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成為第六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什麼?

jinkie


假設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增加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印度、巴西、德國、日本、南非都有可能,個人覺得主要從人口、經濟實力、地緣政治、對外政策等角度分析印度、巴西可能性會更大些。

德國、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目前來說忘卻戰爭,徹底放下可能性還不大,並且英法已經是常任理事國,再增加德國似乎歐洲佔比過大,日本目前緊跟美國太緊,總體對外政策還是基於美日同盟,而且反省戰爭的態度在亞洲特別是中韓還不被認可。

南非基於經濟實力等方面原因,目前雖然地緣戰略這塊倒是有些條件,但入常畢竟實力還是很重要。

印度很快就要變成人口第一大國,經濟實力也增長強勁,並且長期在對外政策這塊相對是比較中立,帶領了不結盟國家,有一定權威性。

巴西作為南美第一大國,人口眾多,經濟實力強,對外政策也相對獨立,在美國後院整一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產學研搬磚工


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共5個國家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是二戰戰勝國。現在瞄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幾個主要國家,包括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等,都沒有資格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德國是二戰戰敗國,雖然認識深刻、反省到位,得到了國際社會原諒和認可;經濟實力2017年排名第四,超過了5大常任理事國中的法國和俄羅斯。但是,德國畢竟有那一段歷史,如果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二戰受害國會心服口服嗎?


日本不僅是二戰戰敗國,而且不承認歷史,經常在歷史問題上犯迷糊,尤其是日本還是“非正常國家”。如果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對聯合國的侮辱,是對和平的踐踏,是對二戰成果和戰後秩序的否認。即使任何國家都可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現階段的日本絕對不能,否則會成為國際笑話。


印度人口多、體量大、經濟實力靠前,好像有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實力。但是,印度的軍事實力很差,沒有拿得出手的國產武器,印度目前70%以上的武器裝備都是蘇聯和俄羅斯製造的,美國對此耿耿要求,多次要求印度購買美國的武器。印度給世人的印象就像“黔之驢”,一個龐然大物而已。


巴西從國土面積、經濟實力、人口數量、發展前景、地域位置等,似乎都具備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條件。但是,巴西給人感覺像一個沒有脾氣、沒有稜角的人,要麼像個“老實人”,要麼像個“和事佬”,總感覺少了一點什麼。法國在5常中最不顯眼,但法國曆屆領導人都知道和喜歡刷存在感,巴西在這方面還要向法國學習。


由於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具有一票否決權,並不存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單數5個或雙數6個的問題,而且這幾個候選者都各有5常的支持和反對。聯合國需要改革,如果哪天5常國統一意見了,5常增為6常也並不稀奇。


毛開雲


【最有可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

如果聯合國需要增加常任理事國名額:

1.中美俄英法五國誰也撼動不了,因為五國都存在一票否決權。

只有在其基礎之上增加,不會存在減少。

2.常任理事國名額永遠是奇數(單數),便於理事會投票決策。

5、7、9、11、13、15等數字最有可能。

3.要求必定非常高,至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絕對強勢。

印度、日本、德國、巴西等國最有可能。

.

印度:

人口、經濟均在世界前列;文化覆蓋面較大,遍佈南亞、東南亞。

日本:

經濟、人口均在世界前列;文化輻射面較大,歐美國家普遍認同。

巴西:

經濟、人口均在世界前列;文化融合性大,融合了歐美傳統文化。

德國:

經濟位居世界前列,文化影響力較大。

澳大:

沙特:

埃及:

南非:



專噴不良報道


常任理事國不是那麼好當的,目前的五大常任理事國,除了法國有點坐享其成外,其他的四個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都是二戰反法西斯聯盟的主導國家,都在各自戰場上對法西斯國家給予重大打擊。即便被普遍認為實力不濟的中國,在二戰中照樣總領中緬印戰區,在東亞、東南亞地區與日軍作戰,並在二戰結束後負責了對日佔越南的接收。所以,聯合國成立的時候才有資格入常。

