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的軍用罐頭有什麼區別?

星晨下的熊孩子


抗戰過去了這麼多年,許後人已經有意的或者無意的忘記歷史事實。 很多年輕人現在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當年的國軍真沒用,一對一也打不過日本人。 說的沒錯, 當時的國軍單挑還真對不過日軍, 但這並不是一句國軍沒用就可以概括的,而是因為中國的軍力和國力都遠遠落後於日軍這個現實所決定的。

飯糰是一個很古老的軍糧, 中國的近鄰日本, 從明治維新開始, 日本軍隊開始向現代化軍隊邁進。在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口糧和同時期別國相比還算不錯。 士兵一天份量的口糧,一般為 幹米飯 650 克或者 餅乾 600 多克,一個 250 克的牛肉罐頭 或同等份的 鱒魚罐頭,這裡面提到的 餅乾當然不是現在的 壓縮餅乾,和當時歐洲餅乾一樣只是普通的餅乾, 而且它的口感和現在超市出售的餅乾相比也差得多,另外口糧有時還有還有幹蔬菜, 醃製的魚肉 ,魚乾 ,幹蘿蔔絲 ,福神漬, 幹海帶, 醬油 , 味增 ,清酒等等日本傳統食品。而日本到了二戰後期因為補給不便加上資源緊缺, 所以士兵只能食用一些飯糰沾沾醬油果腹充飢。

同樣是在二戰時期,財大氣粗的美軍,不光武器裝備優良,後勤方面也是非常棒的,開始的時候美軍軍糧中的標配葷菜是鹹肉,但在荷美爾食品公司的努力下,午餐肉罐頭 成了美國大兵軍糧中的標配,這種具備攜帶方便 、開蓋即食 、又有肉味的軍用罐頭贏得了美國軍方的青睞。但由於以為戰爭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然而趕工生產出來,庫存的十幾億罐罐頭沒吃多少,法西斯就戰敗了,成堆成堆的午餐肉沒了去處,土豪的美國佬就直接送給了包括英 、蘇 、中、澳在內的交戰國。 這種只有肉味,毫無口感的食物卻成了當時飽受戰爭創傷物資匱乏的參戰各國最受歡迎的東西………

而同時期的中國根本無法給士兵生產罐頭,很多士兵還在為偶爾能吃到一頓豬肉燉粉條而歡喜不已,一直到後來的抗美援朝時期“ 一把炒麵一把雪 ”都是志願軍的寫照。

時間進入現代,時至今日解放軍的單兵口糧早已今非昔比,現代戰爭的伙食標準,不僅要吃飽,還要營養全面,還要好吃。熱量 、肉類 、 脫水蔬菜 、高純度巧克力,各種調料包。

因此各種符合中國軍人口味的罐頭食品相繼裝備進部隊,從實戰需求出發,真正做到了營養均衡口感豐富。


諸葛小徹


戰場上的軍人可以一天不打仗,但是除非情況極端危急,絕不能一天不吃飯。在行軍的狀態下,很多時候廚房都沒法開工,所以士兵需要隨時供應可以隨身攜帶、方便長期儲存的食物。罐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類,幾乎成了士兵天天要面對的東西。二戰至今罐頭的發展很快,從幾十年前的二戰到今天,罐頭變成什麼樣了呢?

抗戰前我國還沒有能力為軍隊生產大量的軍用罐頭,主要依靠繳獲日軍和西方國家支援。在西方國家,最重視士兵口糧的就是美國了。

美軍的C口糧,可以作為當時罐裝軍用食品的代表

一份C口糧裡面包括什麼呢?就像食堂飯菜分葷素一樣,C口糧分成M單元、B單元。M單元主要是肉類,分別是扁豆豬肉、土豆泥肉和蔬菜燉肉三種選擇。B單元是一塊巧克力、3塊餅乾、3塊糖果,還有一小袋速溶咖啡。有時候B單元會被替換成麵包甜品罐頭。

看起來味道應該會不錯。但是實際上士兵們對這些罐頭非常反感。M單元和B單元都是用一個馬口鐵製成的圓柱形罐頭,每個重340克。即使只帶一天的口糧,士兵也要拿著6個這樣的罐頭行軍,很多士兵都覺得這些東西礙事。另外,因為戰局緊急,官兵不得不連著很長一段時間吃C口糧這事實上是很不營養的,士兵們通常看著都煩。

今天就不太一樣了。美軍今天使用的是MRE口糧,罐頭的金屬外殼換成了軟包裝,裡面有主食、配菜、甜品、飲料等等東西,還有可以供士兵自己加熱的器件。條件真是好了很多。但是,美軍還是不把MRE放在眼裡,甚至管它叫“敵方人士”(Mr.Enemy),說白了還是太嬌貴了。


