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來到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你會驚奇的發現這裡竟然有三個博物館外加一個文化館,這廣場確實頂內涵了。小編被浙江自然博物館成功吸引,它的展廳設計十分巧妙,其主線是把各個階段的生命形態按照生命推進的時間方向串聯起來。模擬動、植物生存環境的仿真過渡設計帶來了連續性的過程式體驗,當你走完全程的時候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竟不知不覺從底樓來到了四樓。這種一氣呵成的感覺真是太棒了。億萬年的生命積累留下來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一個博物館哪裡放得下。可就算是精選再精簡,館裡的展品也是多到應接不暇,兩、三小時根本不足以讓小編任性揮霍、自由沉浸。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堂皇海菊蛤,人家C位出道啦!

從前我們小的時候總會問父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答案竟全國上下超乎統一。均被告知是路邊撿的,呵呵。中國的父母啊可真是會忽悠。然而時代變了,科學技術進步了,人類文明程度提高了,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現在的家長或許已經不再用如此簡單的一句小幽默給小孩忽悠過去了,反而會耐心地講解或者直接帶他們去參觀博物館。所以杭州的博物館第二課堂大多都做得有聲有色。這不,一碰到關於科技、自然、藝術的類型館,你就會遇見好多家長和小朋友。但是小編想說,不分年齡,自然博物館絕對是一次值得參與的“生命真的太奇妙”之旅。呵呵。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這門楣,要不要這麼高!

地球和宇宙,太大了,我們總是看不到全貌,也不能窮盡它們的玄妙;又太小了,在莫大的時空長河中一切都顯得無比渺小,沒有參照物就沒有意義。也太奇妙了,為什麼地球上就產生了生命?雖然科學家在浩瀚的宇宙中努力尋找地外生命,但在至今為止的探查結果和經驗預測範圍內,地球是唯一一顆生機盎然的星球。這是地球的傳奇,也是生命的故事。自然博物館通過體驗式的場景模擬帶我們參與地球生命的產生和演進,它們是如何從海里爬上岸又飛上天的,都經歷了怎樣的風雨、爆發和滅絕?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非洲動植物圈地貌

宇宙和太陽系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小編一樣覺得人類從嬰兒長成大人已經很是神奇,而生命從海里的小小細胞跑到陸地上變直立行走或乾脆一飛沖天,如果不是演變時間夠長小編簡直不敢想。實際上生命的產生和進化是非常緩慢和艱難的。不說別的,光宇宙和太陽系的形成過程都是以億年為單位計算的。根據大爆炸理論推測,宇宙形成於大約137億年前,太陽系則是在距今約46億年前的宇宙加速膨脹過程中誕生的。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各種岩石

地球構造運動

地球這個物質本體有了,便是一步步打造適合生命萌芽及其進化的生態環境。地球通過內部動力引起固體表層不斷髮生機械運動。這一系列的構造運動是地球內部物質不均衡運動的結果,卻也因此造就了地表千變萬化的地貌形態,主宰著海陸的變遷。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方解石晶洞,成分:碳酸鈣

海底黑煙囪與生命起源

海底黑煙囪的形成主要與海水及相關金屬元素在大洋地殼內的熱循環有關。黑煙囪與含礦液體的運移通道共同組成了金屬硫化物的成礦環境,並可以在地層中保留下來成為研究當時古大洋環境的重要樣本。黑煙囪噴出的礦液溫度高達350度,可以滿足各類化學反應的發生需要,有利於原始生命的生存。因此科學家們依據海底黑煙囪周圍環境及其周邊廣泛存在的古老生命孑遺“古細菌”,提出了原始生命起源於海底黑煙囪周圍的理論,認為海底水熱環境和嗜熱微生物在那個時候也許十分的普遍,就是最早的生命萌芽。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2.3億年前*海百合,明明是動物卻取個植物名!

