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唐朝大詩人李白,世人稱之為“詩仙”,他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生活於盛唐,一生放蕩不羈,酷愛飲酒。據說他的流傳千古的詩句都是酒後詩興大發而寫,現存詩篇千餘首。他擅長描寫月亮,古稱嬋娟、玉兔、月桂、明鏡、銀盤、玉輪、玉鉤等等。春夏秋冬的月亮在他的妙筆下熠熠生輝:秋月、明月、白玉盤等等。大詩人鍾情於明月,明月給了他新奇的幻想。小編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含有月的詩句,希望大家喜歡。若有看得上的,要收藏喲!祝君安!

1、《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一輪秋月,在時間的默默流逝中掠過長空,此刻已經逐漸暗淡,墜入江水中。渲染了“秋月墜江波”的悲涼寂寥景象。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2、《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天山在我國西部,似乎應該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說“明月出天山”呢?原來是士兵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東望,所看到的是明月從天山升起的景象。

3、《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把月亮比作“白玉盤”、“瑤臺鏡”,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

4、《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以月之玲瓏,襯托人之幽怨,從反處著筆,全勝正面塗抹。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5、《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

6、《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

7、《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金陵西城在月光的映照下,像珍珠般晶瑩,彷彿是從月亮中滴出。把秋月下臨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繪得逼真傳神。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8、《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秋高氣爽,夜色透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寫出就月映清江的美景。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道夜郎西。

人隔兩地,難以相聚,而月照天空,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使本來無知無感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瞭解自己的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遙遠的夜郎,傳遞給我的朋友。

10、《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的一面明鏡似的。

11、《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晶瑩的月亮懸掛在蒼翠挺拔的松樹枝上,下面是長流不斷的溪水,它不僅僅是生動地展現了嵩山的秀麗景色,還寄託著隱士高潔的情懷。

12、《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人雄心壯志,酒酣興發,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明月。上天攬月固然是一時興起,但這舉動卻讓我們感覺到詩人對高潔理想的追求。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13、《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入飛鏡臨舟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悠悠塵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宇宙之謎。明月高高掛在天上,使人生出不可高攀的感慨,而當讓你無意高攀時,她也許會與你相隨,依依不捨。一冷一熱,道出無情卻有情。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地更迭,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渲染得淋漓盡致。

14、《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詩人筆下的自然萬物好像被賦予生命,你看大雁高飛,帶走了詩人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彷彿為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的月亮。

15、《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盤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這盤菰米飯就像一盤珍珠一樣地耀目,在那樣艱苦的山村裡,老人端出這盤雕胡飯,把詩人深深地感動了。

16、《謝公亭》

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

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

當年詩人歡聚的場面不見了,謝公亭上,唯見一輪孤月,空山寂靜,碧水長流,一片寂寞。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17、《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在月光之下,舞動影零亂。月與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是在於自己的有情有意。

18、《憶東山二首(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李白一生以謝安自比,此詩中,又用白雲、明月來襯托自己的形象,那東山的白雲和明月是何等淡泊,由此把李白的情懷和這一切融為一體。

19、《長門怨二首》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

深宮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處,遍地皆愁,到長門殿,只是“別作”一段愁而已。後首則寫:明月高懸中天,已經照到長門,看到了獨守長門宮裡人。

20、《月下徵虜亭》

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

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此詩語言如話,意境如畫。皓月當空,波光灩灩,構成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圖來,令人嚮往。

詩仙李白偏愛月 流傳千古灑清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