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用不用上學前班?

夏花依舊90


現在全國慢慢會形成一種氛圍,這種氛圍就是公辦幼兒園不再進行小學知識的傳授,因為從各種方面進行了保證,這些保證方式主要有。

一是幼兒園自己的管理方面要求老師不再對孩子傳授一年級的知識,二是上級有關部門會定期去巡查這些幼兒園,避免有些學校不自覺,還對孩子傳授一些知識。

所以說造成了社會上一種極其有趣的現象,就是到了幼年幼兒園大班,特別是下學期的時候,許多大班的孩子就沒了,都去上學前班去了,就是我們所謂的幼小銜接班兒。

這個現象在全國各地可能都存在,但是存在的嚴重程度不太一樣,比如說我們本地一個四線縣城的話,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在這兒的所有幼兒園,都不講述一年級的知識,他們形成了一個大的環境。

但是也有家長偷偷摸摸的讓孩子去學習一些幼兒園不應當學習的知識,這些知識他們通常會利用週六周七的時間讓孩子去學習,最集中的時間是放在暑假裡面,這個暑假裡面的時候會讓孩子們到某一個小班裡面去學習,當然這個小白在暑假中是比較火的,有興趣的家長都能發現到。

總之從學校老師的角度來講,我們不太建議孩子去上學前班,也就是所謂的幼小銜接班,畢竟隨著大多數人如果不上幼小銜接班的話,一年級的教學也是零起點教學,所有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

不幸的是,凡事都有例外。


杜宜城老師


其實在這裡面有一個誤區就是:如果我們提前讓孩子上學前班,把一年級的知識學完,然後進入小學後,老師看著這一個個的“天才”束手無策,只能加快進度或者增加難度!

學期班並不是讓孩子超前學習一年級的內容,真正的學期班教育是注重孩子的全方面的能力培養,並不是知識的銜接教育!

學前班

學前班的內容不僅是知識類,更包括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有的學前班內容就很豐富,包括語文閱讀理解,數學,空間,圖形,英語,心理健康,感覺統合訓練,心理沙盤遊戲等綜合課程。環境優美,教室多,活動空間寬闊,教師資源豐富,課程設置合理,可以很好的培養學齡前兒童的各項能力。

教育目的

生活衛生習慣,行為習慣,思維能力培養,動作發展,學習能力,語言發展!

我覺得學前班的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能夠讓孩子更好更快的去融入到小學生活中!

可以瞭解一下火花思維的課程,比較全面,是思維能力,學習習慣,自主能力,計算能力的在線培養課程,比較適合孩子來進行學前教育工作!


小數課代表


孩子不上學前班,你敢麼?

我們總能為孩子不上學前班找一些美好的理由,我們總能勾勒出孩子不上學前班的美妙圖景,可現實是有多少孩子真正不上學前班。我的孩子正上一年級,作為過來人,我認為學前班還是得上的,否則苦惱多矣。人總得現實些。

我這半年的體會,孩子上了一年級,拼音部分的內容,進度挺快的,孩子如果不在學前班接觸拼音的學習,學習會有些吃力。我的孩子上了學前班,拼音雖不怎麼會拼讀,但聲母韻母入學前倒是都會寫了,也粗略認識了些許漢字,我感覺孩子上學適應挺快的。在家做作業,很快就不用陪著讀題了。而有的孩子,拼音不會,識字量太少,家長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讀題,在微信群裡都能感受到家長無奈和抓狂的狀態。

我的觀點,孩子還是老老實實上學前班吧。


相逢一笑179


想象很美好,現實跟著跑

別讓自己的美好想象,影響了孩子的前進速度

要上學前班 ,如果想孩子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 ,這是打下的基礎

我是“倆娃的爸”,我來回答

作為70末,80後的父母們,真心不容易啊,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現在對教育可以說是十分的用心, 但是又非常的茫然, 因為對於我們這一代為人父為人母的人來說, 在我們成長的時候沒有這麼多教育的問題,我們小時候沒人管我們的學習, 而現在我們要好好的管理自己孩子的學習