五大國不僅在歷史上功勳卓著,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也舉足輕重。

五大國的GDP約佔全球總量的50%,而且GDP質量高,世界上重工業、輕工業、高科技產業、尖端科技、互聯網等大部分都在五大國境內。別看這些年世界發展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化巨大,說到底這是五大國的貢獻,沒有這些國家,世界至少倒退20年。

所以,想要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才可以。


說到可能出現的第六個常任理事國,個人比較看好位於拉丁美洲的巴西。

巴西是世界土地面積第五大的國家,擁有8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數量也排在世界第五位,大約有2億人口。

近年來,由於巴西的快速發展,被多位分析師認為是潛在的超級大國。

巴西是南美地區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立國之後這個國家一共對周邊國家發起了三次戰爭,分別是巴拉圭戰爭、烏拉圭戰爭、普拉碳戰爭。並且以三戰全勝的戰績確立了他在南美地區的強國地位。二戰期間,巴西是南美地區比較早向法西斯宣戰的國家,所以也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資格老、參與感強、國家比較有實力是巴西的特點。

近些年來,巴西的發展有目共睹,躍升成為20國集團成員、金磚國家,人均GDP達1.6萬美元。這給了巴西非常大的國家信心,於是在2016年舉行了奧運會。

在新興國家中舉行奧運會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這代表著該國發展良好,雄心萬丈。

1964年日本舉行東京奧運會之後,反應熱烈,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這個曾經的軍國主義國家,從此人們不再視日本為洪水猛獸。

1988年之前,人們對韓國的印象就是大量的海外勞工,整天把泡菜當成國粹的國家,但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後,人們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韓國。從而給韓國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劑。

(漢城奧運會)

巴西在2016年的奧運會,也是一次巴西近年來發展的集中體現。雖然還有瑕疵,但總體還是讓人眼前一亮,巴西利用奧運會的機會告訴世界,這個國家不僅有漂亮的桑巴女郎,還有別的。

在不遠的將來,這個新興強國很可能會成為南半球地區,最起碼在南美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伴隨著南半球的崛起,巴西理應被升級為常任理事國。當然,常任理事國不是那麼好當的,權利有多大,意味著責任就有多大,如果巴西不能發揮自身優勢,為南半球各國謀求福祉,肯定也過不了考核期,最終一定會被打回原形。


有人可能覺得,德國、印度、日本等國也是熱門人選,其實想想就不可能,歐洲已經有3個常任理事國了,怎麼可能再加一個。

(德國被三個常任理事國圍著,想翻身不可能)

日本到今天還在大力發展軍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不服二戰後的秩序,甚至有報復美國的傾向,不讓人放心啊。

(日本近些年軍事實力發展快速)

印度就更別提了,這個地區霸權國家,與周邊各國關係緊張。人們提到印度就會想到他對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的飛揚跋扈,對錫金的吞併,這種流氓國家要是當常任理事國,聯合國也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了。


歷史風暴


1.印度。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最大,因素包含兩個,即人口與潛力。2017年,印度人口總量為13.39億,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僅次於中國。2017年,印度GDP總量為2.439萬億美元,排行世界第七。印度人口在迅速增長,未來很快就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人均GDP僅僅為1940億美元,增長非常大,不久之後就可能超過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所以,人口總量巨大、經濟增長迅速的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最大。

2.巴西。2017年,巴西的GDP總量為2.056萬億美元,人口為2.09億,領土面積為851.4萬平方公里。巴西是拉丁美洲經濟、人口、領土第一大國,而拉丁美洲33個國家和地區,近6億人口,沒有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不論是從國家實力,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體現的代表性而言,巴西都有可能成為安理會第六大常任理事國。不過,美洲被視為美國的後院,巴西入常,一定程度上會削弱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控制。所以,巴西成為第六大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低於印度。