地球生命的誕生

地球生命源於陸地還是海洋?還是由小行星從遙遠的宇宙某處攜帶而來?至今它還是個不解之謎。科學家雖有提出各種理論,但也僅僅是理論和猜測而已。化石記錄表明,距今大約38億年前,地球這顆毫無生氣的天體出現了最初的生命形態,其後發展成被稱為“原核生物”的原始生命。歷經數億年漫長歲月,原始單細胞藻類誕生了,地球生命完成了進化的最初行程。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動植物進化圖

古植物

在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到處都有植物的蹤跡。然而,今天的綠色世界只是整個植物界演化長河中一個最新的斷面。植物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地球居住者的?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只有植物化石可以給我們答案。其進化過程經歷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產生了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植物化石

生命的大爆發

大約6億年前,眾多門類的無脊椎動物化石几乎“同時”、“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這種情形被古生物學家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爆發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海洋生物發展緩慢,幾乎停滯。至奧陶紀,它們才開始迅速發展、繁衍,使海洋呈現出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但是這些古老生物在古生代末大規模絕滅,倖存物種歷經中生代的發展,到新生代演化成現代類型眾多的無脊椎動物。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侏羅紀*菊石,名字詭異,顏值很高

魚類和兩棲動物登陸

大約在4.5億年前的奧陶紀,海洋中出現了最原始的脊椎動物“無頜類”。到泥盆紀,古魚類的各種主要類型均已出現,標誌著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的一個質的飛躍。距今約3.6億年前,某支總鰭魚類的後裔從水中爬上了陸地。慢慢地,它學會了用肺呼吸;慢慢地,它的鰭變成四肢,脊椎動物完美演繹了一場由水登陸的重頭戲。而後再逐漸發展成為鳥類、哺乳類動物。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早白堊世*原白鱘,好古老的魚

翼龍

它是一類很奇特的爬行動物,是恐龍的近親,也是最早飛向天空的脊椎動物。它起源於2.5億年前的晚三疊世,在地球上生存了1.5億多年,肩帶及前肢發達異常,第四指加長加粗形成飛行翼,具特有的翅骨,骨骼中空輕巧。當恐龍稱霸陸地時,翼龍始終佔據著天空。縱觀恐龍時代,我們只能從化石瞭解它們的輝煌。雄霸地球2億多年其實是個很長的時間段,恐龍如果沒有遭遇天災而滅絕,估計可能不會有現代人類的繁榮。其實小編有一點好奇,人類是否能夠創造比恐龍更長的歷史呢?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白堊紀*禮賢江山龍,植食性蜥腳類恐龍,這麼大隻吃草怎麼有點不信呢!

再生能力

很多無脊椎動物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如海綿和海星等。若把海綿切成小塊拋入海中,每小塊都能獨立生活,並很快長成一個新海綿。很神奇有木有?即使把它搗爛過篩,再混合起來放入水中,只需幾天功夫,它們又重新組合成若干個小海綿。太無敵了這個,若放到人的身上那簡直就是特異功能了!再來說說海星,它一般都是五個腕的,只要還有一個腕在,過幾天它就能生出4個小腕和1個小口。還有一個動物比較喜劇,海參在遇到敵害時,為了爭取逃跑時間居然把自己的內臟全部吐出以迷惑敵害,傻傻分不清楚的敵害本尊就此被妥妥地轉移注意力。而經兇險逃脫的殘疾海參在大約50天后便再生出了一副全新內臟。這種機制簡直完爆現代醫學啊,太強了!為什麼作為最聰明的靈長類的人,卻沒有這種功能呢?

有些物種很喜劇,吐掉全部內臟逃生後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一直不懂蝴蝶怎麼可以這麼完美?

小編在想,如果人類實現了再生能力,我們的生命體驗會有哪些不同(想死死不了會不會也很痛苦,哈哈)?世界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討論一下。

門票:免費

地址:杭州市西湖文化廣場6號

時間:週一閉館,週二至週日9:30-16: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