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現在農村人的外出的慾望沒有前些年強烈了?

冬語夏說


不僅你個人感覺農村人口。外出慾望沒那麼強烈了。(個人理解問題是指,農村人不出省,開始在本省找工作,而不是去外省省找工作)
事實上是中國外出務工人員普遍由沿海漸漸轉移到中西部了,整個中國的沿海地區人口增長都在放緩,而中西部的人口增長正在不斷上升。
為了做一個標準化,專業化的回答,找了很多的數據,
因為我確實想知道,中國的外出務工人員是否越來越想回老家發展了?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否越來越靠向中西部了?
也算同時回答了以上問題。
第一個原因:經濟怎長,導致農民工進入城市,外出務工越來越少。
中國農民外出務工,路線大範圍的基本如下。
大量中西部人群向沿海轉移,其原因是不外乎,沿海有錢,發展好,機會多。
那麼如今中國全國常駐人口變化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數據總結:
北,上,廣,依舊程上升趨勢,而其他沿海地區,東莞,大連,等其他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長水平,遠低於全國,不是胡說八道,而是來自中國統計局的官方人口數據。
以下是數據表格:(不想看數據,的可直接跳過)
2015年至2016年各大城市人口變化與過去十年人口對比(備註:本表格至選取了部分大城市,表格中增量指的是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減去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年增幅等於16年比15年常住人口增加的百分比。近10年平均年遞增率指一個城市近10年常住人口年化幾何平均增幅,以廣州為例,具體算法(1404/1005)^0.1-1=3.4%)
通過數據總結分析:
2015至2016年,全國人口年增幅為0.46%,不少大城市同期人口增幅低於全國水平。例如瀋陽、東莞、大連、蘇州、無錫、北京、上海、佛山都低於全國同期總人口增幅。
2015~2016年常住人口年增幅高於本城市過去10年的平均年增幅的大城市有:廣州、深圳、長沙、濟南、重慶、杭州、西安、南寧。人口發生了略傾向於中西部大城市的遷移。
這種轉移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沿海地區的常駐人口增長率減少了,這種減少源於,進入沿海地區農民工漸漸減少,大量的農民選擇在自己省市謀求工作,在自己省市進行工作。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
以前大量農民工進入北上廣,就是因為北上廣,發展好,賺錢多,機會多。但是在最近的一篇數據,告訴我了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國主要城市GDP排行。

北上廣,常年位居前三暫且不說,而其餘的沿海城市廈門,福州等等,甚至不如重慶,成都等等西部城市,可以看出在國家發展中,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經濟發展,漸漸超越一些沿海城市。

也就說明,大量農民工的老家省份,中西部經濟也好了起來,在自家門口能夠掙到錢,那麼何必要去更遠的外面呢?

而還有一個農民外出減少的原因,在於中國之前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預售大量國外工廠湧入中國沿海,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也就吸引了一大批農村人掙錢。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收入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高,導致國外大工產紛紛撤離中國。

2016年6月,蘇州紫興紙業宣佈停產解散。

2017年1月,希捷蘇州工廠也正式宣佈解散,裁員規模涉及上千人。
2017年上半年,住友電工蘇州FPC部門關閉。
2017年7月底,JDI蘇州廠宣佈計劃關閉,或裁員數千名員工。
2018年1月,偏光片龍頭日東電工蘇州廠宣佈關閉,裁員近千人。
2018年5月,友達光電關閉上海松江工廠。


沿海地區機會減少,自然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回家。

以上經濟原因導致的,外出的人,越來越少,留在本省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


我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作為一個四川人,呆在老家簡直是享受,週末放個假就可以回老家。

閒的沒事打麻將,泡茶館,朋友家人都在附近,為啥還願意去外省工作。

因為錢?

雖然成都地區的工資確實沒有沿海高,但是過生活還是可以的,自然也就不願意往太遠的城市走。

出去?是串串吃的不夠爽了,還是麻將打的太少了?


桔優保農業


本人高中只讀了一年 當時16歲,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讀書了

剛出社會跟我哥做點小生意 批發水果和冷飲 生意時好時壞,後面熟人介紹進了一家自來水公司 曲江水廠 上班,工作很輕鬆 06年的時候工資1200元 管吃管住 平時也不怎麼花錢 工資基本都存下來了,幹了三年 感覺太無聊了就辭職了。




後面跟著我堂妹來到了東莞的一個鞋廠 也就是我現在工作的單位,一干就是八年 ,上班就像機器人 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在這裡也談了幾個女朋友 也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走到一起,今年過完生日就29歲了,感覺好迷茫!










