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晒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隨著人們對新會陳皮的認識越來越深,新會陳皮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廣,陳皮的好處已經深入民心,而且價格也是越來越高,所以相當一部分的家庭都會選擇自己曬一些陳皮自用。

因為一般家庭曬陳皮,量是比較少的,所以製作流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但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對曬陳皮和保存陳皮的認識上還存在不少誤區,而這些誤區,往往會影響製作出來的陳皮的質量。在這裡,我們來專門探討一下我們平時在保存陳皮時的一些誤區和正規的保存方法。

誤區一:很多人認為新鮮的柑皮,只要一次把它曬乾後,密封起來,就可以長時間保存了。

這是很多曬陳皮的人常犯的錯誤,因為新鮮的柑皮裡面,除了含有水分,還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如果只通過一次或者兩次的曬,哪怕是暴曬,也只能是把大部分的水分曬乾而已,仍然會有少部分水和大部分油脂和糖分留在果皮裡,雖然剛曬乾時感覺柑皮已經覺得很硬,很乾爽了,但如果這時候就把它密封保存起來,過不了多長時間,柑皮又會重新變軟,變潮,如果長時間不拿出來翻曬,甚至會發黴,蛀蟲,直至壞掉。新鮮柑皮(特別是大紅皮)中含有較多糖份,易吸潮。如果堆放時間長而又不及時翻堆和曬皮,酵解產生升溫,會誘發快速糖醇解,造成的碳化和邊緣黑皮現象(又叫燒皮),這種現象多見於頭三年的皮。

家庭曬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發黴的陳皮

家庭曬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燒皮

正確的做法是:1-3年內的柑皮,要定期拿出來翻曬。第一階段,就是新開的柑皮,最好隔一週或半個月就翻曬一次;這樣的好處就是能曬乾柑皮不斷蒸發出來的水分,油脂和糖分。這樣循環操作曬上3-4次,水分基本上就曬乾了;這就到了第二階段了,就是說3年之內的柑皮,因為陳化的時間不夠,不夠穩定,容易產生蛀蟲,發黴等等現象,所以要求至少每隔一個季度或者半年要翻曬一次;由於並在保持通風和乾燥的環境下放置保存。

誤區二:為了防止陳皮受潮蟲蛀,把曬好的陳皮完全密封起來,甚至放在冰箱裡保存。

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之一。陳皮的價值就貴在陳皮的陳化和年份的沉澱。而陳化就是柑皮和空氣中的氧氣進行緩慢氧化的過程,這過程就不能缺少氧氣。而如果把陳皮放置在完全密封的容器內,又長期沒有打開透氣的話,就因為缺乏氧氣,陳皮就長期無法進行陳化,長此以往,陳皮就錯過了陳化的最佳時機,大大的降低了陳皮的價值。如果放置在冰箱,情況就更加嚴重了,陳皮在低溫缺氧的情況下,基本不會發生氧化反應,這樣保存出來的陳皮可以說根本沒有價值。

正確的做法是:曬好的陳皮,必須要放置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最好選擇用透氣性能好的麻布袋,布袋,米袋來保存。如果用塑料袋,玻璃罐保存的,必須留有透風口或者定期打開讓其透氣換氣,只有這樣,陳皮才能在保存的過程中進行緩慢的陳化,從而達到升值的目的。

家庭曬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用麻布袋包裝,放置在通風乾燥的地方

誤區三:喜歡在猛烈的太陽底下曬陳皮

在猛烈的太陽底下曬陳皮,會導致兩個現象,第一就是容易燒皮,如果剛曬好的陳皮,就立馬包裝起來,而因為剛曬好的陳皮有熱度,馬上封存會產生水汽,長久也會產生燒皮現象,應該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20-30分鐘把熱氣散去才封存。第二就是容易令人發生錯覺,在猛烈太陽下曬上一會,就感覺很乾了,但實際上還有大量的水份殘留在皮下,如果這樣就包裝起來的話,陳皮就更容易返潮。

正確的做法是:儘量在溼度低,空氣感覺比較乾燥,太陽比較溫和的環境下曬陳皮,曬的時間儘量長,最好還是吹著北風的時候效果最好,這樣會防止陳皮在突然的暴曬下產生其它化學反應,這樣更有利於陳皮的保存。

家庭曬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在溫和的陽光下曬陳皮

要想正確保存陳皮,整體來說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皮(1-3年皮),這個階段的保存方法可以參照誤區一的正確做法。這個階段主要以防潮,防蛀為主。乾燥,透風保存。

第二階段:陳皮(3-10年皮),這個階段是主要的陳化時期,這個時期的皮基本上脫幹了水分,並且比較穩定了,所以是以防蛀,透風,乾燥保存為主。仍然要定期翻曬,大概半年或一年翻曬一次,如發現返潮嚴重,或者有蛀蟲跡象,應適當增加翻曬次數。

家庭曬陳皮的“三大誤區”和正確的儲存方法

被蟲蛀了的陳皮

第三階段:老陳皮(10年以上),這個階段的陳皮的特性已經非常穩定了,可以適當進行密封,乾燥保存。如發現返潮,蛀蟲跡象,應適當翻曬,其餘時間密封保存,讓其緩慢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