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崇禎朱由檢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當時會不會出現兩分天下?

youname0476


這個問題分兩點作答:第一是崇禎有沒有可能安全轉移到南京;第二,如果朱由檢安全到達南京,他是否可以以江南為基地而自保。



實際上,崇禎要跑到江南,在後期是沒什麼可能性的。首先,由於崇禎本人的性格,他是個很要面子的皇帝,所以他不會不顧群臣反對而做出這種重大決斷。但崇禎本身又對大臣極為暴虐,所以大臣在這件事情上必然不會支持他(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因此,他拉不下這個面子。


而且,當時的河南,山東一代都已經爆發了農民起義,這些地方都是南下的必經之路,崇禎根本無路可走;至於說走海路,第一,明朝當時的海上力量已經被鄭家壟斷,且集中在東南,走海陸的危險極大,且帶不了多少人。

所以說,崇禎難逃,是沒有現實的可實現性的。

再說第二點,如果他成功到達南京,是否可以抵禦住清朝的入侵。實際上,這也是非常困難的。第一,明軍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在當時有兩支,第一是吳三桂的關寧軍,第二則是孫傳庭的軍隊,這些軍隊都不是清軍的對手(松錦之戰明軍關寧軍幾乎全軍覆沒可看出);第二,明朝沒有足夠的軍餉和財政支持大規模作戰,雖然說明朝末期江南地區的工商業比較發達,但多數都是通過走私,明朝難以將這些錢轉化為財政;第三,明軍的戰鬥意志薄弱,其實清軍南下的大多數先頭部隊,都是明軍的投降部隊,這些軍隊可謂是一見清軍就投降,掉頭去打明朝很來勁,可見軍隊對其之失望。


最後,因為元明兩代為了防止有政權劃江割據,所以加強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建設,長江的戰略地位日益下降,根本不足以抵擋清軍。

因此,即使崇禎南下,在江南另起,那也是難以阻擋清軍的統一之路。


庭州行者


崇禎前往南京也不會和清朝平分天下!

首先看當時明朝末期的國家經濟情況,杭州,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發生火災,直接傷害了數十萬的百姓與商家,致使多數人流離失所,甘肅平涼的大地震傷亡萬餘人,南直隸發生洪水氾濫成災。嚴重的賦稅,連年的戰爭消耗物資短缺,以及官場腐敗,宦官當權,土匪及民間暴動起義等,當時的明朝經濟已支撐不起崇禎皇帝再在南京建立任何政權,更何況清朝的軍事實力與慾望也絕不會讓其有這個建立的過程。

再次分析當時崇禎皇帝手下有沒有忠心赤膽的文臣武將。崇禎繼位初期,雖殺閹黨,平反冤獄,重用袁崇煥,但是執政期間的內憂外患,旱災瘟疫頻發,農民起義屢滅不止。這時崇禎剛愎自用,生性多疑,遇事優柔管斷的性格就暴露出來了。十三年的時間裡頻繁更換領軍將領,致使鎮壓起義軍失敗,後隨局勢日益嚴峻,又濫殺總督及巡撫數人。關鍵時刻唯有對清軍構成直接危害的袁崇煥又被離間計讓其所殺!現在的崇禎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還有什麼能夠支撐他到南京重新建立政權?答案是不可能!