在這裡看不到任何前途 ,每個月拿著不到4000塊錢的工資,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就是為了生存,住著一個月150塊錢的房子,和家人相隔幾千公里 ,過年才能回去幾天,在這裡找不到任何的歸屬感,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安放不了肉身,肉體和靈魂互相絞撕,

過了今年就要下定決心離開這裡了,最好的青春都浪費在這裡了 這裡有太多的回憶……


陝南小范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農村人的外出的慾望沒有前些年強烈了?農村人外出的慾望趨於平緩,或者說減弱,跟社會經濟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城市生存壓力大,外出務工無一技之長難以立足,就算立足繼續生活也面臨挑戰,這是外出人員返鄉的痛點。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無資產、無技能、無過人之處。城市高消費導致生存壓力巨大,難以立足,。

三是城市階層固化、壁壘高築,難以打破。

隨著農村社會服務體系的健全,網絡快速普及,人與人的社交關係、物與物的交換方式快速改變。交流、交換不再僅限於地域、時間、空間達成共識,高樓大廈、地鐵高速,商業街繁華、霓虹燈的璀璨只是提高的場景不同。即使你在田間地頭、荒郊野外,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連通,這樣的社會經濟發展場景不足為奇。在哪裡的就業、或創業不再是關鍵,哪裡有適合的土壤就在落腳哪裡,外出務工不一定成為香餑餑。

作為農村人,土生土長,對家鄉一切的人事物再熟悉不過,幹事得心應手,更利於自身發展。也因此,為什麼我們要停留在幾年前、十幾年的思維呢?同時,三農發展空間巨大,只要肯動腦,身體力行,通過在農村創業,也能積累財富,也可以在城市購房、購車,享受城市的服務。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的發展,農村也大有可為。


慶陽蘋果網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這是我在外面漂泊十幾年的總結。

俗話說,廣東賺錢廣東花,沒有餘錢寄回家。事實確實如此,在廣東的這些年沒有存到一分錢,大致算了一下,賺了幾十萬,也花了幾十萬,回來還是一個窮光蛋。

在城裡,天天面對的是鋼筋水泥叢林,冷冰冰的毫無生機;路上塞車塞的都懷疑人生,在路上浪費大量的時間;房租貴的讓人心疼,一年幾個月都是為房東在工作;春運的時候讓人抓狂,為了一張回家的票費盡心思,如今想想都後怕。每當孩子通電話的時候問的那一句“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我想你”,心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眼淚打溼了我的眼眶。

如今我已經回來了,在家附近上班,感覺還好,工資跟廣東差不多,開支是以前的三分之一,一年還是要餘幾萬塊錢。雖然發不了財,但過點小日子還可以,最重要的是經常跟家裡人在一起,我的父母親不是留守老人,我的孩子沒有成為留守兒童,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回來以後再也不想去外出打工了,我很樂意在農村自由地呼吸著純淨的空氣,看著湛藍的天空,聽著鳥語聞著花香,人生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


roboce


首先農村的人口也在逐步減少,最主要的就是國家這幾年都在鼓勵回鄉創業,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多個政策鼓勵大學生、農民工返鄉創業,如果能在家鄉就能創造一番事業,農村的人何必再往外跑呢?

下面說一下我的真實經歷,本人2000年離開老家外出打拼。經過幾年的打拼,各種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一切穩定了下來。在城市生活了十幾年,各方面非常穩定。在2015年看到農村的創業機遇與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回鄉創業。回鄉後創辦了三個農村電商創業孵化基地,藉助政府政策幫助農村婦女、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工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提供創業指導培訓、電商技能培訓,申請創業貼息貸款,他們以前到處奔波打工,現在在老家通過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可以創業,並且收入不低。就不再想外出漂泊了。

農村政策的增多,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各種資本都開始下鄉,擁有最多資源的農民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外出了。另外農村現在的生活條件也很好了,有了互聯網農民網購也很方便,快遞現在都已經進村,各種東西在農村都可以買到,國家這幾年也大力發展農村教育、醫療,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綜合,以上我跟人覺得農村條件好了,機會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沒有外出的慾望了。就如某寶做的廣告“東奔西跑、不如在家做某寶”。


村小二CEO張成軍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現在農村人外出慾望強沒有前些年強烈。

只要原因有這幾點:

01.農村人在家鄉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能照顧家庭

現在的城鎮化進程加速,尤其是各地加大工業投入力度,各地的工業園區,喜歡招本地人務工,有些在外面學習了技術的農村人,開始轉移到家鄉做貢獻了。

另外,一些農村人考慮在家鄉工作,既能賺錢,也可以照顧好家庭。農村人就開始盤算自己的工作安排,還有一些農村人,一邊種地,一邊也做些小生意,或做些手藝活,也比外出打工賺的多。

02.外出打工的工資實際計算不如在家收入高

長期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後會發現,自己辛苦在外奔波,有時工資會高點,但是,相對一些在當地發展的農村人來說,似乎沒有賺取更過的錢。因為在外地打工的各種開支大,比如租房,吃放,乘車,人情往來,有很多的浪費,細算下來,和當地一樣技術和年齡的人來說,付出的多,收入不成正比。所以這些人,就開始不再外出打工了。

03.很多人希望回家創業,厭倦了漂泊

一些農村人,外出打工或經商過程中,感覺外面的環境不如早些年那麼好了,競爭激烈,文化程度不高,技術含量不多的工作,在外地經常沒能賺到多少錢。在家裡務農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反而更能養家。

