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終於,又能見到你們的兩位“腦公”了。

誰?《歡樂頌》裡的唐長老和小包總唄!

一言不合就開車、見面三次就啪啪的唐長老,每次出場都把人撩得酥酥癢癢吶。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更別提集“肉慾”和“霸道總裁”於一體的小包總了——每次看完,渾身都要溼了吧?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好的小巴克制一下。

畢竟看到兩位“腦公”的新圖景時,小巴是懵逼的。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穿著村裝、啃著地瓜、傻得冒氣的造型,是咋回事兒?

懷著為你們“腦公”抱不平的心,小巴去看了這部名字聽來不明所以的劇。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大江大河

Like a Flowing River

導演:孔笙 / 黃偉

主演:王凱 / 楊爍 / 董子健 / 童瑤


不看不知道,還有被貶出宮的高貴妃呢!

人家在《如懿傳》裡是這樣的。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到了《大江大河》卻成了屯裡的村姑。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小巴就就犯嘀咕了:劇組這是咋啦?

在國產劇盛行把人拍得像濾鏡本尊的當下,這是在捉弄演員嗎?

在事先沒了解背景和劇情的狀況下,小巴一口氣看完了1-10集。

看完後,驚呆的小巴恍然大悟:

開播一週、豆瓣評分堅挺在8.8,短評區一片讚譽的《大江大河》,果然實至名歸。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毫不客氣地說:

2018年國產劇丟的臉,都被這部《大江大河》給掙回來了。

憑什麼這麼說?

我們先來看這部劇在豆瓣的簡介: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對,這是部以“恢復高考”和“改革開放”為時代背景的年代劇。

它的故事,充滿了父輩們憶苦思甜的味道,帶著滿滿的塵土和黴味。

應該說,年輕人很難感興趣。

甚至還有網友這樣吐槽: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當年改革後,高考是考前單位或村委開證明,而不是政審材料吧?再者,政審材料也應該是招生單位審查,而不是革委會審查吧?”

對此,小巴想說:

歷史有宏觀和微觀之分,政策也有中央和地方之分。

《大江大河》展現的,正是那個宏觀時代背景裡的微觀個體。

就像大學室友安慰宋運輝時說的: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虞山卿這句“撥亂反正的政策已經下達,你家撥亂反正只是時間問題”,屬於輕描淡寫的臺詞。

“時間問題”背後隱藏的,卻是無數人的苦苦等候,甚至一部分人的腥風血雨。

只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背後隱藏的部分,不能拍出來。

《大江大河》所做的,就是掩蓋好需要隱藏的部分,然後把它包裝成一個血氣方剛的勵志故事。

所以在目前已經播送的10集裡,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劇情:

初中畢業就下鄉做知青的宋運輝,抓住1978年恢復高考的機會,考了全縣第一。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卻因父親曾被迫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全家被判成“黑五類”,而失去上大學的資格。

面對決定人生走向的重要關口,向來木訥的宋運輝爆發了。

他堵在鎮革委會(特殊時期對鄉鎮政府的叫法)門口,跟負責人李主任槓上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一個被人民打翻在地還要被踏上一隻腳的“黑五類”,怎麼跟政府領導槓?

秘訣是:背誦鄧小平同志擬定的中央文件。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關於1978年高考,中央文件指出,招生主要抓兩條:一是重視本人表現,二是擇優錄取。不管出身什麼家庭,只要愛黨、愛國家,本人遵紀守法就行。”

李主任告訴他背1000遍也沒用。

他就說要背1001遍。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不得不說,這場景讓小巴想到孫紅雷在《征服》裡的那句名言:

“不氣盛叫年輕人嗎?!”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可能許多讀者不太清楚:都“全縣第一”了,為啥還沒資格上大學?

其實在那個特殊時期,上大學不是論成績,而是靠出身。

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臭老九”,沒資格上社會主義的大學;

而出身貧寒、腦袋裡文化空白的人根正苗紅,才有資格上大學。

當年甚至有個被全國人民爭相學習的“白卷英雄”張鐵生。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中間手持紙張的人就是張鐵生

“白卷英雄”,顧名思義:因為考試交白卷,而被人們封為英雄。

這不是段子,而是40多年前的真事。

類似的怪事,在改革開放初期也屢見不鮮。

比如被鄧小平同志劃為特區的深圳,並不是你想去就能去。

得先到市公安局報備,審核通過開具邊境通行證,才有資格到深圳去。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大概就是類似這樣的證件

那個特殊時期裡,充斥著太多類似的事情。

以現在的眼光看,這些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實在太匪夷所思。

《大江大河》展現的,就是人們從這個荒誕的特殊時期,努力掙脫出來的過程。

宋運輝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之後的劇情,就是他爭取到了上大學的名額,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日常。

真正助他一臂之力的,其實外柔內剛的姐姐宋運萍。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她也考上了大學。

但她意識到出身問題給家人帶來的災難。

也見識到弟弟求取大學時的韌勁和血性。

所以接到只批准一個名額的通知時,她選擇了棄權。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這個舉動,有三個層面的信息。

第一層很表象,它改寫了姐弟倆的人生。

第二層稍內斂,它再現了特殊時代,困難家庭面對人生抉擇時,總有人要被犧牲掉的辛酸和苦楚。

第三層很隱蔽,它凸顯了姐姐犧牲自我、顧全大局的隱忍性格。

就目前的劇情走向看,這性格很可能在後邊要了她的命。

為什麼?

因為她那為人粗獷的丈夫,雷東寶。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不可否認,雷東寶是真愛宋運萍。

跟他一塊,宋運萍也露出前所未有的歡欣。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但從目前的10集內容,結合這部劇喜歡“草灰蛇線、伏線千里”的特徵,小巴覺得:

宋運萍最終因雷東寶喪命的結局,劇情裡充滿了暗示。

怎麼暗示的呢?

