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型肥企停產,化工企業困難重重!


多家大型肥企停產,化工企業困難重重!

停產、限產、關停、查封、原料價格上漲、工人失業..........對於化工行業來說,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比酷熱的夏天更難熬。可以說,2018年,並不是化工行業賺錢的年代,即便是很多化工大廠也可能一夜間倒閉,不禁令人唏噓。更何況化肥行業,現如今,經歷著寒冷、冰凍和嚴管控的煎熬。

環保檢查力度從未放鬆,多地市場尿素企業的開工一定程度上受限;且冬季期間部分地區霧霾天氣時有發生,故而一些化肥、化工企業生產也會受限。今年“限氣”雖未一刀切,但國內氣頭尿素企業陸續限產或停產的力度加大。

氣頭企業被迫減產、停產

受優先供應民用天然氣影響,四季度國內尿素企業開始陸續減產以及停產,涉及企業主要在西北、西南等地區,多數計劃在2019年二三月份恢復;冬季大氣環境治理工作成為常態化,並且要求越加嚴厲。兩方面因素導致國內尿素企業開工率僅能勉強維持在47.4%左右。

9月,寧夏石化、塔里木石化等尿素企業因天然氣限氣要求停產。

11月1日起,湖北宜化旗下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聯合化工有限公司因冬季天然氣供應受限要求停產,聯合化工年產52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尿素。若12月 31 日仍未能恢復生產,預計減少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30000萬元,減少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2000萬元左右。

12月3日,河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實施化工和焦化行業煤炭消費總量管控強化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通知》,要求包括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在內19家企業,約266萬噸合成氨採用固定床間歇氣化裝置至2019年3月15日。

12月11日晚,雲天化全資子公司水富雲天化年產50萬噸合成氨裝置、年產80萬噸尿素裝置於12月11日起暫時停產,預計2019年1月底恢復生產。2018年尿素產量減少約4.3萬噸,預計減少公司2018年歸母淨利1332萬元左右;2019年尿素產量減少約6.45萬噸,預計減少公司2019年歸母淨利1999萬元左右。

多家大型肥企停產,化工企業困難重重!

多家大型肥企停產,化工企業困難重重!

限產帶來利好?並沒有!

然而,限產並未給市場帶來利好,今日國內尿素市場延續穩定,市場變動不大,交投氛圍仍無好轉,短期市場走勢不明朗,下游風險意識濃厚,接貨積極性偏弱,廠家繼續執行預收訂單為主。

供應來看,工廠受大氣汙染治理影響繼續減產,西北及內蒙古氣頭尿素企業限氣停車範圍略有擴大,整體開工維持低位,且後期仍有下滑的預期。需求來看,由於處於生產淡季,複合肥工廠開工率仍較低,膠板廠受環保檢查影響開工率也不高,工業整體需求仍不旺;目前農業市場仍處於需求淡季,因尿素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下游中小經銷商備肥熱情不高,國內下一季尿素用肥大約在春節前江蘇等局部地區的小麥冬臘肥需求,其他大部分區域明年春季尿素用肥前都將處於需求淡季。

綜合來看,雖然現在現在需求低迷,市場交投膠著,近期尿素市場偏弱運行,但是中國國內尿素工廠處於低開工的狀態,之後隨著氣頭尿素工廠停車的陸續增加,國內的尿素工廠開工率還將進一步下滑。

尿素出廠價不斷下滑

從朋友圈、微信群也不難發現,近期討論最多的也是尿素價格又降了多少,讓不少經銷商吃不好、睡不好的,還要時刻觀看各種消息,生怕錯過一些消息。對比以往,冬季一直都是肥料行業內一大銷售旺季,無論是經銷商、零售商還是種植戶,都會在拿不拿貨、能不能拿到低點上糾結。

截至發稿,河北、河南廠家出廠價已跌至1940-1970元/噸;而河南、河北廠家尿素出廠價繼續走低,跌幅約10-40元/噸。

在過去的1個多月時間,包括兩河地區在內,全國尿素出廠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河北尿素出廠價跌幅尤為明顯,跌幅近300元/噸。

究竟該不該出手?

儘管近期尿素價格波動明顯,但相比前期高位,整體價格仍以下行為主,針對種植戶、渠道商最為關心的尿素該不該出手拿貨,相關業內人士分析,一看需求,二看成本開工率,三看出口。

需求:這一階段是需求淡季,工廠開工率低,農需沒有,工業板廠開工率一樣低,所以需求一定不行。

成本:今年的尿素成本比去年上調一些,但不會上調很多,煤炭價格上漲不是很大,看幾大上市化工企業的年報就可以,今年普遍利潤不低,不像前兩年虧損,可以看出尿素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而且今年價格比去年高400到500元,現在已經連破2000,1900元大關,要是看成本的話,破1800元,還有大約200元左右的毛利的,再看開工率,還在50%以上,這也是今年超出預期的,去年同期早低於50%了,證明工廠的尿素利潤比液氨利潤不低,不然早出液氨了,看這兩樣,尿素還有降價趨勢。

出口:出口在印標以後,基本沒什麼戲了,印標中國的中標量不大,而且價格低,所以這個也是沒什麼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