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当时会不会出现两分天下?

youname0476


这个问题分两点作答:第一是崇祯有没有可能安全转移到南京;第二,如果朱由检安全到达南京,他是否可以以江南为基地而自保。



实际上,崇祯要跑到江南,在后期是没什么可能性的。首先,由于崇祯本人的性格,他是个很要面子的皇帝,所以他不会不顾群臣反对而做出这种重大决断。但崇祯本身又对大臣极为暴虐,所以大臣在这件事情上必然不会支持他(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因此,他拉不下这个面子。


而且,当时的河南,山东一代都已经爆发了农民起义,这些地方都是南下的必经之路,崇祯根本无路可走;至于说走海路,第一,明朝当时的海上力量已经被郑家垄断,且集中在东南,走海陆的危险极大,且带不了多少人。

所以说,崇祯难逃,是没有现实的可实现性的。

再说第二点,如果他成功到达南京,是否可以抵御住清朝的入侵。实际上,这也是非常困难的。第一,明军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在当时有两支,第一是吴三桂的关宁军,第二则是孙传庭的军队,这些军队都不是清军的对手(松锦之战明军关宁军几乎全军覆没可看出);第二,明朝没有足够的军饷和财政支持大规模作战,虽然说明朝末期江南地区的工商业比较发达,但多数都是通过走私,明朝难以将这些钱转化为财政;第三,明军的战斗意志薄弱,其实清军南下的大多数先头部队,都是明军的投降部队,这些军队可谓是一见清军就投降,掉头去打明朝很来劲,可见军队对其之失望。


最后,因为元明两代为了防止有政权划江割据,所以加强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建设,长江的战略地位日益下降,根本不足以抵挡清军。

因此,即使崇祯南下,在江南另起,那也是难以阻挡清军的统一之路。


庭州行者


崇祯前往南京也不会和清朝平分天下!

首先看当时明朝末期的国家经济情况,杭州,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发生火灾,直接伤害了数十万的百姓与商家,致使多数人流离失所,甘肃平凉的大地震伤亡万余人,南直隶发生洪水泛滥成灾。严重的赋税,连年的战争消耗物资短缺,以及官场腐败,宦官当权,土匪及民间暴动起义等,当时的明朝经济已支撑不起崇祯皇帝再在南京建立任何政权,更何况清朝的军事实力与欲望也绝不会让其有这个建立的过程。

再次分析当时崇祯皇帝手下有没有忠心赤胆的文臣武将。崇祯继位初期,虽杀阉党,平反冤狱,重用袁崇焕,但是执政期间的内忧外患,旱灾瘟疫频发,农民起义屡灭不止。这时崇祯刚愎自用,生性多疑,遇事优柔管断的性格就暴露出来了。十三年的时间里频繁更换领军将领,致使镇压起义军失败,后随局势日益严峻,又滥杀总督及巡抚数人。关键时刻唯有对清军构成直接危害的袁崇焕又被离间计让其所杀!现在的崇祯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有什么能够支撑他到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答案是不可能!







南门里老雕


崇祯不是没想过南迁——当时,不是为了躲“鞑子”(清兵),而是为避“闯逆”(李自成)的锋锐。他曾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过此事。但当时他只表现出会议召集者的身份来,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怎么回事呢?因为崇祯不想率先提议迁都,怕给大臣们落下话柄。他想让臣下主动提议,他来做最后决断人。而他最后失望了,因为他没有得到臣下的主动呼应。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是因为群臣都怕他将来秋后算账时,把帐算在自己的头上。所以,没人当这个傻子。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就是崇祯的为人所致!崇祯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从不会真正地思考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的意义,反而每临事必定要找人担责。为此,他当皇帝十七年,首辅竟然换了五十位。那些在他的朝廷里的辅政大臣们,有好下场者寥寥无几。其中,很多都是给他当了“替罪羊”。他自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君主,殊不知最后却被自己给玩死了。他直到死前那一刻,仍咬定是“臣下误朕”,就是他的为人的一贯写照。历史是不承认“如果”的,所以,崇祯的结局其实就是宿命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崇祯还是他的阁臣们,谁都不是敢负责的人,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而,当时,根本不可能有南迁之可能存在。历史其实也给过崇祯很多机会——哪怕是到了最后时刻,也是如此:李自成曾向他讨封“陕西王”,并承诺依例向朝廷纳贡。他将“闯逆”的奏文传示群臣,一心想准奏,但无果而终。原因还是在于上述情况:没人愿意负责。皇太极曾经提议满清与明廷缔结和约,以国与国之间平等的身份来往。崇祯在征求臣下意见,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拒绝了清廷的提议。之所以如此,原因仍是“没人愿意负责”。所以,从根本上说,崇祯吊死在煤山上,其实一切都是注定的。对于一个治国乏才,治人失德的君主来说,这是一个最合理的结果了。