3.德國。德國的GDP總量為3.67萬億美元,人口總量為8269.5萬,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經濟實力最強、人口總量最大的國家。此外,德國的工業堪稱世界最前列,擁有西門子、大眾、默克等世界知名工業企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極具競爭力。近年以來,在默克爾的領導下,德國在歐盟內部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此外,德國在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反省的十分深刻!所以,對於聯合國第六大常任理事國,德國也有能力一拼。

4.日本。

日本的GDP總量為4.872萬億美元,人口總量為1.268億,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如果僅以綜合國力來看,日本超過德國、巴西與印度。不過,日本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在二戰問題上的反思不夠,至今依舊在拜鬼(靖國神社)。所以,儘管在四個國家中,日本綜合國力最強,可能性卻最低!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哪個國家可能性最大?


美國觀察室


首先,更正一下題目,應該是叫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沒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說。目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中、美、英、法、俄五國。

現在假設增加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那麼,德國、印度、巴西、日本、南非等國都想進入常任理事國,或者都被認為有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的。這五個國家可能性排位分別為第一是德國,第二是印度,第三是巴西,第四是是南非,第五是日本。

也就是說,假如聯合國安理會增設一個常任理事國的話,那麼,德國的可能性最大。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儘管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罪責深重,甚至是不可能彌補的,但是,德國的反省是真誠的,深刻的,與日本對二戰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兩者兩著本質的差別,世界對德國的反省是認可的,應該不會成為德國發展的負擔。

其二,目前,德國GDP總量為3.67萬億美元,人口總量為8269.5萬人,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德國是人口數量最多,GDP經濟數額最大,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其三,德國的工業行業實力處在世界最前列,例如擁有大家熟悉的西門子、大眾、默克等世界知名品牌企業,德國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都處於全世界的前列。

其四,在默克爾總理的領導下,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事實上是發揮了領導或者主導作用。

其五,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同印度、巴西、南非和日本相比,德國的作用和影響力明顯更大。


寰球東隅


當今世界上最幾個國家最有可能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

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1.第一個梯次的是德國與日本.

這個是從這兩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來考量的.

德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對世界均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力.最關鍵的是這兩個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並且有著非常強烈的入常意願.

但是日本入常的話,韓國,朝鮮,中國反對的聲音一定最強烈的.同樣的德國想入常的話,俄羅期就可能會不高興了.

2.第二個梯次的是巴西與印度.

巴西與印度,是典型的區域性大國,並且同是發展中國家.

巴西那麼大地盤,在南美肯定是大哥一樣的存在.印度在南亞肯定是他說自己是老大,沒有人敢說自己是老二.

多年以來,德國,日本,巴西,印度一直都力推聯大改革,欲進入常任理事國的行列.會議也反覆開了很多次,但最終的結果,大家都懂得,除了吵吵.還是吵吵.最終很少能達到實質性的決議.

3.以上四國有一天即便成為了常任理事國,但能否有一票否決權,很難說.

4.以上四國,我個人的看法是,有潛力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但並不是一定會成為.

聯合國,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博弈的競技場.

我們把現在的五常逐個說說.

美國,在全世界擁有絕對的影響力的超級大國.其穿一條褲子的小夥伴大多是典型的歐洲工業國家,這些國家又通過北約給捆在了一條繩上.

法國與英國,即使是現在,在世界上仍然有著非常的海外領地.對其曾經的佔領國仍然有著一定影響力.

俄羅斯,對前獨聯體國家有著非常深的影響,從獨聯體國家的閱兵上就可以看出.他們很像.另外,俄羅斯對南美一些國家也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

最後說說中國.對發展中國家普便有著非常好的革命友誼.尤其是非洲國家.另外,中國對自身周邊的國家,無論關係好壞,但中國的地緣政治與綜合實力,至少他都得考慮一下吧.