所以一切就得慢慢摸索,借鑑外國的教育理念。但有的理念是好的, 有的理念是不適合我們本身條件的。


中國有自己的歷史文明 ,所以我們的教育也是自成一派的。我們的教育現在還是傾向於, 千軍萬馬過獨橋的科考機制, 我們得順應這種教育。

西方的教育入學之前更多的是養成習慣, 關注自然, 讓孩子有愛心, 有感恩之心,讓孩子玩耍, 釋放天性。這種理念固然是好,讓孩子比較輕鬆 ,自由 ,但不太適合我們國家。

咱們小學一年級入學第一學期就得學習100多生字和拼音,還得有閱讀能力和數學的理解能力。這些都要第一個學期完成 ,如果之前孩子沒有太多的基礎,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吃力的。

為什麼呢?不是因為孩子不聰明,是因為可能其他孩子有提前學過, 所以老師一看大部分孩子都學過, 就會講的比較快。孩子就會跟不上,跟不上就怕慢慢的產生厭學和牴觸的心理。

孩子上學前班和上幼兒園其實是差不多的 ,不像上小學那麼的緊張和嚴格 ,有條件的還是應該上學前班。

最後還是那句話不要讓自己的美好想象,耽誤了孩子前進的速度。

我常常安慰自己說:自己生的,就慢慢養吧。

我是“倆孩的爸”,歡迎關注,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謝謝!


倆娃De爸


關於學前班,我覺得上肯定比不上要好吧。如果經濟允許,孩子時間能安排,又挺樂意,學前班還是可以上的。

很多家長會擔憂,這樣孩子會不會太辛苦了?一到週末就被家長拖著穿梭在各大培訓機構之間,他們的歡樂童年呢?說好的初衷呢?

對此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難道上學前班就一定是痛苦的煎熬嗎?

我家是男生,目前幼兒園中班在讀,也給他在課外報了興趣班,一直在上的是繪畫和圍棋,之前的機器人課結束了,暫時沒打算再續。

這些課外班都是徵得他的同意之後報名的,他興趣所至,所以去上課大多數時間都挺享受的,也沒想過給他太多壓力。

有陣子繪畫課上他總是潦草糊弄作業,我很失態地當眾吼過他一次之後,就給他停課了,然後大概有一個月後,他突然坐不住了,問我,媽媽,我什麼時候可以去上繪畫課啊,我想去玩!

你看,繪畫課對他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娛樂。

今年上半年準備再給他報個英語。他挺迷《愛冒險的朵拉》這部動畫片中,其中有不少英語單詞,有時在他看動畫片時,我就會問他,媽媽給你找個老師專門教你朵拉說的這些英語,好不好?他很開心,連連說好。

儘管在日後的學習中還將有懈怠情緒,還需要磨合和堅持,但好的開頭,成功的一半。我想學前班也無非算術、英語、寫字練習這些吧。

其實家長不必要糾結孩子苦不苦,如何培養孩子對各科的興趣,讓他們真正享受學習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一秒關注我!關於家庭、教育以及陪伴孩子相關話題,原創經驗分享,我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天天陪伴


1.小小班

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分外小小班,哪怕你的孩子已經四周歲了,小小班裡以自己能力較差的朋友為主,每天的主要任務除了玩,還是玩,年齡大一點的老師適度交一些認識數,字母的知識,等這些認字識數的朋友會寫就是進入下一個班級。

1.小中班

小中班的小朋友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和聲母韻母整體認讀。當然學習期間也會有舞蹈課,美術課這樣興趣課,不同級別的幼兒園課程安排不太一樣,這裡主要說主要文化課程。

3.中班

中班的孩子開始學習拼拼音,計算題也升級了20以內加減法

4.大班

大班這個階段是上小學的前奏,有的學生是在幼兒園完成的,有的提前半年在小學裡的學前班完成的。

至於,要不要上學前班,從孩子情感的角度分析,個人認為有必要去,進去到小學以後學習壓力肯定比幼兒園要稍微大一點,這樣提前進去小學的環境裡學習,這樣以後入學時焦慮感就會減少。從學習知識方面分析,去也行在幼兒園也行,看孩子意願。

