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小小嬴政


周培公被處死?從何說起?電視劇中沒有,真實歷史上更沒有。不知道提問者是怎麼想起這個問題的……



說起周培公這個人,很多人都被電視劇《康熙王朝》給忽悠了。這部電視劇絕對可謂天雷滾滾!活著的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一口一個我孝莊、內務府包衣出身的魏東亭(這人壓根兒不存在)被冊封為毅親王等等就不說了。圖海和周培公的關係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翻轉,周培公不過是大將軍圖海手下的幕僚而已,一轉身,成了圖海的上級了,還成了平定三藩的首功……就連在西方傳教士們技術指導下繪製的全國地圖都成了周培公畫的了,一個人有能力繪製全國地圖?全國性的測量這一關就無法解決。哥也是醉了……



下面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周培公。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在準正史《清史稿》中無單獨列傳,附於《圖海傳》之下,可見其地位並不顯赫。此人一輩子唯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平定三藩之亂時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勸降了首鼠兩端的陝西提督王輔臣。 周昌生於明末清楚的亂世,自幼喪父,由寡母撫養長大,後寡母命喪李自成叛軍之手。孤獨無依且身逢亂世的周昌並沒有走科舉之路,也沒法走。從州縣小吏幹起,因為卻又才能,後來依附高官入京,擔任了內閣供奉,一個地位不高卻可以接觸高層的職位。之後一段時期記載很少,大概是在苦巴巴熬資格吧。



康熙十五年,大將軍圖海出征陝甘,周昌作為幕僚或者屬官,隨軍出征。大軍遭遇在朝廷和吳三桂之間首鼠兩端、擁兵自重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周昌因與王輔臣手下一些將領、屬官有同鄉之宜,便與之秘密聯絡,掌握了王輔臣的動向,之後請命冒死隻身前往勸降。不戰而屈人之兵,正合清聖祖之意,於是便提升熬資格的周昌為道員(算是介於現在的副省級與正廳級之間吧),賞穿黃馬褂,以欽差身份,入平涼城勸降王輔臣。因為有內應,周昌掌握了王輔臣的動向和要求,勸降時得心應手,很快便將這位擁兵自重、首鼠兩端的將領拿下。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決了朝廷的後顧之憂,也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地區的一個重要臂膀。



此後,周昌受圖海舉薦,因功被授予山東登萊道。其已故父母也跟著水漲船高,被予以追贈官位、命婦。之後,周昌為已故的多年父母重新丁憂守制三年,期滿後赴任。 可能由於以功臣自居,也可能因為恃才傲物,周昌到任後與駐防當地的綠營總兵關係不甚融洽。在任三年便辭官歸隱,是否自願很難說。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反叛,賦閒在家將近十年的周昌聞訊後責任心再起,趕寫平叛策略,以“條呈”形式送到北京,被清聖祖採納。之後,已經被清聖祖忘在腦後多年的周昌被重新啟用。可能是因為處理同僚關係的短板,又或許是因為行政能力確實不行,周昌此次由文職轉任武職,被任命為盛京提督。但是,終究並沒能再上西北戰場。在滿洲故地擔任綠營主帥,發揮空間可想而知,非常有限。周昌在赴任之後並沒有太多作為,最終於康熙四十年病逝於任上。



這就是真實的周培公,一生除了勸降王輔臣,並沒有其他什麼出彩的事情,甚至在正史上連單獨的列傳都沒有。可在三百年多後,確因為一部電視劇火遍了大江南北,不能不說是一個異數!


不務正業歪醫生


康熙:“這個鍋太大,我背不起!”

周培公出生於湖北荊門,可以說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之一,也確實幫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亂,不同的是周培公並不是被處死,也不是所謂的兔死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而是在上任的途中病逝。

01

周培公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留下自己和母親孫夫人相依為命,奈何李自成進攻荊郢間,母親最後殉難,自己也就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後來跟著富貴人家來到京城,最後還擔任了內閣供奉。

公元1674年,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要求在陝西地區的王輔臣在北方相應,耿精忠和王輔臣先後發動叛變,吳三桂企圖與他們取得聯繫,然後聯合在一起,然而康熙並沒有讓吳三桂得逞,康熙立刻派黃錫袞和周培公二人前去調遣大軍,並從多個地區阻擊吳三桂,雖說如此,但是康熙意識到對京師威脅最大的還是王輔臣在陝西的人馬,於是任命圖海為大將軍,征討王輔臣。