用户7559615616684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究和探索的问题,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但是不断的推演和探究往往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以之指导我们在当世的生活,就这是我们常说的“鉴于往事,以资当今”。在此,笔者仅就两个大方面来略述本人的观点,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一:在《明史》中的一段话

在《明史》“庄烈愍皇帝本纪”中有这样一篇赞语:“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是清王朝官修的史书,但对于崇祯一生事业的总结却大抵还算客观。就该赞语而言,我们能看到崇祯继位之初。就所面临着数百年所未有的危局。

首先:沈机独断,刈除奸逆。

继位之初,面对权阉魏忠贤把持朝政,霍乱超纲的局面,他先是虚与委蛇,示之以弱,然后协同外庭朝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猝然发动进攻,弹指之间,气焰嚣张的阉党灰飞烟灭,彼时天下,刚刚十七岁的崇祯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和能力曾叫天下百姓何等期待?但是就像赞语中所说的:“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铲除了阉党之后的明王朝并没有起死回生,反而病的更重了,因为随着阉党的消失,三权制衡的局面被打破,外庭朝臣所组建的文官集团开始强势反弹,并且最终压迫到皇权,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东林党人一党独大,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他们一方面尽力压制内廷的崛起,钳制皇权的独断,另一方面对昔日的盟友,朝中的党和浙党发动猛烈攻击,力图使东林党成为真正执政天下的第一大党。而事实就是这群风花雪月的书生,除了个别确实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之外,绝大多数不过是善于吟诗作赋的酸腐秀才而已。此外,僻居边关的骄兵悍将由于常年执掌兵权,以至于国家军队变作私人武装,养寇自重,趁势要挟,行军作战未必能行,催要粮饷确实轻车熟路。

国事如此,年仅十七的崇祯皇帝即使慨然思有所为,却也是无能为力,垂死挣扎了。

其次: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明朝末年恰逢“小冰河时期”当时天下灾害屡现,天下苍生饥馑相荐,尸横遍野,僻居东北的满清王朝为了求得生存,不惜通过大规模屠杀汉人,搜刮粮草来集聚势力寇盗大明边疆,而关中地带和西北地区更是因为天灾人祸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军起义。很多人习以为然的将这一切归结于崇祯的责任,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寻求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的事实,我们会看到最初的王二起义爆发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之后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一直到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才被彻底破灭。换言之,爆发于明朝末年的起义军和明王朝斗争了17年,之后又和清王朝斗争了15年,前后时间持续了整整31年才结束。而在天启七年的时候,崇祯皇帝才刚刚继位,要说他的施政有何问题,这未免也太过牵强了。就如同现代历史学家所说的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冰河时期”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的。而这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

“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最后:君王若肯过江东,卷土重来未可知

就我们目前所能接触到的资料而言,对于崇祯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他“勤政爱民,洁身自好”;他“戒慎知惧,殚心竭虑”;他“沉毅果敢,志宏心大”。考究整个明朝末年的历史事实,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继位之初的崇祯终究只是一个年仅十七的少年天子,少年人的心性是最不稳定的,在面临如此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时,崇祯依然能够坚定不移,寸步不让,这是非常不易的。至于他后来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重启内廷,重用太监,都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

“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使他不得不“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就此而言,崇祯的亡国与历代昏君亡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公元1644年,为国操劳17年的崇祯在留下这番话之后黯然自杀。时至今日,很多人从这段话中看到的依然是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执迷不悟”但是,有谁知道彼时重新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如果崇祯不执拗于当年成祖皇帝定下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不是对“当今天下彻底失望了”。愿意“忍辱包羞”的渡过江东,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然后以霹雳手段行雷霆之诛,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选贤与能至之要津,劝课农桑,修养生息,以窥天下,趁势而动。那么天下大势最终如何实在是还有待考量的。

宵衣旰食明天子,身死国灭犹忧民。固恨君王心雄烈,不能甘心学勾践。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一家之言闻见实寡,还望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感激不尽。

图片系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当及时更正,谢谢~


狐笔春秋


假如明朝南迁,那么天下可能是三分四分都有可能。北方有满清和大顺,四川有大西,南方是南明。我觉得崇祯南迁后最初的状态应该是这样,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假如崇祯只安心偏安江南的话,北方最终会被大清一统,然后满清进入四川,拿下四川后再顺江而下进攻南明。