南門裡老鵰


崇禎不是沒想過南遷——當時,不是為了躲“韃子”(清兵),而是為避“闖逆”(李自成)的鋒銳。他曾召集群臣開會,討論過此事。但當時他只表現出會議召集者的身份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怎麼回事呢?因為崇禎不想率先提議遷都,怕給大臣們落下話柄。他想讓臣下主動提議,他來做最後決斷人。而他最後失望了,因為他沒有得到臣下的主動呼應。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是因為群臣都怕他將來秋後算賬時,把帳算在自己的頭上。所以,沒人當這個傻子。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就是崇禎的為人所致!崇禎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從不會真正地思考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的意義,反而每臨事必定要找人擔責。為此,他當皇帝十七年,首輔竟然換了五十位。那些在他的朝廷裡的輔政大臣們,有好下場者寥寥無幾。其中,很多都是給他當了“替罪羊”。他自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君主,殊不知最後卻被自己給玩死了。他直到死前那一刻,仍咬定是“臣下誤朕”,就是他的為人的一貫寫照。歷史是不承認“如果”的,所以,崇禎的結局其實就是宿命的結果。因為無論是崇禎還是他的閣臣們,誰都不是敢負責的人,討論是不會有結果的。因而,當時,根本不可能有南遷之可能存在。歷史其實也給過崇禎很多機會——哪怕是到了最後時刻,也是如此:李自成曾向他討封“陝西王”,並承諾依例向朝廷納貢。他將“闖逆”的奏文傳示群臣,一心想准奏,但無果而終。原因還是在於上述情況:沒人願意負責。皇太極曾經提議滿清與明廷締結和約,以國與國之間平等的身份來往。崇禎在徵求臣下意見,沒有任何結果的情況下,拒絕了清廷的提議。之所以如此,原因仍是“沒人願意負責”。所以,從根本上說,崇禎吊死在煤山上,其實一切都是註定的。對於一個治國乏才,治人失德的君主來說,這是一個最合理的結果了。


用戶7559615616684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個很值得深究和探索的問題,雖然歷史已經發生,但是不斷的推演和探究往往有助於我們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以之指導我們在當世的生活,就這是我們常說的“鑑於往事,以資當今”。在此,筆者僅就兩個大方面來略述本人的觀點,還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

一:在《明史》中的一段話

在《明史》“莊烈愍皇帝本紀”中有這樣一篇讚語:“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是清王朝官修的史書,但對於崇禎一生事業的總結卻大抵還算客觀。就該讚語而言,我們能看到崇禎繼位之初。就所面臨著數百年所未有的危局。

首先:沈機獨斷,刈除奸逆。

繼位之初,面對權閹魏忠賢把持朝政,霍亂超綱的局面,他先是虛與委蛇,示之以弱,然後協同外庭朝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猝然發動進攻,彈指之間,氣焰囂張的閹黨灰飛煙滅,彼時天下,剛剛十七歲的崇禎所表現出來的手段和能力曾叫天下百姓何等期待?但是就像贊語中所說的:“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剷除了閹黨之後的明王朝並沒有起死回生,反而病的更重了,因為隨著閹黨的消失,三權制衡的局面被打破,外庭朝臣所組建的文官集團開始強勢反彈,並且最終壓迫到皇權,在當時的朝堂之上,東林黨人一黨獨大,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他們一方面盡力壓制內廷的崛起,鉗制皇權的獨斷,另一方面對昔日的盟友,朝中的黨和浙黨發動猛烈攻擊,力圖使東林黨成為真正執政天下的第一大黨。而事實就是這群風花雪月的書生,除了個別確實具有治國理政的能力之外,絕大多數不過是善於吟詩作賦的酸腐秀才而已。此外,僻居邊關的驕兵悍將由於常年執掌兵權,以至於國家軍隊變作私人武裝,養寇自重,趁勢要挾,行軍作戰未必能行,催要糧餉確實輕車熟路。