利刃巨透社


拿破崙皇帝說過:軍隊是靠胃來打仗的!我軍基層連隊也有:一個好的炊事班,等於半個指導員這樣的說法。並且罐頭食品最初也是拿破崙皇帝四處征戰時,為了食物腐敗變質和食品多樣化的問題。

罐頭(軍用)經歷了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到了現代,隨著醫學,營養學的提高和罐頭製作技術的提高,罐頭的品種和品質、營養全面……等方面比二戰年代的軍用罐頭有了極大的提高,除了二戰期間大量出現的肉類罐頭外,水果罐頭和蔬菜罐頭因為在口感和防腐方面解決的較好,在軍用罐頭品種比例也大幅度提高,成為軍隊野戰條件下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軍隊後勤保障現代化、制式化之後東西軍隊在罐頭食品上是有一定差別的,由於飲食習慣上的差異,歐美國家軍用罐頭仍然以肉類、魚類為主,而東方國家軍隊的罐頭在花色品種上多了很多,並且東方飲食的多樣性也將烹飪菜餚製成了罐頭,圖片上我軍罐頭就體現出這樣多樣性,據說有一百多個樣式,夠開野戰宴會了!不過實際野戰訓練乃至打仗也許不會有這麼多,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都往前線供應都是以蛋白質、脂肪、糖,鹽分較高的肉罐頭為主,水果罐頭也會大量供應,肉類和水果類可以補充大運動量過後的熱量補充……並且當時也確實沒有這些後開發出來的罐頭。即便是這樣對面的越軍由於後勤保障極差,看見我軍陣地上各種各樣的罐頭供應也是很眼紅的,根據對越反擊戰老兵們講:他們的特工隊不但偷襲還偷東西……。

二戰期間最著名的美軍“斯帕姆午餐肉”罐頭,其生產商“荷爾美公司”戰爭期間生產幾億盒(一說是十幾億盒)之多,“斯帕姆午餐肉”的味道與現在的午餐肉沒有多少區別,只是略微鹹一些,原因是戰士們大運動量過後需要補充鹽分(鈉)。“斯帕姆午餐肉”由於生產簡單、包裝排列整齊、裡面固體物填充比例高,在運輸過程中損耗極小,所以它伴隨美軍到達任何戰場,但是“斯帕姆午餐肉”是美軍厭煩的食品!這種味道與2塊錢一根火腿腸類似的食物,完全佔據了美軍野戰配給的主菜單的位置,幾乎餐餐都能看到它,煮、煎、烤,夾在三明治裡面……讓人不厭其煩!而且這東西缺乏維生素,經常吃會出現嘴角和牙齦發炎的問題還會大便乾燥……所以,美軍對它沒有絲毫的好感。

二戰時期的軍用罐頭花色品種是很少的,而且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參戰國生產的並不多,也不像現在的軍用罐頭講究搭配、營養均衡……那時候吃罐頭多數是為了吃飽後有體能,不講究什麼口味。根據吃過繳獲美軍罐頭的志願軍老前輩們說,美軍牛肉罐頭開始吃還行,但是味道只是一個鹹味兒和略微有點甜味兒(遠不及我軍的牛肉罐頭),並且裡面有大塊的牛脂肪(軍用畜肉類罐頭為了保證體力都是這樣製造)吃了一兩次之後實在是難以下嚥!最後在戰線相對穩定後將其配合土豆蘿蔔燉煮配合食用…。

圖片裡圓形軟包裝盒狀物體就是“軟罐頭”,通常都是含固體物較高的肉類魚類或者果醬類。

現代軍事醫學營養學很發達,對於戰士們的身體健康也有了高要求,在不能提供熱膳食的條件下,野戰食品當中的罐頭要求採取小包裝(通常在100~150克),品種力爭多樣性,魚肉蛋和蔬菜水果、堅果仁…都會在野戰食品當中出現。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營養均衡,不至於出現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體能下降和非戰鬥減員。

“淺盤集體野戰口糧”,也屬於軟包裝罐頭一類的食品,就是把各種在後勤加工廠配置的菜,比如:紅燒肉、蝦仁、雞塊,甚至八寶飯、炒飯……先加工成六分熟或者全熟,然後裝在厚食品袋內進行真空殺菌處理,再外包裝儲存,可以在野戰條件下使用炊事車或者簡易灶加熱後食用……是班排作戰小隊的集體伙食。

軍隊的指戰員也和我們常人一樣,對於熱食品有著先天的熱愛,俗話說:一熱頂三鮮!熱的炒菜,熱的燉菜、熱大米飯、熱麵條……人人都喜歡吃,戰士們也不例外!這些熱的食物是罐頭食品永遠也比不上的!隨著軍事後勤保障的更加完善、保鮮技術的更加提高,軍用罐頭將來會越來越有營養,越來越符合口味的要求!


