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之:搬掉貧窮大山的“愚公”

沿著盤山路繞過一道又一道山樑,視野漸漸開闊起來,一幢幢水泥房整齊漂亮,乾淨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戶戶門口,好似一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富村山居圖。這就是靜臥在山坳之中的沁縣南泉鄉下安莊村。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在這麼偏遠的地方,還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而這一切離不開78戶282人的當家人——村黨支部書記王希之的努力。

1990年,王希之接過村支書的重擔,帶著鄉親們一步一步擺脫貧困,一干就是28年。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憨”,可是隻有他最清楚:下安莊太落後了,他想做點事情,想讓鄉親們的生活好起來。他說:“只要是有益於村民的事情,我都願意做。

“要致富,先修路”。

上世紀90年代,下安莊的村民們日夜飽受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無奈,出山的路都是狹長小道,每次出山不亞於“翻山越嶺”,村子近乎與世隔絕。

看著村民們皺起的眉頭,王希之打定了主意——修路!

說幹就幹,老王帶領全村老少開始修建通往外界的2.5公里水泥路。村民們回憶,這在當時可不是小工程,儘管舉步維艱,但王希之絲毫沒有退縮。需要原料,王希之就自己跑到縣城拉回來;錢不夠,王希之就自己墊,前前後後墊了有2萬多塊錢。

終於,下安莊的第一條水泥路通了。

還沒等大家夥兒緩緩神,王希之又提出了“水”的問題。原來,老王在一次回山東老家探親時,看到家鄉人民擰開自來水管就有水吃,便生出了要讓下安莊的鄉親們也能如此的念頭。“下安莊水資源緊缺,每逢乾旱,鄉親們用水就成了問題,如果能送上自來水,大家就不用再發愁了!”王希之回憶說。

就這樣,在王希之的多方努力下,縣水利局的水務技術人員們來到了村裡,進行線路勘測,籌備引水。鄉親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1995年,下安莊村家家戶戶終於接通了自來水。村裡的老人們至今還記得試水那天的情景:王希之拿著碗喝下了第一口從水管裡流出來的還稍顯混濁的水,“真甜!”大家夥兒說,“水是下安莊村幾代人的夢!我們吃天上的屋簷水,吃旱井、水窖裡的土自來水,沒想到有一天還能擰開水龍頭就吃到水。”上世紀90年代就接通自來水,放在全縣也是鳳毛麟角。

如今的下安莊,方圓十里綠樹環繞、鬱鬱蔥蔥。“你們上山轉轉,全部都是綠化了的。”村民李海生熱情地邀請記者,“這都是當初王書記帶領大家一點一點努力和積累的結果。”

依靠種樹,下安莊不僅還清了村集體負債,還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李海生就是受益人之一。李海生有85歲的老父親和50多歲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需要照顧,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肩上,平日裡靠務農和就近打零工維持生計。雖然老父親和哥哥辦理了“低保”和“五保”,但一家人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為了方便李海生照顧家裡,王希之安排他擔任起護林員。“我現在也算是月月領工資的人了,生活穩定了不少。”提起王希之,李海生有說不完的感激。

路通了、水通了、山綠了、學校有了……下安莊村將“逃荒村”建成了遠近聞名的“綠化村”,土窯洞式的“落後村”發展成水電暖齊全的新農村。大家夥兒都說:“這都是老王的功勞。”“既然當支書,就得擔責任,咱也知道這個差事不好當,可是黨選擇了咱,群眾選擇了咱,咱就得幹好這個職,俯下身子拼命幹。”聽了大家的話,王希之害羞地擺擺手,“當年人們走的是土路、喝的是河水、穿的是打補丁的衣服、吃的是粗皮糠菜,如今看著下安莊翻天覆地的變化,再苦再累也值得。我們遇上了好時代。”

初冬的蕭瑟似乎並沒有“打擾”到下安莊,反而將整個村子襯托得地愈加靜謐祥和。王希之揹著手走在回村委會的路上,“現在大家的生活好了,對休閒娛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正計劃著建一個開闊的健身廣場,讓音樂響起來,廣場舞跳起來。”下安莊下一步如何發展,王希之的心裡早已有了盤算……(來源:長治日報 解婷 郭學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