國事如此,年僅十七的崇禎皇帝即使慨然思有所為,卻也是無能為力,垂死掙扎了。

其次:天災人禍,接踵而至

明朝末年恰逢“小冰河時期”當時天下災害屢現,天下蒼生饑饉相薦,屍橫遍野,僻居東北的滿清王朝為了求得生存,不惜通過大規模屠殺漢人,搜刮糧草來集聚勢力寇盜大明邊疆,而關中地帶和西北地區更是因為天災人禍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軍起義。很多人習以為然的將這一切歸結於崇禎的責任,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去尋求掩蓋在歷史塵埃之下的事實,我們會看到最初的王二起義爆發於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之後起義軍的隊伍不斷壯大發展,一直到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才被徹底破滅。換言之,爆發於明朝末年的起義軍和明王朝鬥爭了17年,之後又和清王朝鬥爭了15年,前後時間持續了整整31年才結束。而在天啟七年的時候,崇禎皇帝才剛剛繼位,要說他的施政有何問題,這未免也太過牽強了。就如同現代歷史學家所說的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冰河時期”特定的自然環境造就的。而這也就是讚語中所說的:

“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

最後:君王若肯過江東,捲土重來未可知

就我們目前所能接觸到的資料而言,對於崇禎的評價都是比較高的。他“勤政愛民,潔身自好”;他“戒慎知懼,殫心竭慮”;他“沉毅果敢,志宏心大”。考究整個明朝末年的歷史事實,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繼位之初的崇禎終究只是一個年僅十七的少年天子,少年人的心性是最不穩定的,在面臨如此紛繁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式時,崇禎依然能夠堅定不移,寸步不讓,這是非常不易的。至於他後來的喜怒無常,剛愎自用,重啟內廷,重用太監,都是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的。

“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使他不得不“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就此而言,崇禎的亡國與歷代昏君亡國有著本質的區別。“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公元1644年,為國操勞17年的崇禎在留下這番話之後黯然自殺。時至今日,很多人從這段話中看到的依然是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執迷不悟”但是,有誰知道彼時重新心中的痛苦和無奈?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如果崇禎不執拗於當年成祖皇帝定下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不是對“當今天下徹底失望了”。願意“忍辱包羞”的渡過江東,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權,然後以霹靂手段行雷霆之誅,學習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選賢與能至之要津,勸課農桑,修養生息,以窺天下,趁勢而動。那麼天下大勢最終如何實在是還有待考量的。

宵衣旰食明天子,身死國滅猶憂民。固恨君王心雄烈,不能甘心學勾踐。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一家之言聞見實寡,還望大家不吝賜教,批評指正,感激不盡。

圖片系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作者,當及時更正,謝謝~


狐筆春秋


假如明朝南遷,那麼天下可能是三分四分都有可能。北方有滿清和大順,四川有大西,南方是南明。我覺得崇禎南遷後最初的狀態應該是這樣,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假如崇禎只安心偏安江南的話,北方最終會被大清一統,然後滿清進入四川,拿下四川后再順江而下進攻南明。

就明朝和大順的實力來說,大順雖然擁兵幾十萬,但是戰鬥力比起八旗來還是差點火候。而且李自成等人缺乏雄才大略,李自成等人崛起是得益於天時,假如是和平年代就憑李自成等人的材質絕對是沒有機會做大的,這個和後世的太平天國一樣。所以假如崇禎不派兵北上干預的話,大順被滿清消滅是沒有任何懸念的。我估計崇禎的性格和脾氣應該也不會去幫助大順。而大西軍在張獻忠的殘暴統治之下,不說外部去摧毀它,時間一長他們內部都回生亂。張獻忠就是天殺星轉世,他的濫殺程度簡直是聞所未聞,所以這樣的統治一旦有外敵,倒下很快的。所以不出意外,大西也會北滿清所滅。

而滿清統一北方後一定會南伐,不過南伐能不能成功確實不好說。如果崇禎還運用那幾個將領組建江北四鎮的話,可能滿清能夠渡江。因為崇禎到了南方此時能打仗和仗打的好的將領基本上都犧牲了,如果江北四鎮還是那幾個跋扈的將領,我估計南方堅守都夠嗆。

