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為何會出現精神異常?

肝性腦病(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嚴重障礙或各種門靜脈-體循環分流異常所致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輕重程度不同的神經精神異常綜合徵。

肝性腦病分三型

依據基礎肝病的類型,肝性腦病分為A、B、C三型。A型指急性肝功能衰竭相關肝性腦病,腦病發生在急性肝衰竭基礎上,進展較為迅速,重要特徵之一是腦水腫和顱內高壓。B型指門-體分流相關性肝性腦病,腦病是門體分流所致,患者通常無明顯肝功能障礙,肝活檢提示肝組織學結構正常。C型指肝硬化相關肝性腦病,通常是肝硬化等慢性肝損傷患者在某些誘因存在的情況下發作腦病。臨床上以肝硬化相關的C型肝性腦病最多見。

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腦病最常見

目前,我國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其次是酒精性或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以及肥胖糖尿病導致的脂肪性肝硬化在臨床上也逐漸增多。多數肝硬化患者在病程的某一時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輕微肝性腦病(MHE);30%~45%的肝硬化患者和10%~50%的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後患者發生過顯性肝性腦病(OHE)。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時,肝細胞功能障礙對氨等毒性物質的解毒功能降低,同時門-體循環分流,使大量腸道吸收入血的氨等有毒性物質經門靜脈,繞過肝臟直接流入體循環並進入腦組織,這是肝硬化肝性腦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點。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仍以氨中毒學說為核心。

肝性腦病最常見的誘因是感染

導致肝硬化患者肝性腦病發作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感染,包括腹腔、腸道、尿路和呼吸道等感染,尤以腹腔感染最為重要。

消化道出血、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大量放腹水、高蛋白質飲食、低血容量、利尿、腹瀉、嘔吐、便秘,以及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和麻醉劑等,也是導致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此外,TIPS術後,肝性腦病的發生率增加。研究發現,質子泵抑制劑可能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從而增加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的風險,且風險隨用藥量和療程增加而增加。

轉自:愛肝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