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今天,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國家設立的、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的日子。從2014年開始,每一年的12月13日,國家都要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這樣的公祭,敲響警鐘,以警示後人、捍衛歷史。

今天,12月13日,南京: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山碼頭叢葬地、花神廟地區叢葬地等地同時舉行了公祭活動。與此同時,在北京的公祭現場也舉行了相同內容的公祭活動,以這樣的形式反覆提醒著人們: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上午10時,伴隨著防空警報的拉響,整個南京城都停止了對時間的追逐和嬉戲,人們佇立凝望,城市在這一刻被時空所凝固;正在行駛的車輛、船舶悉數停下,為死難者默哀一分鐘。


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這個悲痛難掩的時刻,寒風裹挾著蕭然、哀樂低迴出悲痛,讓新生者的追思、倖存者的哀痛都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裡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達。


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白花素綢喲,你是在記錄著中國人民的傷痛、和那些永不磨滅的記憶嗎?

警鐘長鳴啊,你聲聲撞響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讓傷更痛切;和平鴿翱翔啊,它將帶著中華兒女的殷切期盼,飛向更加和平、美好的明天。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上,曾經的這段歷史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已不幸淪陷的南京城內遍地哀號,侵華日軍在南京城內大開殺戒,對中國同胞實施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日本侵略軍開動的、這部殺人機器的瘋狂屠殺下,30多萬人慘遭殺戮,由此,侵華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讓逝者安息,讓生者銘記。

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義,銘記和捍衛歷史

延伸閱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為了更好地悼念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中國同胞、以及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同時也是為了更有力地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更加充分地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