還有一些在外賺了錢,賺技術和經營的能人,他們開始想自己創業了,家鄉的各種優惠政策的落實,年輕人的拼勁,讓這些厭倦了在外漂泊的人群,開始迴流。

所以,農村人在家鄉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能照顧家庭,外出打工的工資實際計算不如在家收入高,回家創業,厭倦了漂泊。現在的農村人,相比較前些年,外出的願望在淡化,不再那麼強烈了。


撫州鄉情


最近幾年農村人外出的慾望確實在減弱。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高速發展的速度減緩,形勢影響了對農民工的需求。2013年,是國家高速發展的一個轉折點,GDP降速,銀行貸款收緊,城市建築項目壓縮,八項規定出臺,重大反腐行動起步等,整個宏觀政策都在全力壓縮盲目擴張、亂挖亂建、房價攀升的經濟泡沫。形勢影響了就業;

2、大規模建築項目逐年縮小,用工數量隨之下降。城市建築高峰期已過,尤其2013年以來,城市建築規模下降很明顯,作為建築行業主力軍的農民工面臨失業的境地,很多民工進城找不到活,只有空手而歸,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現在的2018年;

3、以縣城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將部分農民工從外地吸引了回來。高速發展造成省會以上城市人口大爆炸,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人口膨脹程度已超出了城市負載,於是出現了“疏解人口”這個說法,河北的“雄安新區”就是為了疏解北京人口,

同時產生了以縣城為中心的發展思路,2015年出臺了專項扶持縣級企業和縣城鄉鎮民營企業的一系列政策,當年銀行專項扶持縣級中小企業、拓寬貸款渠道、放寬貸款政策的專項融資措施,就是發展縣城,吸收農民進縣城的重大舉措,由此,縣城建築業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發展小高潮,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少農民工。|頭條原創|

農民工在家鄉務工的好處在於:白天去縣城上班掙錢,晚上回家休息吃飯,日子比在外地甜蜜很多。


時代軒評


現在的農村外出來到大城市裡謀生和發展的人依然很多,但是,也有許多農村人不再外出。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村的發展和經濟水平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一些特別靠近城市周邊的村子,相比一些偏遠的村子來說,發展的情況要好得很多。

2.國家扶持,近些年國家一直在大力扶持農村,從住房,用車,再到生產建設。還有許多非常惠民的政策,鑑於處在這樣的趨勢下,那麼就在家鄉發展確實是一種好的選擇。

3.一些在城市裡發展的農村人,日子過得很掙扎,有些農村出來的人,他們沒有學歷,視野狹隘,沒有技術,只能做些社會底層的工作,處於環境和心理的壓力,只能回到農村。

4.思鄉之情,哪裡都不如家好。

5.有的人外出打工還是拖家帶口的,或是把孩子,留在村子交給父母照顧。這帶來的問題就更多了,首先是有的老人是沒有能力照顧孫子和孫女的。甚至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迫於對家庭,也只好,留在家鄉發展。

6.有的人,在家鄉發展甚至比在城市裡的收入還要好,那麼就更沒有必要在外出務工。


農人阿Q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越來越提高,相比以前的外出務工潮,現在農村人外出務工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了。我總結了一下,大概就是:第一,現在外出務工的大多是年輕人,相比老一輩來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老一輩那麼吃得了苦;第二,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在家鄉辦企業的越來越多,這就導致外出務工不斷減少;第三,很多農村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外出照顧不了家庭,所以選擇不外出;第四,現在是信息時代,交通越來越方便,農村人在家就可以網上賣當地特產,節約成本,所以外出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





農村青年戶口


當今時代的發展不斷向前,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農村人在城市超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競爭力可想而知是非常殘酷的。要人脈沒人脈,要資源沒資源,經濟情況更不用說了!綜合各種因素就算是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在城市成功的概率都非常小。(推薦農村人去看一下一位商業銀行HR寫的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不是說讓你消極的去看,而是知道人情冷暖,能夠更準的找到自己的方向)

城市很多的工作崗位在人工智能不斷髮展的將來,工作崗位會越來越少!而且要求也會越來越專業,可能一個崗位有很多的人去競爭。城市人都會非常緊張。

各式各樣的建築群是農村人務工最多的地方,但是現在的建築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瘋狂了,聽說有個數據:現在中國人的房子夠五六十億人住,等到這幾年國家基礎建設完成後。這一工種也會大大縮減,一大部分人肯定還是要回到農村的。

當下正是農村發展之季,政策,互聯網各平臺都偏向農村,未來十年二十年農村的發展將是非常好的一個趨勢,國家對農村農業的重示,不管你在農村創業,還是回家務農都非常不錯。而且現在農村交通也是四通八達,很多城市人都開始嚮往農村,農村人也深客的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想在外面賺點錢,然後回到家鄉發展。現在機會來了,大家回到家鄉發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