現在,國家雖然強調幼兒園期間不能教太多知識,可是現實情況是,家長不滿意幼兒園什麼都不學啊,所以說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知識方面一般都會學到不少,直接進去小學沒有問題的。


醉愛piu


我女兒今年中班,明年上一年級,我不打算讓她上學前班,學知識固然好,但不能拔苗助長。孩子有他自己的學習週期,過早的學習會給他們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樣的學習方式,5歲的孩子和7歲的孩子接受能力肯定不同。

幼兒階段的孩子主要是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這些需要孩子們在遊戲中來完成。可以讓他們接受簡單的數字,字母以及顏色的認知,但是以遊戲的方式,讓他們快樂的接受,而不是強行的灌輸。



不要聽信各種輔導班的宣傳。現在各種輔導班應有盡有,總是打著各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旗號,但我們真的瞭解這些輔導班嗎?我們在給孩子選擇輔導班時,是否親自到課上聽一聽。我曾經陪老大去輔導班聽過一次課,最開始讓我感興趣的是他們的宣傳,但到哪兒上課時才發現,課堂的紀律他們都無法維持。


孩子在上小學後無論是心智還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會增長很多,一年級的課程對他們來說真的很簡單,沒必要在給他們報學前班,增加他們的負擔。


小布點mami


我覺得如果家長有能力有精力可以從1歲開始堅持教孩子知識,並根據孩子的年齡增長循序漸進的增加知識量和難度,那麼等到孩子5歲的時候已經具備基本的識字能力,數學邏輯思維,並有一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可以不上學前班。

我個人的觀點,我並不覺得很早對孩子進行語數外啟蒙對孩子不好。凡事都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味的灌輸不好,但是在玩中學,逐漸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表達的能力,即使年齡小也沒什麼問題。而且和小朋友年齡相關很重要。比如2歲多讓他倍古詩,我覺得不如聽挺歌謠然後問問他歌謠裡講了什麼。1歲時可以講英文故事,不用翻譯,教一些簡單的詞,讓他感受不同語言的韻律,做到不反感不陌生,2歲時可以跟著說簡單的。2歲半時有一定邏輯思維再邊講邊翻譯,引導他思考複述故事。這時開始引入中文繪本,為認字打基礎。拼音這個東西一定是在認字後面的,因為中文本來就是象形文字。而拼音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幫忙查字典和打字,所以我覺得學習拼音的時候一定不是枯燥的學,要把如何查字典,如何打字加上,學以致用才能記得牢,同時讓孩子感受到學到的東西都可以馬上用,自己能力越來越強。拼音學會了,字典會查了,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閱讀,並上網查喜歡的知識和資料。要鼓勵嘗試,鼓勵好奇。


Cristina32


從中班就開始小學化教育是非常不科學的。

此階段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能夠達到人生的最高值,需要更多的體驗機會感受成長中的快樂,並從體驗中獲得未來生活的經驗。此時就開始寫作業算題,完全違背了兒童心理生理發展規律,也違反國家教育部關於幼兒園3-6歲教育指南。很多私立幼兒園以此作為競爭優勢來招生,這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而如今,廣大的家長越來越意識到,這樣的教育是不科學的。孩子沒有必要一定要上學前班,上完幼兒園大班後,正好是上學年齡,孩子直接上小學就可以了。

雖然每一個孩子對於新的學習環境適應的長度不同,但是家長要相信孩子是完全可以適應的。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如果幼兒園裡能學到拼音是完全不用去學前班的,我們國家就是這個制度,減負減負,到頭來沒見孩子哪輕鬆了,一年級的拼音一帶而過,如果幼兒園學了一年級是很輕鬆的,反正會很吃力,其他都好,我閨女滿六週歲上的一年級,很優秀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