就明朝和大顺的实力来说,大顺虽然拥兵几十万,但是战斗力比起八旗来还是差点火候。而且李自成等人缺乏雄才大略,李自成等人崛起是得益于天时,假如是和平年代就凭李自成等人的材质绝对是没有机会做大的,这个和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样。所以假如崇祯不派兵北上干预的话,大顺被满清消灭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我估计崇祯的性格和脾气应该也不会去帮助大顺。而大西军在张献忠的残暴统治之下,不说外部去摧毁它,时间一长他们内部都回生乱。张献忠就是天杀星转世,他的滥杀程度简直是闻所未闻,所以这样的统治一旦有外敌,倒下很快的。所以不出意外,大西也会北满清所灭。

而满清统一北方后一定会南伐,不过南伐能不能成功确实不好说。如果崇祯还运用那几个将领组建江北四镇的话,可能满清能够渡江。因为崇祯到了南方此时能打仗和仗打的好的将领基本上都牺牲了,如果江北四镇还是那几个跋扈的将领,我估计南方坚守都够呛。

不过反过来一想我觉得以崇祯的脾气他会换人,比如左良玉,他拥兵最多,但是到了后期他作战不利,甚至多次弃城而逃,假如崇祯南渡以后不杀左良玉也会把他换掉。而且崇祯作为皇帝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江北四镇在弘光朝廷敢不听调令,敢作威作福,但是假如崇祯在位我觉得他们未必敢,死在崇祯手中的权臣和武将也不少,所以假如长江天堑稳固了,满清也只能隔江兴叹。

所以我觉得假如真的时崇祯南渡,或许明朝真的会成为南宋或者东晋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江南,自唐,宋,元,明近代千年发展,已成为发达富庶的南中一域,三江两湖,安徽,福建,湖广四川足可撑起南中国的经济,自来有话,湖广熟,天下足,以当时论,崇祯,实应南迁,南迁之稳,一,可保山海关吴三桂全师南下以保长江布险而待。 二,可把山西,陕西,河南,北等多灾区域留予李自成,事实上,李自成等人,确无兴邦治国之才,不外趁天灾人祸一时纠集贫困饥民汇聚成流而已,改其待久必有内变,三,能完整保有南明实力,以满清区区十数万兵根本无能力南下取得胜利,看其在山海关外折腾之力可知,如不是崇祯死,明亡,不至于吴三桂进退失据而开关,此满清人马根本未能越关一步,如崇祯南迁,留下看的,是满清与李闯又杀个天翻地覆而已。满人兵力少,俱俱十数万,李闯是流民,根本无战力,不要相信姚雪限写的精兵猛将,如何强勇凶狠,实饥难困苦流民汇成而是,论真正战力差得远了。故说,崇祯当时,实应南迁为上策,何况,安徽是其老家呢,当然,亡,自然会亡,但,延祚七,八十年未为不可。当其时,江南实富庶足给之地,比中原以北,强多了,纵不收复中原,亦是固若磐石之地,是以论之,崇祯帝,拿不起,放不下,不知壮士断腕,至使国破家亡!


东流君


不会,崇祯不死,清一点希望也没有。当时的北方一团糟,崇祯逃到南方变相的把包袱扔给了李自成和清,把锅也扔给了他们。好好反省之前的“志大才疏”,一番正确操作下来,反而有可能成为中兴之主。当时理论上暂时放弃黄河以北,还有利于重新控制边军势力。边军要么饿死,要么听令南下平乱。正常情况下,崇祯不能放弃北方土地和人口,但是被迫南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同时内政上的适度甩锅也有利于用人上的调整。古时候的君主谋臣选对了,基本就什么都对了……正确的宣传北方和四川的惨状也有利于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不过他要选择死来逃避也就没办法了!


孤单的丢丢


崇祯煤山自缢,是因为李自成兵临城下,而不是满夷寇边。崇祯南遁还是有机会的。李自成并不具备开创新王朝的个人能力。三路造反大军,张献忠被挤往四川,曹操和他自己的部队祢集一团,没有说把部队散开去治理已占地盘。这些都说明李自成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崇祯完全可以南渡。但是,崇祯也不具备重振河山,大破大立的个人能力。遗憾,在汉民族最危机的时候,两个领袖人物都不具备领袖资质,强行登陆历史舞台。


半世沧惶


如果南迁,是有可能的,崇祯还是很上进的,当然过于把希望寄托给了吴三桂。而南明的最终灭亡和郑芝龙的降清有关。



雨荷数据


不会,明朝灭亡是迟早的事。崇祯即使不自杀,也难以挽回败局,是时明朝的统治已经烂到根上了,官场腐败,财政窘迫,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苦不堪言,三百年的制度与社会发展不符,而统治者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君臣离心离德,整个国家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即使太祖成祖再生,也无力回天了,明朝走向灭亡是必由之路,没有李自成、张献忠,没有满清,也会有别的力量将它埋葬。个人浅解,高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