換句話,"五常之所以被稱之為五常,關鍵還是國家實力."

這五個國家都擁有著可以毀滅地球至少一次的能力.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國防常備軍.有核武庫.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有高精尖科技.所以又被稱為"五大流氓".

現在,我們再回頭來看的話.也許阻擾第六個常任理事國出現的國家,最大的阻力正是這五個國家.也許他們與別的國家在進行會談的時候,會一本正經的說絕對支持,絕對同意.但那也只是一本正經的說謊話罷了.

所以有新的常任理事國,這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途徑.至少,眼下的利益博弈是不會出現.

用詞上是不夠專業,但理是這個理.希望可以讓您滿意.


胖達煮酒論鷹熊


德國最有可能。

1.德國是美國的好幫手了。

2.德國工業發達,技術高,科技能力遠高於美國,美國需要啊!

3.德國經濟發達,人均GDP巨高。

4.軍事潛力巨大。德國的豹2A主戰坦克,世界第一坦克,能與美國的M1A1和中國的99A相媲美。德國的輕武器,比如G36突擊步槍十分優秀,美國海軍陸戰隊都買。此外,德國飛機軍艦大部分自己不裝備,專門出售,可以賺得大量的外匯。人家還有核技術,暗地裡造了核彈零件,關鍵時刻可以拼湊。

所以,綜上所述,德國最有可能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


德沙漠之狐隆美爾


聯合國改革一直在進行中,而增加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改革話題,也始終沒有間斷過。但儘管如此,安理會增常似乎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現任五常的一票否決權,有意進入常任理事國的國家,都在五常中尋求支持。但能夠同時說服五常支持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注定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聯合國是二戰的成果,五常是二戰中,做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國家。他們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更是聯合國穩定存在和發展的基石,其地位不可撼動,更不允許任何國家的挑戰。

現在,瞄準聯合國安理會增常的國家有,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德國日本,雖然在GDP,人口、國土面積、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影響力各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但這兩個國家都是二戰中的戰敗國,入常似乎並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的有關精神。尤其是日本,到現在仍然對那段侵略歷史,遮遮掩掩態度曖昧,甚者對當時所犯下的戰爭罪惡,不承認不懺悔不道歉。其不僅不會得到二戰受害國的原諒和支持,相反更引起這些國家的警惕,日本入常顯然不符合多數國家的利益。

印度和巴西屬於後起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人口總量,以及位居世界前列的GDP和綜合國力,似乎已具備入常條件,但其國際影響力,以及政治軍事力量,還不具備世界大國的條件,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地區大國。要想同時得到五常支持,還有一定難度。

聯合國安理會增常,茲事體大,不可輕言。如果通過安理會擴容,就能夠解決聯合國現存的主要矛盾,五常又何樂而不為呢!問題在於安理會增常,不僅不會解決任何矛盾,反而會增加安理會運作流程,降低安理會的工作效率。那天五常國家認為聯合國又做回了國聯大會,聯合國在世界局勢的發展和掌控上,已經無足輕重微不足道,或許安理會增常就可以實現了。


無奈且向上


完全沒有可能,因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一旦擴大規模後,尤其是增至六常的話,就會出現投票表決二一添作五的現象,這全然不符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眾所周知,現在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常都是二戰戰勝國。除法國以外,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四大國不僅為二戰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且都付出了巨大的歷史代價和犧牲。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企及的權力和國際地位。不久前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場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牢騷滿腹地說,建議取消安理會五常,結果直接被五大國集體否決了。

像土耳其總統這樣不知深淺的“怨婦”,其實之前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也做過一次。包括現在的德國、印度、巴西和日本等也都在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尤其是印度隨著經濟增長的加速,早已不滿足於南亞次大陸上的地區大國,而要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政治大國。



但是,戰後以來的世界大戰早已奠定,國際秩序也同樣不可隨意更改。尤其是安理會五常的大國地位任何勢力都無權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