02

王輔臣其實一直以驍勇善戰出名,清朝士兵包括將領都很怕他,圖海到了之後,立刻準備攻城,可是周培公卻提出有更好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拿下王輔臣,周培公說王輔臣叛變,無非就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也算是情勢所逼,如果我們仍然能夠給予高官俸祿,王輔臣肯定會投降。

隨後周培公便主動請求前去做說客,康熙知道之後特意封周培公為參議道臺、銜一品,賜穿黃馬褂,攜帶諭降詔書,前往平涼招撫。

周培公攜帶康熙帝赦詔。一邊進城安撫,一番勸說之後,王輔臣最後獻出了平涼名冊,接受了清朝的招撫。

03

周培公平定王輔臣的叛亂可以說是沒有動用一兵一卒,還解除了京師的威脅,吳三桂少了西北王輔臣的支持,自然是力不從心。康熙在慶功宴上問周培公要什麼賞賜?周培公說自己的母親孫氏是以父殉節,希望能為母親請旌(凡忠孝節義之人,得向朝廷請求表揚),康熙欣然答應。

公元1676年,周培公在家為母親守孝三年,之後去了山東任職,因為與當地官員意見不合,最後辭職回到荊門老家,後來西北蒙古族首領噶爾丹率眾反清,周培公希望康熙派自己前去平叛,康熙同意之後,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公元1701年,周公陪在上任途中去世。

《清史稿》對周培公的評價非常高,就是說周培公喜歡用奇計,總能想出最好的辦法。

而電視劇《康熙大帝》裡則是因為被康熙因滿臣不滿將其調往盛京,最終病故,和歷史記載還是有一定差距。


羽評郡主


周培公不是被處死的,根據歷史資料是在上任期間病死在赴任的路上的,清朝初期各地藩國四起動亂不安,周培公身為漢人將領為清朝鞠躬盡瘁,康熙在他死後也是悲痛不已為他守夜何來的加害之說,清朝初期的漢人能得到康熙的重用的已經是實屬不易是莫大信任了,僅僅讓周培公掌握一定的兵權康熙也要承受國內外輿論的壓力,好在周培公帶兵有方對清朝又是忠心耿耿最終不負眾望平定四海,周培公在為人處事方面要比雍正年間的年羹堯低調許多並且懂得進退,不干涉王權不拉黨結派。

在為康熙打穩天下之後,1不求權力,只求為自己的父母正名盡之孝道.2在立功建業之後在官場之中處處受人排擠,無奈任期三年之後選擇辭官而去。受排擠原因只有一個為正直不服小人不拉黨結派所致,能夠放下全身而退也實屬不易,康熙是什麼人清朝一代明君也,能看不出其中端倪嗎?

論忠義兩全清朝也只得周培公一人,奈何為人處事低調奉獻度高過年羹堯功勳也比年羹堯大,但歷史的知名度總是比年羹堯小,康熙重用周培在戰爭結束之後康熙頂不住輿論的壓力自然而然的要冷落一下週培公康熙是在救他而並非害他,把他安排到北方去就是要讓周培公遠離朝廷明爭暗鬥,周培公內心也深知康熙的良苦用心,到死也一直為康熙王朝盡忠職守為康熙征討蒙古蒐集了大量糧草雖不得往但心意已到,因此在周培公病死之後,康熙不顧眾人反對仍舊為周培公守夜。康熙親自為故臣守夜在歷史上可有幾個,從中不難看出康熙對一代忠臣是何等牽掛與心。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大漢奸周培公,雖然當了異族的走狗,費盡心機為少數民族鎮壓漢民族的起義,但是並沒有享受太多的福,斃命於上任的途中,也算是為了他這無恥的一生畫上一個完美句號了。


吟詩作亂


漢人就是漢奸太多,外敵來了打不過,可當漢奸打漢人卻挺有水平,後人還不要臉說都是自家兄弟的事,明末才多少滿人,可能不到漢人的1%,就征服了漢人,並且當時滿人科技水平也不比漢人高,靠什麼,就是漢奸太多,並且現在我們也沒認真反省,漢人還在吹牛。


獵人2246798168496


現在很多人把電視劇當成了學歷史,真正的歷史書籍卻沒有人去看。


酒哥15957392097


頭條不審核就發出來,太不嚴肅了


cyberspace2007


不一定, 贏政和劉秀就沒有殺過功臣


談文論史


功高蓋主,不得不阿,再加滿漢不和,屬明降暗護。


乾安百貨


不懂歷史別亂發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