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面臨重大改革,今後投資者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經歷了長時間的剛性兌付,自從資管新規的出臺,銀行理財將向淨值型理財轉型,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改革,今後投資者應該怎樣購買理財產品?還要不要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呢?

銀行理財面臨重大改革,今後投資者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一直受到穩健型投資者的追捧,近期各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一直在下行,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還是很火爆的,大家的購買熱度並沒有消退,說明大家對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很有信心的,個人覺得大家願意購買銀行理財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1、銀行有較好的風險管理系統。

銀行在進行理財產品運作方面,有一套符合自身風險控制要求的控制手段,而且這種系統已經運作了很長的時間,有一定的穩健性。

2、銀行有自身的投資優勢

銀行一直是金融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很多低風險的投資領域銀行都可以進入,對於票據市場、短期債券市場更有投資優勢。

3、銀行所受到的監管嚴格,人為方面的風險可大大降低。

銀行在進行理財產品銷售時,會受到有關管理機構的監管,保證理財產品及銷售方面的合規性,提高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這種安全性不等同於無風險,產品本身收益的不確定性不是本次說的安全性。

4、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安全性更高。

理財產品的管理方和資金託管方一般是分離的,這樣看可以保證購買方的資金安全。

5、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員有一定的專業性

要更好的管理、運作好理財產品,就一定需要良好的金融專業知識、豐富的管理經驗、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同時還需要優秀的投研團隊進行支持。

銀行理財面臨重大改革,今後投資者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根據以上對銀行理財優勢的分析,個人覺得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大部分朋友比較好的一個選擇。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下面我們就說一說,投資者應該怎樣購買理財產品。

1、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一提到購買理財產品,大家首先會問這款理財產品有風險嗎?收益率是多少?理財產品的風險是指收益的不確定性而不是說理財產品一定會損失本金;人人都需要進行理財規劃,購買理財產品知識理財規劃的一部分,理財不一定會獲得高收益,相比之下,投資一些高風險的產品,有可能獲得高回報,也可能面臨高損失的風險。理財規劃的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也就是讓您在各種人生階段都有一定的資金流,用於滿足生活的需要。

2、尋找優質的投資平臺

大家可以選擇幾家銀行作為您理財的主陣地,在銀行的選擇上,建議您根據自身需求,結合銀行產品豐富性、服務、理財人員專業性等方面進行選擇,分散投資,建議選擇3家左右的銀行機構即可。

3、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不要只看重收益,高風險才能獲得高收益。

4、學習金融產品知識

資管新規後,理財產品淨值化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在平時學習一下有關理財及淨值型產品的知識,基金就是淨值型產品的一種,但是他的風險一般為中等風險以上,高於一般理財產品,大家可以在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嘗試基金定投投資,慢慢學習淨值型產品投資。

銀行理財面臨重大改革,今後投資者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5、使用資產配置的方式優化投資結構

資產配置是指在現代投資管理體制下,投資一般分為規劃、實施和優化管理三個階段。投資規劃即資產配置,它是資產組合管理決策制定步驟中最重要的環節。對資產配置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對機構投資者資產和負債問題的本質、對普通股票和固定收入證券的投資特徵等多方面問題的深刻理解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資產管理還可以利用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產品來改善資產配置的效果,也可以採用其他策略實現對資產配置的動態調整。不同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論基礎、行為特徵和支付模式,並適用於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客戶投資需求。

簡單的說就是,根據我們對資金的用途不同將投資資金進行劃分,在根據不同模塊的投資資金投資於不同金融產品,通過風險控制、投資結構的優化,使我們的投資在收益和風險達到一定的平衡,解決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