等職,麾下有兩千將士。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跟隨呂蒙、潘璋一同討伐關羽並將其生擒,因功晉升為昭武將軍,受封“安鄉侯”爵位。在此之後,朱然還多次參與重大軍事作戰,更是正在江陵擊退了十萬曹軍,戰績斐然,深得孫權器重。

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吳大帝孫權劇照

東吳赤烏十二年(公元249年),朱然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歲。這一噩耗令孫權萬分悲痛,他親自穿上素服以示哀悼,並下詔厚禮安葬。時隔一千七百多年,朱然的墳墓被偶然發現,他生前遺留下的許多珍貴物品也才得以重見天日。在出土的眾多物品中,大量精緻的漆木器吸引了考古學家的注意,這些漆木器上寫有文字,記載了朱然的生平資料,比如其中一塊漆木上就寫著“丹陽朱然再拜,問起居,字義封。”

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朱然墓近景

有意思的是,朱然墳墓的發掘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還在日本引發了強烈關注,不少日本民眾得知消息後異常激動,甚至還有許多人自發地向有關機構發出請求,希望能去中國參觀朱然的墓穴,也有一些部門邀請中方來日本展覽。日本NHK電視臺曾兩次前往馬鞍山拍攝紀錄片《三國萬里行》和《中華五千年》,部分文物也在三年後赴日巡展,受到日本各階層的熱烈歡迎。

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日本NHK電視臺大樓

為什麼日本人會對朱然如此感興趣呢?一是因為日本人本身就喜歡中國的三國曆史,二是因為朱然墓中出土了一件漆器,引起了他們的好奇,這件物品即是漆木屐。眾所周知,日本人對木屐有著深厚的感情,並一直認為木屐是他們發明的。然而這次朱然墓穴裡出土的漆木屐,不僅造型精美、結構精細,而且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表面鑲嵌著細小的彩色石粒,具有極為細膩的美感。

此人曾是孫權發小,生擒關羽受封侯爵,墓室發掘後轟動日本社會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隨著這雙漆木屐的出土,毫無疑問,關於木屐的歷史需要改寫了——它最早起源於中國,而不是所謂日本,因而才引發了日本全社會的關注。在巡展結束後,這雙漆木屐被收藏在了馬鞍山市博物館供人們參觀欣賞,併入選《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可以說,這雙小小的木屐價值卻無法估量,作為改寫日本木屐歷史的它,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