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幾度時要熱車嗎?

淡漠888888


當然需要熱車啦,兄弟!都零下二十多度了,還不熱車?

專家們說不用熱車,他家的車熱不熱,你又沒看著!再說了,咱們國家的磚家,就那麼回事兒!你懂得!

首先,你不要相信那些牛逼吹的天花亂墜的廣告,什麼永久形成油膜保護之類。

我就問你一個最簡單的物理學問題,“潤滑油能不能脫離地心引力?”

如果能,那就牛逼了,趕緊去申請諾貝爾獎!

如果不能,那就老老實實熱車吧!

您放了一晚上的車,潤滑油一定會下沉到機油箱裡。不管有什麼黑科技,早上機油的潤滑效果都會比熱過得車差,這是一定的吧!更何況您那兒都零下二十多度了,再好的機油也會變粘稠的。

但用不用死氣白咧的,非要熱車熱到水溫上來呢?

當然也用不著,以我在大東北多年生活的經驗來說,熱車的最高境界是車熱了、發動機儘量少磨損,還得少費油!

一般我都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1、打著車後,不要馬上走,看一下轉速錶,以零下10度來說,怠速妥妥在一千轉以上。

這時候,要做的是把座椅加熱開了,在車裡凍著,眼看著轉速錶的指針!等指針回落到一千轉以下,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開車走,實在特麼太冷了!

這段時間不會太長,一般都在一分鐘以內。

2、上路以後,不要著急開,發動機轉速不要超過兩千轉。超過了兩千轉發動機的聲音巨難聽,絲絲拉拉跟上不來氣似的。

如果你開的是奇駿或軒逸,恭喜你了,想開快也開不了,變速箱冷保護就是不給你跳檔。哈哈哈!

等到水溫表差不多走到一半的時候,就可以加油往快了開了,這時候水箱的水溫其實已經超過70度了,雖然顯示的沒那麼高。但你要注意到,水溫表後半段提升的速度,遠快於前半段。

這段憋著開的路程不會太遠,一般也就兩公里左右,如果水溫上的慢,建議你去維修店查查。(柴油車除外)

3、水溫上來了,那就想咋開就咋開了!

最後說一點,車你是自己的,專家是拉磚的,你覺得誰會心疼你的車?!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零下20多度發動汽車,這個肯定是需要熱車的!而且還需要原地熱車!

前幾天寫過一個回答,也是關於熱車的,如果環境溫度最低只有0度左右,實際上是完全沒必要原地熱車的,很多汽車用戶手冊上面也都有要求:汽車發動以後,應該立即低速行駛。那麼在零下20多攝氏度時是否需要原地熱車?


在東北開車的人都知道,冬季零下20多度時,機油處於半凝固狀態,遠遠沒有達到工作溫度,油泵泵油壓力很大,飛濺潤滑效果差,曲軸軸瓦等部件潤滑效果也比較差,而汽車其它潤滑部位因為溫度低,潤滑效果差,阻力也比較大,此時直接行駛對發動機負荷較大,曲軸受力較大,直接加油行駛很容易導致軸瓦磨損。發動機冷車啟動瞬間,發動機轉數可以達到1800-2000轉,此時掛擋起步,會對變速箱產生一定的衝擊,手動檔會感覺很難掛入,即使勉強行駛,發動機噪音很大,抖動也比較明顯,此時說明內部阻力大。


因此,一般來說,零下20幾度時,發動汽車,建議原地怠速1-2分鐘,利用這個時間清清雪,抽根菸。使發動機溫度稍微上升,機油達到工作溫度。然後再低速行駛,等到水溫燈熄滅或水溫表指針略微動一下,說明水溫已經達到40℃,此時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眾口說車


對於我們新疆人來說,只要到了冬天甭管零下多少度,熱車是每個司機必備的“常識”。對於熱車來說許多人的理解不同,有一部分人是出自愛車的原因在冬季熱車,有些則是為了車內的溫度上升,從而可以讓家人和孩子乘坐的更加舒適,其實這兩個初衷並不矛盾。新疆的冬季基本都在零下20度左右。不管是你百十萬的酷路澤或者路虎,還是幾萬塊的波羅或者QQ,在嚴峻的自然環境面前,終生平等!那麼為什麼要在寒冷的冬季熱車呢?