在倆人兩次最重要的時刻。

第一次是倆人初見,雷東寶就踩死了宋運萍剛買來的長毛兔。

踩在哪裡呢?頭!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第二次是倆人新婚,雷東寶扛起宋運萍就往屋裡鑽,把她撞在了門框上。

撞到哪裡呢?頭!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這兩次誤傷,雷東寶都是沒完沒了地道歉,宋運萍則繼續原諒對方。

可能是小巴想多了,也但願是小巴想多了。

只是充滿暗示和隱喻的優秀劇情,實在是由不得小巴不大開腦洞啊!

不然真心沒法領會劇情的精妙絕倫。

比如第一集裡,姐弟倆到鎮革委會送政審材料被老猢猻拒絕了。

姐姐讓弟弟先回家,她有辦法對付老猢猻。

當時的鏡頭是這樣的: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大家可以重看這段,是不是有一絲不安的情緒傳遞過來?

只不過《大江大河》沒有俗套地使用旁白,反而留出大量空白,等待觀眾自己解讀。

所以,我們既無法得知姐姐說的辦法是什麼,更不可能知道她的心思。

我們只能感受到:這裡的情緒讓人不安。

劇情繼續往下推:姐姐重新走入鎮革委會大院,停在辦公室門口。

結果裡邊傳來李主任訓斥老猢猻的聲音,要他向上級交待自己的問題。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李主任說要老猢猻回去寫詳細材料。

聽到這話時,宋運萍的反應是: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這是個若有所思及至幡然大悟的過程。

緊接著,她猛推開門,趕在老猢猻出門前,大踏步走向李主任。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所以:去找李主任,就是姐姐想到的辦法?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更有可能的是:

這是她臨時起意,而非最初想法

劇情沒再交待,而是透過宋運萍父親的一個舉動,揭開了表象背後的齷蹉。

因為怕得罪人,他給老猢猻送中藥示好。

但因為在路上、人多沒法開口,老猢猻看看宋父手裡的東西,就說:

“不方便的話,換個地方說。”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這麼駕輕就熟的人際技巧,不是一天兩天能養成的。

在老猢猻的住處,宋父說準備了草藥、給雷幹部補身子。

精通中醫的宋父說: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我看您眼袋發青、頂發稀少,雖然沒把過您的脈,但看著好像是,脾腎兩虛。”


礙於領導和男人的情面,宋父沒有直說老猢猻腎虛,而是帶上脾虛做掩飾。

在這裡,《大江大河》再次展現自己“明白人說糊塗話”的勁頭。

老猢猻的腎虛,從何而來?

稍微對那個特殊時期做過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女知青是最悲慘的一類。

她們沒辦法像男人那樣長期從事笨重的體力活,再加上想獲得返城名額等好處,最直接、高效的辦法,就是奉獻自己的身體。

電視劇裡對此做過直接呈現的,是高滿堂的《北風那個吹》。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知青帥子因事被聯防辦抓走。

為救他出來,愛慕他的女知青劉青,在領導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下,不得不在辦公室裡跟他做了苟且之事。

聯防辦這才放了帥子。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女知青借身體獲取好處,在那個特殊時期,是公開的秘密。

宋運萍最初的辦法,怕也是這苟且交易。

這就是《大江大河》厲害的地方:

它呈現出來,是大時代背景裡,個人的努力奮鬥與刻苦經營;

但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它會揭開一個角,讓你看到背後的骯髒與不堪。

暫時領會不到的,可以享受到個人奮發圖強的意氣風發;

可以領會到的,也能看到特殊時代裡,個人被碾壓的玉碎與辛酸。

能做到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大江大河》的幕後班底:正午陽光!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正午陽光”可能有人不太瞭解,但他們製作的電視劇,大家肯定都知道。

我們簡單扒拉幾部:

2014年的《北平無戰事》和《父母愛情》;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2015年的《琅琊榜》和《偽裝者》;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2016年的《歡樂頌》和《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2017年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正午陽光是出了名的“摳門”和“考究”。

怎麼說“摳門”呢?

比如借“小包總”楊碩的婚禮這天,孔笙導演看到幾位主咖都西裝革履,決定擇日不如撞日,把三個人拉到房間就拍上了。

於是就有了這張視覺主海報。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至於說“考究”,那更有的聊了。

首先是服化道“考究”。

遠的不說,就《大江大河》裡,服化道都精細得讓人歎為觀止。

故事發生在1978年,視覺上必須得符合1978年。

且不說劇組根據歷史照片,1:1比例還原製作了貧窮敗弱的小雷家村。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大到鎮上革委會辦公樓、綠皮火車、架子車,小到主角身上洗褪色的褲子、紅色的大背心、綠色膠鞋等等,《大江大河》都讓人“穿越”回那個年代。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尤其這裡,大家注意下宋運萍的皮筋: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在八九十年代,女人用來扎頭的皮筋,就是這樣的。

小巴當年還偷過老媽這樣的皮筋,去彈小姑娘的額頭。

除了服化道,調教演員的“考究”,也是業界良心。

比如宋運萍把政審材料放到宋主任辦公桌上時,大家注意看一下這個動作:

今年國產劇丟的臉面,全被這部土得掉渣的劇給掙了回來


她用手校正兩份檔案袋的位置,讓它們整齊劃一;然後慢慢抽手、急促喘氣、用力又笨拙地鞠躬。

這個特寫鏡頭的細節,不僅凸顯的是宋運萍的小心翼翼,更凸顯了這兩份材料對於她和弟弟的重要性。

諸如此類“考究”,都極大提升了《大江大河》的觀賞性。

再多誇獎的話,小巴就不說了,留待朋友們看劇時,自行體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