不過反過來一想我覺得以崇禎的脾氣他會換人,比如左良玉,他擁兵最多,但是到了後期他作戰不利,甚至多次棄城而逃,假如崇禎南渡以後不殺左良玉也會把他換掉。而且崇禎作為皇帝的權威性和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江北四鎮在弘光朝廷敢不聽調令,敢作威作福,但是假如崇禎在位我覺得他們未必敢,死在崇禎手中的權臣和武將也不少,所以假如長江天塹穩固了,滿清也只能隔江興嘆。

所以我覺得假如真的時崇禎南渡,或許明朝真的會成為南宋或者東晉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江南,自唐,宋,元,明近代千年發展,已成為發達富庶的南中一域,三江兩湖,安徽,福建,湖廣四川足可撐起南中國的經濟,自來有話,湖廣熟,天下足,以當時論,崇禎,實應南遷,南遷之穩,一,可保山海關吳三桂全師南下以保長江布險而待。 二,可把山西,陝西,河南,北等多災區域留予李自成,事實上,李自成等人,確無興邦治國之才,不外趁天災人禍一時糾集貧困饑民匯聚成流而已,改其待久必有內變,三,能完整保有南明實力,以滿清區區十數萬兵根本無能力南下取得勝利,看其在山海關外折騰之力可知,如不是崇禎死,明亡,不至於吳三桂進退失據而開關,此滿清人馬根本未能越關一步,如崇禎南遷,留下看的,是滿清與李闖又殺個天翻地覆而已。滿人兵力少,俱俱十數萬,李闖是流民,根本無戰力,不要相信姚雪限寫的精兵猛將,如何強勇兇狠,實飢難困苦流民匯成而是,論真正戰力差得遠了。故說,崇禎當時,實應南遷為上策,何況,安徽是其老家呢,當然,亡,自然會亡,但,延祚七,八十年未為不可。當其時,江南實富庶足給之地,比中原以北,強多了,縱不收復中原,亦是固若磐石之地,是以論之,崇禎帝,拿不起,放不下,不知壯士斷腕,至使國破家亡!


東流君


不會,崇禎不死,清一點希望也沒有。當時的北方一團糟,崇禎逃到南方變相的把包袱扔給了李自成和清,把鍋也扔給了他們。好好反省之前的“志大才疏”,一番正確操作下來,反而有可能成為中興之主。當時理論上暫時放棄黃河以北,還有利於重新控制邊軍勢力。邊軍要麼餓死,要麼聽令南下平亂。正常情況下,崇禎不能放棄北方土地和人口,但是被迫南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同時內政上的適度甩鍋也有利於用人上的調整。古時候的君主謀臣選對了,基本就什麼都對了……正確的宣傳北方和四川的慘狀也有利於國家財政政策的調整。不過他要選擇死來逃避也就沒辦法了!


孤單的丟丟


崇禎煤山自縊,是因為李自成兵臨城下,而不是滿夷寇邊。崇禎南遁還是有機會的。李自成並不具備開創新王朝的個人能力。三路造反大軍,張獻忠被擠往四川,曹操和他自己的部隊禰集一團,沒有說把部隊散開去治理已佔地盤。這些都說明李自成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所以,崇禎完全可以南渡。但是,崇禎也不具備重振河山,大破大立的個人能力。遺憾,在漢民族最危機的時候,兩個領袖人物都不具備領袖資質,強行登陸歷史舞臺。


半世滄惶


如果南遷,是有可能的,崇禎還是很上進的,當然過於把希望寄託給了吳三桂。而南明的最終滅亡和鄭芝龍的降清有關。



雨荷數據


不會,明朝滅亡是遲早的事。崇禎即使不自殺,也難以挽回敗局,是時明朝的統治已經爛到根上了,官場腐敗,財政窘迫,再加上自然災害,百姓苦不堪言,三百年的制度與社會發展不符,而統治者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君臣離心離德,整個國家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可以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即使太祖成祖再生,也無力迴天了,明朝走向滅亡是必由之路,沒有李自成、張獻忠,沒有滿清,也會有別的力量將它埋葬。個人淺解,高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