低溫使機油變稠,不熱車機油無法短時間發揮潤滑作用,傷發動機

眾所周知,發送機添加的機油是為了潤滑發動機內部,同時降低發動機工作產生的高溫,熱脹冷縮的道理,發動機中的機油在經過一個晚上的靜止低溫後,機油變得凝稠,若發動汽車後不進行熱車,那麼機油無法因為高溫而產生理想的飛濺潤滑效果,因此,會加大活塞和曲軸的壓力,久而久之會使缸體和曲軸磨損嚴重,從而使發動機發生異響和動力不足等故障。

轉向液壓油半凝固,變速箱咬合遲緩,離合器異響

雖然現在許多汽車轉向都是電子助力,但是終端還是機械液壓工作,與發動機機油同理,零下20度會使得液壓油呈半凝固狀態,因此,不熱車會使得短時間內方向較重,如貿然高速行駛,會造成轉向不及時的現象;離合器也會變重同時產生異響;變速箱油的半凝固也使得變速齒輪咬合遲緩,車子提速慢甚至無力。

車內溫度較低,貿然進入易使人感冒,且空調排出的是廢氣

不熱車的最大危害就是車內溫度較低,老婆孩子做進去無異於冰窟窿,時間久了會因為低溫造成感冒發燒,吃藥倒是小事兒,打吊針就不值當了。再者車子剛發動,空調中排出的氣體都是為燃燒充分的油氣體或者廢氣,貿然進入乘坐,對呼吸道的健康容易造成不利影響,時間長了易導致呼吸道疾病。

看看看看,不熱車“百害而無一利”,特別在新疆、內蒙和東北這樣的北方城市,無論年紀大小經驗深淺,凡是開車一定要學會熱車,不管開的自己車還是單位車,或者借朋友的車。前提都要為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負責!棟哥曰:珍愛生命,冬季請學會熱車!

棟哥曰


肯定需要熱車,作為一個過來人告訴你,如果真的是零下20幾度,那麼一定要熱車才能走。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有些車主在開車之前都需要熱車幾分鐘才能走,無論是在零下10多度還是在20多度的大熱天氣,都經常能夠看到車主啟動汽車之後,靜靜坐在車裡等上幾分鐘。

以前還是使用化油器的時候,由於化油器是利用吸入空氣流的動能實現汽油的霧化,然後將混合壓縮了的汽油與空氣噴入燃燒室內。所以在冬季氣溫很低的話,氧含量相對較低,化油器就無法正常噴油啟動,此時就需要原地怠速熱車才行,等溫度起來之後再走人。

但是不要以為現在汽車技術已經發展迅速,汽車就不需要熱車,當你氣溫較低的時候,你可以試試直接啟動給油門就走,你會發現發動機的聲音就像拖拉機一樣在怒吼。

還有如果你不熱車啟動,那麼換擋是不是很費勁,特別是在低溫情況下,冷車換擋時的生澀是因為冷車狀態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變速器齒輪未得到完整的潤滑才導致的。

接著說回問題,低溫情況下需不需要熱車,其實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是需要的,有些人認為是不需要的,畢竟在現在已經不是化油器時代,沒必要熱車,直接啟動給油門即可。

而我就是另一部分人,我個人認為是需要熱車的,只有達到發動機達到正常怠速,才能夠正常工作,特別是在零下幾十度的情況下,水溫還沒上來就直接轟油門,你是沒有試過熄火嗎?

有車友這麼說的,不熱車直接走,對發動機的磨損最大,即使熱車時間長一點,如果積碳和拉缸燒機油你選哪個,當然是積碳,積碳還有辦法可以解決,可是拉缸和燒機油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熱車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我也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需要熱車的,也不是都需要長時間熱車,按照問題上來說,零下20度肯定是需要熱車再走人的,如果是是常溫天氣,那麼可以原地怠速30S左右,接著正常行駛一段距離,然後該轟油門就轟油門,那就不是事。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CMCmotor,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員!


孫行者汽車救援



正常情況下電噴發動機的汽車確實是不足要怠速熱車的,我們只要啟動發動機以後怠速1-3分鐘就可以慢慢上路了,使用低速熱車代替怠速熱車,這樣可以讓發動機水溫更快升高,降低發動機的磨損。


你說的啟動以後發動機噪音大,開起來動力不足,變速箱換擋遲鈍都是變速箱油和機油在低溫條件下粘度太高造成的,個人建議你使用0w-30/0w-40的全合成機油,在低溫條件下粘度會更低,更有利於發動機的潤滑。如果你覺得不熱車開起來不順暢也可以適當延長怠速熱車的時間,不過怠速熱車在低溫條件下速度很慢,沒有低速行駛熱車效果更好。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要熱車,原因是這樣:

車輛潤滑的機理大致是:

