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兵代表” 架起“連心橋”

當兵25年,讓我看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見證了裝備換型升級給戰略導彈部隊帶來的跨越發展。我參加多次實兵演練、實彈發射、紅藍對抗,當過班長教員、幹過技術把關,但比較高光的,還數13年連隊士官支委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1998年士官學校畢業不久,我被任命為原第二炮兵某導彈旅發射三營控制班班長。考慮到連裡只有一名排長,連隊接著推選我為代理排長,後被選為連黨支部委員。

當時並沒有明確規定連支部設士官支委,隨著兵役制度改革,志願兵轉為士官軍銜,士官群體愈發成為連隊的中堅,身邊以代理排長身份進入連支部的士官支委多了起來。2005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軍隊支部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士官黨員較多的單位,應當有士官黨員參加支部委員會。至此,全軍建制連基本有了士官支委席,作為士兵與支部“架橋者”“鋪路石”,士官支委地位作用更加凸顯。

士官支委不是官,有人“好言相勸”:不要啥事都去管。但我想,就算是個“臨時工”,也不能只會說“同意”或舉個手。那年,連隊分了一個學技術名額,有個戰士挺踏實,大家挺認可。但一個“關係兵”讓連主官很為難。支委會上,我搶先發言:誰去誰不去,成績亮出來,工作擺一擺。最後“關係兵”沒去,年底還退了伍,後來旅評選3臺紅旗裝備,全在我們連。

改革滄海桑田,人間換了新顏。經過40年改革開放,國家經濟建設成就顯著,國防和軍隊發展突飛猛進。科技練兵背景下,旅隊提出“沒有裝備能訓練、有了裝備能打仗”換型建設目標要求,各營專門設立“三小發明辦公室”,士官支委往往是帶頭人。作為士官支委,由我牽頭研製的某型導彈關鍵元件模擬器,還獲得基地“三小發明”一等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戰略導彈部隊由“兵”變“軍”。作為高科技部隊,我感到,技術過硬、管理有方的士官越來越成為“香餑餑”。隨著士官待遇提升,士官長崗位設立,士官有了更多發言權,士官支委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組織生活和部隊建設中。

(宋海軍、程凱飛、特約記者奉 雷 整理)

当好“兵代表” 架起“连心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