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唯一的翻唱专辑,13首歌从上海滩唱到改革开放,应有尽有!

作为我国著名歌唱家,谭晶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演唱风格极具张力,能在豪迈、细腻等歌曲风格中游刃有余。她既可以将雄浑高亢的歌曲唱出磅礴的气势,亦能在喃喃细语的小调中,拿捏得让人动情。在唱法上,谭晶更是大胆探索,兼容并蓄,

融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在歌坛独树一帜,被外媒誉为“东方布莱曼”。

谭晶唯一的翻唱专辑,13首歌从上海滩唱到改革开放,应有尽有!

2005年,谭晶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翻唱专辑,也是她唯一的录音室翻唱专辑——《花儿这样红》。该专辑精选13首经典歌曲,其中既有《小河淌水》《花儿与少年》等经典民歌,也有《绒花》《大海啊故乡》等时代记忆,更有《夜来香》这类中国流行音乐起步时的经典之作,是谭晶音乐专辑中极为独特、经典的一张音乐专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经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改编,成为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广受好评。歌曲在重新编曲中,对鼓点使用显得更为克制,强弱也更加分明。谭晶的声音干净清澈,演唱得十分放松。和声的加入,则让歌曲有了呼应,意境更加深远。

《绒花》

《绒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曲。歌曲编曲将钢琴的声音更加突出,着重营造空灵的氛围,配合谭晶圆润的歌声,在保持原曲的精髓上,做到了时尚和传统兼具,不仅更符合时代曲风的偏好,也让歌曲极具美感。

《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本是一首新疆短小精悍的民歌。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在对西部音乐进行整理时,将它改编成汉语歌曲。相比前面两首歌,这首歌的改编则显得更为激进。在减弱歌曲的异域风情的基础上,通过鼓点与电音的使用,赋予了歌曲浓厚的现代流行歌曲印记。谭晶的演唱也兼顾了欢快与舒缓,为歌曲注入了一定的抒情性。

《情深谊长》

《情深谊长》王印泉填词,臧东升谱曲,是音乐舞蹈剧《东方红》的插曲。或许是为了配合谭晶清澈的嗓音,这张专辑似乎很喜欢营造空灵的意境,这首歌的编曲也因此而显得比较飘逸。在全新的编曲中,谭晶的歌声极具穿透力,将红军到来时彝族同胞的喜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垄上行》

《垄上行》庄奴作词,吴智强作曲。歌曲的编曲相比原曲的民谣风,起伏显得更大。抒情时特意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显得更有秋意;爆发时更为激情的释放,则将丰收的喜悦喷薄而出。谭晶对这种“浑融”的风格可谓驾轻就熟,展示了她深厚的

歌唱功底

《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歌曲的编曲似乎在刻意迎合当时的市场偏好,动感而悠远的编曲,配上和声与水流的声音,稍显“嘈杂”。但是,在谭晶对歌曲完美的演绎下,反而让歌曲散发出了不一样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金瓶似的小山》

《金瓶似的小山》朱丁作词,经中央乐团正式配器演唱。新的编曲显得更加悠远灵动,配合谭晶深情优美的歌声,真切地表达了藏族群众纵情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纯朴情感。如果说原曲是站在局外人的身份,有感而发。那么,谭晶的演唱就像身在曲中一样,缓缓倾诉着自己的内心的感情。

《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朱仲禄作词,吕冰作曲。1956年冬,为参加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朱仲禄与作曲家吕冰整编中国西北民间民歌“花儿”的旋律,创作出了该作品。这首歌的编曲风格,与前几首都不一样,加快的鼓点显得更为动感时尚。谭晶的演唱则活力十足而不杂乱,显得十分稳健。演唱中说唱的加入,更让歌曲充满了朝气,令人着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这张专辑的编曲,感觉越到后面越有惊喜感。歌曲罕见地采用了一段混声合唱的形式,这在二十一世纪初,可谓是个不小的惊喜。和声的使用不仅使得歌曲更加厚实,也让后面谭晶领衔的大合唱显得十分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在歌声中迸发而出。

《一杯美酒》

《一杯美酒》艾克拜尔作词,周湘林编曲,是一首经典的新疆民歌。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制作人毕晓迪编配,与开始几首比,这首歌的民族韵味保持得更为浓郁,让人更容易进入歌曲的意境。谭晶的演唱同样很有新疆风韵,显得活力十足。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王立平创作,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真挚的感情。歌曲的编曲增强了抒情的部分,极大地凸显了谭晶深情且流畅的歌声中巨大的感染力。浅唱低吟间,听众早已沉浸在润物细无声的柔情和倾诉中。

《我爱你,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新的编曲显得更为律动,也让歌曲的画面感更足。舒展细腻的旋律、富有诗意的歌词,配合谭晶流畅婉转的歌声,一幅轻盈的雪花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地展现在听者眼前。

《夜来香》

《夜来香》黎锦光创作,被认为是中国流行歌曲的代表作。相比原版歌曲展现的妩媚和奢靡,谭晶演唱的《夜来香》则更多地偏向抒情。在大气悠远的旋律中,谭晶柔和华美的歌声,展现的是经过百年巨变,华语乐坛全新的精神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