車輛熄火放置大約兩小時後,需要潤滑的部件摩擦面的機油就會迴流到油底殼,這時候發動車並激烈駕駛,對車傷害很大,因為這時候摩擦部件基本上是幹磨。

在最佳轉速(比怠速高),就是負荷最小的那個轉速下行駛幾公里,讓機油慢慢以各種方式(有噴濺揚等等)來到摩擦面,車輛部件才能得到潤滑油的保護。

以上說的是常溫狀態下。

在零下20多的低溫的時候不知道大家看到過機油什麼樣,比蠟要好一點,但是流動性大為降低,這時候通常的幾公里非激烈駕駛根本不能讓機油溫度上升到常溫,也就是恢復到正常流動性,也就是說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達到工作狀態,而之前都是接近於幹磨。

在東北有一個神器,叫機油加熱器,就是管這件事的,它會耗一點電,用電加熱的方式把油底殼的蠟狀機油升溫,這樣就大致達到常溫的效果,以前沒有這神器的時候,大家都常用噴燈來做這件事,非常危險。

提到機油加熱器,提醒大家一點,低溫也是電瓶最差的工作環境,加熱的時候會耗很多電,所以要權衡。

可能某位說了,我從來不管多少度都是打火就走,現在車也好好的,你說的都是胡扯,用不著。原因可能有幾個:

1,現在車輛質量都比以前好很多,我身邊大部分車主都是沒等車到物理壽命就換車,所以感覺不到。

2,很多車保養好的話開幾十年沒問題,但是保養不好,單就潤滑角度也不至於幾年就不能行駛,只不過可能油耗變高,振動增大,噪音增大,都有可能。

3,即使車出了問題,車主可能不懂,修車的人可能有各種各樣考慮,未必會知道真正的原因。

像某大廠的機油,號稱未啟動先保護,不也是有大量的擁躉買賬嘛?既然能未啟動先保護,那以上所有車輛潤滑系的工作方式全部是空談,全部是胡扯,什麼機油泵,油底殼,完全是裝飾,是心理安慰,因為未啟動就可以保護了,還要機油泵啟動幹什麼?


道長風華


以前較老的車輛需要熱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有的老司機熱車需要熱個好幾分鐘,再後來,隨著車輛製造技術越來越先進,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說法,現在的車輛已經不需要熱車了,直接發動車輛踩了油門就能走。

事實上,現在的車輛還是需要熱車的,尤其是在極端低溫的環境下,熱車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雖然只要選擇了防凍指數較高的機油就可以在低溫環境下正常發動車輛,但是,低溫會使機油變粘稠,我們還是需要等機油到達發動機各個零件表面並且恢復較為順滑流動的狀態再正常行駛對車輛比較好。

這裡提醒北方的車主,冬季來臨前要注意一下自己車輛添加機油的標號,可以在多少低溫環境下工作。機油的標號一般是一個數字加W,後面再加一個數字,比如5W-40,這個W前的數字減去35就代表了機油的低溫工作溫度,5W就說明這個機油可以在零下30度環境中保護車輛正常啟動。

其次,車輛也需要水溫達到工作溫度將燃料充分氣化之後才能正常行駛,而冬季溫度較低,水溫上升也會比其他季節更慢。

基於以上原因,氣溫較低的冬季不僅需要熱車,並且熱車的時間還需要比平時更長一些。不過也不是說一定要原地怠速三五分鐘再走,而是稍微比平時長一些,大概1分鐘左右,車輛轉速下降了,就可以低速行駛,不要大力加油門,等水溫上升了,差不多60度以上,整個熱車過程才算真正結束。


汽車觀察家


熱車,以前引擎工藝差,電瓶質量差,不用防凍液,機油性能不好的年代,車也沒裝配氧傳感器、三元催化器等精貴的環保部件。那時候司機每天啟動車前,會先用搖棍驅動引擎,讓機油建立潤滑壓力,加滿頭晚放掉的冷卻水,才可以正常發動車。

現在引擎和機油性能性能都大幅度提高,廠商也明確原地熱車會加速損壞三元催化,所以在非極寒低溫狀態下都建議著車就走,前段稍慢些等水溫起來後放開跑即可。

但在極寒環境下引擎低溫,車輛部件會熱脹冷縮,機油的粘度會變大,這種情況下需要短時間“熱”一下,讓怠速穩定後,引擎裡不再有部件撞擊聲,按平時駕駛方法慢滿走一段,軸承、油封、變速箱油、四驅系統等都升溫,引擎水溫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再放開跑會比較好。

不然會是你說的這種感覺,人天冷了不想離開被窩,其實車極寒狀態也不舒服,熱車與否還看使用的環境溫度,適當的做區別對待。但是肯定不是以前老車原地熱車很久的方法。


陳克勤


剛剛經歷-20度,原地熱車8分鐘,水溫還未正常。怠速1800,10分怠速回落750。

必須熱車!!!誰說不熱車,或者在-20度只熱一兩分鐘的就是耍流氓!



如夢幻一般


肯定要原地熱車,零下20度,汽車很多零件都需要預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