雛菊西瓜Peterpan


罐頭是保存食物的一種革命性的發明,有了罐頭,真正的實現了新鮮食材的長時間保存。

最早發明的罐頭還是在拿破崙時期,但是這個時候的罐頭還是一個雛型,用來存放食物的容器還是玻璃罐或者陶瓷材料,不能經受磕碰。到了英國人發明了用馬口鐵製作罐頭的外殼,現代意義上的罐頭終於問世了。

罐頭問世以後,作為軍隊採用的卻不是很多,一直到了一戰,法軍還是每個班自己開火做飯,德國人則是用馬匹拖著麵包烤爐,英國人倒是有一些罐頭,但是這些罐頭大部分是士兵家裡寄來給士兵改善生活的,當時各個國家還是主要使用埋鍋造飯的伙食保障方式,當然我個人覺得現做的飯菜就是比罐頭好吃。

到了美國人參戰,憑藉著美國國內巨大的生產能力,不但是補充了協約國人力,同時在各種物質上也極大的補充了協約國,其中就包括各種罐頭。

真正是罐頭成為軍用食品主力的還是在二戰時期,美國成為所謂的民主國家兵工廠,從美國本土,大量的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各種罐頭,當然最有名的是午餐肉,但是其實美軍當時還是C口糧佔據主導地位,C口糧基本上是6個小馬口鐵罐頭,即便包括主菜,餅乾等,最為常見的是肉丁燉豆子,據說這個是美國的國菜。C口糧這種設計一直影響到美軍參加越戰,基本上還是讓士兵揹著一大堆鐵皮罐子作戰,美國的這種做法也影響到其他國家,大部分國家都是大量啟用馬口鐵罐頭作為軍用口糧,不過在菜品種類上有變化,但是那個鐵皮罐子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到了越戰期間,由於士兵需要在整個巡邏期間都是以C口糧為食。這樣鐵皮罐子重量大,而且容易損壞的問題就嚴重的暴露了出來,美軍自己統計,在二戰中,美軍士兵一般只會連續三天吃這種罐頭食品,但是到了越戰時期,經常是一連吃一個星期的罐頭,這樣C口糧就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了。

而在越戰期間,美蘇的太空競賽帶來了一個意外的禮物,一開始美蘇宇航員進入太空時吃的食品是一種類似於牙膏的食物,吃飯就像吃牙膏,在電視時代,這種吃牙膏的樣子實在是太打擊公眾對於宇航事業的支持了,所以各種新型食品也開始在美蘇的宇宙飛船上使用,包括脫水蔬菜什麼的新型罐頭開始出現出現,而且由於宇航產品對於重量的苛刻要求,開始出現使用鋁箔的軟罐頭,這種情況下,軍用罐頭也開始使用這種軟罐頭。美國又是在世界上首先推出MRE這種單兵食品,來取代過去的C口糧。美國大量使用以後其他各國紛紛跟風。

MRE解決了鐵皮罐子的重量問題,同時通過使用化學反應可以給主菜加熱,俗話說一熱抵三鮮,能吃到熱食對於一線士兵的士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現在各國也都是在單兵食品中配上一個小型的加熱器,一般是通過水和別的東西化學反應放熱,當然象法國的還是放了一個小的爐子,用明火加熱,據說是法國人認為用能吃飯的時候就能用明火加熱食物,而且法軍的單兵口糧味道要好於美軍的,美軍的MRE繼承了前輩C口糧的罵名,它的口味被美國大兵罵得一無是處。

現在各國的軍用罐頭,一般都是採用這種軟罐頭,不過原來的鐵皮罐頭也還有,現在美軍又開始在集體伙食保障中使用一種叫做淺盤食物的保障方式,樣子有點類似於食堂的自助餐,但是個人伙食保障還是依靠MRE,其他各國的情況也是差不多。


有痰


現在的內容品種營養搭配更豐福。


淵源166339088


現在的軍用罐頭,應比二戰罐頭,營養更全面,也便依士兵帶,後勤保障好了,是部隊出戰鬥力的關鍵


憶當年1853


最大的區別就是——種類更多、營養更豐富、口感更好及可帶“自加熱”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