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建立社會公共信用數據庫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關鍵點在於解決信用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12月15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新年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兼職教授姜建清談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時表示。

“要有效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實現小微金融的市場化、商業化的可持續發展,讓經營穩定或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及時得到融資,同時又守住風險底線;讓守信用、講誠信的小微企業能夠得到信用貸款,不需抵押、擔保或聯保得到融資;讓金融企業願意貸、敢於貸,但又不會出現大的信用風險。關鍵點在於解決信用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也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治本之策。”姜建清說。

那麼,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姜建清提出,基於信息科技應用、大數據分析應用、金融場景構建的場景金融,是破解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出路之一,通過信息流的場景化,使資金流、物流可視與可控、透明與可靠。

如針對B端的場景金融,可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及大數據技術分析,形成客戶狀況的全景視圖,使風險控制從單客戶、單品種、局部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向業務關聯、上下游聯動、跨賬戶交易的數據風控方式轉變。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各類場景中的應用,能準確識別異常信息,有效實現資產轉換、風險定價和資本配置。通過挖掘分析客戶行為和交易特點,為精準營銷服務提供支持,增加客戶黏性。推出適應小微企業小額高頻、期短急迫的全線上融資,有效改善長尾客戶的服務供給。

“應該指出的是,任何商業機構構築的商業場景,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數據不充分、數據碎片化、數據挖掘成本高、準確性低等問題,而政府在行政和公共事務中,通過稅務海關、工商行政、公用事業、教育醫療、社會管理的場景,形成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卻閒置浪費的狀況。”姜建清建議,若能建立社會公共信用數據庫,在一定規範下開放利用,加之各金融機構自有的信用數據,能有效提升社會信用的數據水平,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推廣普惠金融極有益處。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